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诗意课堂”主题实践展示课

2019-11-20梁彩凤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9期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教学为例,论述“诗意课堂”主题实践课的开展经验,提出重视经典诵读、制订计划、丰富知识、展示成果的教学建议,从而带给学生良好的古典文化学习体验。

【关键词】诗意课堂 主题实践 展示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A-0052-03

诗歌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它蕴含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情感,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五千年风云岁月,孕育了集万千宠爱的唐诗宋词;五千年沧海桑田,造就了浩瀚如海的华夏文明。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普普通通的文字组合在一起,便成了千万瑰丽的密码,打开了美的闸门。诗之魂在于它的情思,词之魄在于它的意境,优秀的古诗词作品贴合着民族发展的脉搏,涵养着人文,闪烁着智慧,载动着经典。

如今,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华。深化古诗文教学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古诗文教学更深层地润泽小学课堂,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立足我国悠久灿烂的古文化,从经典诗篇铺开,延伸到诗歌相关知识,让学生徜徉于先人留下的文化瑰宝之中,同时尝试自己动手写诗,为生活加入诗意。

一、营造经典诵读氛围

笔者所在的学校环境优美,书泉、绿苑、学廊等无不透着勃勃生机。学校致力于践行“六年奠定人生基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善思蕴雅,善行弘雅”的校训、“书香满园,身健心畅”的校风。校园外显文化设计美观精巧,按主题嵌在各处墙体中,有四雅墙、四大国粹墙、书卷墙、岁寒四友屏风、校风墙等。一组组主题鲜明的文化墙透出浓厚的古文化气息,我们秉着“善雅校园”的教育理念,大力建设“书润校园”特色文化,利用学校文化润泽学生稚嫩的心田。

学校的读书氛围浓厚,校园墙的图书简介、大厅的开放书吧、教室的图书角……到处都有书香气息。教师编写的晨诵读本《晨曦·轻和·起航》、主题阅读读本《书香润童年》融入课堂,让读书更有深度。学校进行节气文化课程研究,每一位教师、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一天,伴随着晨光,全校师生还会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学生每一天都沐浴着传统经典文化的雨露,开启一天的学习之旅。

二、合作制订活动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确保综合性活动的顺利开展,笔者先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由分组,自行合作、分工并制订周密的计划,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制订计划时,笔者特别重视指导他们在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案、参加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方式方面的工作。各组制订的计划主要通过一目了然的表格形式展现,也有个别组用文字的形式。但只要是学生的尝试,都应该得到鼓励,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不断改进。如:

在各组完成表格绘制前,还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提前召开组长会议,强调各小组研究的主题尽量不要重复;各小组组内也要做好分工,每人负责一项内容,有专人整理记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二是做好一些材料准备,以便学生需要。

1.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可以通过向师长请教和去图书馆查阅等方式,可以向学生推荐《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鉴赏辞典》等书籍;上网搜索,可以推荐网站:中国诗歌库http://www.shigeku.com/、古诗文网https://www.gushiwen.org/、诗人网http://www.cnpoet.com等。

2.對于分组讨论活动的主题,笔者会提前准备资料,以便学生参考。(1)按形式分:格律诗(律诗、词、曲等)、自由诗、散文诗;(2)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3)按年代分:汉、唐、宋、元、明、清;(4)按诗体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5)按题材分: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怀古诗……(6)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7)按诗人分:屈原、李白、杜甫、苏轼……(8)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说理诗、讽刺诗……(9)按国家分:我国的屈原、李白、杜甫等;外国的歌德、雪莱、普希金……

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合作、思考后,完成的作品喜人(见图1、2):

在学生制作计划和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笔者也做着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整体计划:积累知识是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第二阶段就是回归课文,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本单元的诗歌;第三阶段则是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这些计划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学生都是一路学习一路期待。

三、丰富延伸诗词知识

(一)学习诗歌的知识

着眼于课文古诗《诗经·采薇》和《春夜喜雨》的学习,我们除了运用学古诗的传统方法,还通过古诗背后的故事、为诗配画、把古诗编成现代文等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延伸到诗歌基础知识的学习上,也可以通过比一比的展示方式,让各小组分别汇报其收集阶段获得的成果。当然,此过程中笔者也非常注重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合作和交流。

(二)学习与词、曲有关的知识

立足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天净沙·秋思》的学习,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等大体把握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鼓励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延伸和迁移,带领学生了解词、曲的相关知识,把一些经典词曲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三)学习现代诗

在前期铺垫的作用下,教师带领学生简单学习课文中的六首现代诗,并将古诗和现代诗进行对比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收集来的更多诗歌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从而在心中根植下诗歌的种子,为学习和生活加入些许诗意。

四、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诗歌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力,甚至世界文学界的影响力都是十分巨大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有天真的儿歌、有朴素的民歌、有动人的情歌……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开展搜集诗歌、欣赏诗歌、交流诗歌等活动,使学生在诗歌的世界里放飞心灵、跳跃思维、延展想象力、表达渴望与情感……整个活动过程,学生按事先做好的计划,多次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诗歌,获益匪浅。在成果展示方式上,为诗配画、诗歌朗诵会、改编古诗等都深受学生欢迎。在诗词大会、合编诗集以及诵读表演上,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从中学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一)“非同一般”诗词大会

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下,学生也跃跃欲试,想在班级这个小舞台一展风采。在反复观看、学习和品悟中央电视台的这个节目之后,我们就模拟诗词大会的规则进行比赛。对此,学生热情高涨、乐此不疲。特别是“飞花令”这一环节,任一个字眼都能把比赛气氛推向高潮。其他题型则是结合了学生在前期计划时分组收集和参考诗词大会的试题,非常有意思。如:

从方格中找出一句(联)诗(九宫格)

(二)“我是校园小诗人”

在诗歌原创课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笔者把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一些意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在鉴赏经典诗篇的基础上,激发创作欲望。各组员创作的诗歌先在小组内交流和展示,经过反复地推敲和评改再定稿。作品集中起来后,每个小组合作编一本小诗集。期间,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班里作诗、评诗、会诗蔚然成风。学生的小诗虽显稚嫩,但读来童趣盎然,令人不禁赞叹。如:

白鹭飞

韦彦孜

白鹭飞,

飞到牛背上,

借这儿歇歇脚。

白鹭飞,

飞到水塘边,

在那儿泡泡水。

白鹭飞,

飞到稻田里,

和同伴抓迷藏。

白鹭飞,

飞到山谷里,

在那儿唱唱歌。

白鹭飞,

飞到人家里,

偷偷喝些水。

山颂

张乐怡

我喜欢山,

喜欢它那宽厚的臂膀,

更喜欢它那神奇的外套,

是那么的瑰力,具有朦胧感。

我喜欢山,

因为它是神仙的居所,

山水縹缈之间,

仙人饮酒作乐、来去自如,

是那么的潇洒,令人向往。

我喜欢山,

因为它是一座藏宝库,

在那神秘的山水之中,

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叫人多么喜爱,又叫人如此畏惧。

来世,

我愿变为一座山,

耸立于云霄之间!

(三)诵唐诗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现了一个瑰丽的诗歌世界,为了让学生挖掘到诗歌海洋中的无数珍宝,笔者给他们创设了更大的舞台——诵唐诗,让他们在全校师生面前朗诵唐诗。同时我们还邀请家长进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以“气象雄浑诵唐诗,清新婉约吟宋词”为主题的诵读活动,让广大师生和家长感受古典文化,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在学校组织的德育大课的展示活动中,我们侧重以唐诗为主,先由一首家喻户晓的《古朗月行》拉开活动的帷幕。紧接着还有《山居秋暝》《静夜思》等脍炙人口的名诗诵读和吟唱,现场师生随着女孩子们轻盈的舞步携手畅游诗海,漫步在对明月的无限遐想中。最后,学生在气势磅礴的音乐声中铿锵有力地诵读《少年中国说》,把活动推向最高潮,全校师生仿佛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全员参与的诵读展示课,让学生真真切切又过了一把诗词瘾。

作者简介:梁彩凤(1989— ),女,壮族,广西扶绥人,大学本科学历,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阅读和习作。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