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

2019-11-25杨鑫

教育界·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生干部新时代培养

杨鑫

【摘要】学生干部是先进校园文化的倡导者、优良学风建设的探索者、日常管理的辅助者、自我管理的领导者。新时代学生干部存在着对专业知识的重视度不足,功利性强,榜样意识不强,大局意识薄弱等问题。文章从学生干部自身、管理者、学校三方面深入查找原因,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学生干部;培养;管理

高校学生干部是沟通高校学生与老师的主要桥梁,是高校管理的主要力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优秀的群体,保障了校园文化的顺利发展。近年来,在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新闻,例如,媒体提到某高校学生会组织中出现了“正部长级”“副部长级”字样;某高校学生干部作弊得高分问题。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深入分析其中原因,除了学生干部自身存在一定问题外,主要的原因在于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教育不到位。所以,加强新时代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干部队伍是非常必要的。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对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

(一)有较强的热情和信心

大多数大学生都参加过学生干部竞选,而能通过选拔最终成为学生干部的学生只是很少一部分。学生干部任职后对待学校或学院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地积极推进完成,对待工作充满热情,能够很好地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让同学们更加信任自己,在工作中有便捷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对待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在为同学们服务中充满自信。

(二)工作中具创造性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部分大学生从小就开始培养绘画、书法、舞蹈、器乐等各类兴趣特长,每个学生干部都把一技之长发挥得很好。特别是适应能力比较强,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迅速,对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应用得得心应手。在学生工作中,善于运用互联网,取其精华,学习学生工作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并能去其糟粕,改进创新。

(三)组织和协调能力强

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学生干部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与同学们相处中,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热点话题、参与活动等情况都比较了解,能主动组织和参与一些集体活动,为开展学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在日常学生工作中,学生干部能够以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与老师沟通,以平和、亲近的态度对待同学,善于学习先进经验,善于统筹计划和总结不足。

二、 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专业知识的重视度不足。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干部的要求更高。但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干部都会出现学习上的短板,往往只注重个人工作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因而出现了挂科现象。这种现象是个人对专业知识重视不足造成的,也是大多数学生干部的短板,制约了学生干部的发展。

二是功利性强。一些学生加入学生干部队伍,把为师生服务和锻炼自己放到了后面,想着自己作为学生干部,在入党、奖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先、就业等方面具有优势,功利性心理使他们在学生干部岗位中只注重外在表现。

三是榜样作用不明显。学生干部最突出的作用就是为同学们树立榜样。随着“90后”和“00后”步入大学,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影响,在學习、生活和工作中,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薄弱。同学们对学生干部的期望值慢慢降低,使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减弱。

四是大局意识薄弱。部分学生干部大局意识薄弱,遇到工作或活动时,总是考虑个人班集体或宿舍小集体利益,没有从专业或学院角度考虑工作,过于注重发展个人,展现自己,而忽视了学生干部队伍的集体性,大局意识淡薄。

(二)管理者在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太高估学生干部的能力。在工作中,管理者只注重工作的及时安排和完成,不注重工作的部署计划和工作的难易度,高估了学生干部的个人能力,有些工作学生干部胜任不了,往往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了问题。

二是传达工作时信息不对称。在高校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或学生干部受教育背景、自身岗位、工作性质以及个人能力的制约,在传达工作时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具体落实工作时出现了偏差。

三是个人榜样作用不明显。在学生工作中,身教大于言教,各级领导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者,个人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现实的工作中,有一些管理者身上也带有功利性或者情绪化的影响,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常常抱怨,总是认为社会不公平,个人待遇低,晋升时间慢等,以至于把这种情绪带进了工作,在学生干部面前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降低了在学生干部心目中的地位,在学生干部中的榜样作用不明显。

四是“一头羊身上拔毛”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对高校管理者来说,培养一两个整体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一旦出现一两个优秀的学生干部,管理者就会出现“一头羊身上拔毛”现象,任何工作都会找他们去做,以至于影响到了学生干部个人的学习成绩,也不能充分调动其他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三)学校在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干部重使用而轻培养。学校在学生干部培养中重使用而轻培养,没有完整、系统的培养体系和持续的培养方案,只是简单地集中培训,更没有长远的培训目标和内容。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主动培养意识也不够强,只是在学生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具体的问题时给予一定的指导[1],缺乏管理培训前瞻性和时效性。这种现象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存在普遍。

二是缺少思想引领。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学生干部的培训交流重视不足,没有适合学生干部中长期发展和培养的方案,投入的相关经费也不足,培训交流的内容往往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内容单一,形式老套,缺少学生干部思想引领方面的教育,培训交流的创新形式不足。

三是学生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也不完善。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干部管理中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学生干部的评优评先按照人数比例分配,学生干部的换届通过推荐完成,面试和投票等环节流于形式。学校在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教育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措施。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是加强学生干部的诚信教育。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要从诚信教育抓起,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诚信制度,从制度上进行保障;在诚信教育方面,要创新方式和方法,制订出结合实际的实施办法,用制度去规范不诚信行为;要加大对不诚信现象的惩戒及宣传力度,形成震慑力和威慑力[2]。学生干部以誠信来自我约束,带动身边更多的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推动诚信教育。

二是理想信念教育与理论实践相结合。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用理论武装头脑,理论的基础重在学习,学习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应用,读马克思原著,读党发展的历史。此外,要充分利用警示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教育平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干部把理论实践自觉转化吸收,从而坚定个人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选拔、监督考核、交流和激励机制,用制度去约束人

一是建立健全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学生干部的人才引进应该始终坚持“以德树人,任人唯贤”的原则,重点考查学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要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去管理学生干部的选拔,从源头上选拔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进行培养和锻炼。

二是健全高校学生干部监督考核机制。学生干部的选拔、培训和考评等工作需要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特别是学生干部日常工作的考核和量化更需要监督,不仅要建立内部监督,而且需要普通同学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对学生干部进行引导和教育。监督考核是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重要的部分。

三是健全学生干部交流机制。在学生干部交流中,要体现人员流动性大、互补性强、岗位设置实效性大的特点,提供给不同的学生干部锻炼岗位,学生干部不局限于一个部门,多部门都可以竞选。只有在不同的岗位中锻炼交流,才能够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四是完善学生干部的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机制,细化学生干部评优评先制,树立优秀典型,进一步明确学生干部的奋斗目标,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干部整体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是制订学生干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案。全面考虑学生干部在大学时期的职业发展,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干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学生干部岗位上能协调好时间,分配好时间,做到个人能力锻炼和学习成绩同时兼顾。制订学生干部职业生涯教育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在学生干部就业中给予帮助。高校应该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查找招考信息,推荐优秀的学生干部报考,为学生提供辅导帮助。

【参考文献】

[1]朱丽.对大学学生干部管理和培养的几点思考[J].读天下,2016(16):197.

[2]李新伟.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和方法[J].人民论坛,2016(08):153-155.

猜你喜欢

学生干部新时代培养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学生干部成长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