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2019-11-19王慧

新财经 2019年20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

[摘 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总是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发生,财务风险就是其中最为普遍的风险之一。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是其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也是贯彻和优化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现。我们将在分析当下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针对该体系构建的优化和完善提出措施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优化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进而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能力。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评价;财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F275

1 引 言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其面临着的非常普遍的风险之一,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优化自身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更加高效的做好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工作已经成为当下众多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在财务活动中存在的一系列不确定性的统称。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不能通过风险控制措施来实现完全的消除,而只是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从财务活动的环节来看,企业财务风险可以分为五大类别: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从财务风险的成因看,其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整体来看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外部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包括政策环境、竞争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其二是内部环境或者行为造成的,包括财务活动人员执行失误、决策失误、财务环境不健康等方面。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通常有多样化的方式,但其中最为基础的是财务风险的评价体系,企业只有了解了財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才能有效进行控制和处理。

2 当下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问题和不足

2.1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不足,相关原则不够清晰

所谓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主要是指其在指标设计、定义、计算、分类等方面都以科学理论和理念为依据,并且能够清晰、高效地反映出该指标的设计目的。要做到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必须要坚持众多基础的原则,比如唯一性原则等。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科学性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其对于相关原则的执行贯彻还不够清晰。

具体来说,唯一性原则要求各个指标采用统一的口径和计算方式等,以期能够具有可比性;系统性原则要求各个指标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来揭示某一环节或者领域的风险问题;可比性就是唯一性的发展,要求各个指标在企业内外可以进行横向的对比以及企业自身历史数据的纵向对比。可操作性要求其所设计的指标及其评价体系能够切实地操作执行,避免由于过度理想化而难以付诸实践。当下的众多企业正是由于对上述的诸多原则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实施,导致了在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方面的科学性有所不足。

2.2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不足,缺乏对非财务指标的应用

企业的财务风险会受到其内外部环境的具体影响,在当今的环境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已经不仅仅能够依靠财务指标来完全地反映出来,而是需要结合一些相关的非财务指标来进行辅助性的评估,这样的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才具有较好全面性的。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众多的企业并没有很好地将一些非财务指标加入到自身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中去,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企业认为财务风险顾名思义就是财务活动中各项财务环节以及指标所呈现出的风险,因此对于这些非财务指标并不予以足够的重视,也就更加不会对其纳入到自身的风险评估系统中进行实际的应用。其二是由于非财务数据往往较为分散,且其通常以非结构化的数据呈现,因此企业对于该种非财务指标的相关数据在获取和处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全面性。

2.3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切合性不足,缺乏针对性以及动态优化

切合性也是影响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往往是更好的发挥评估体系预期效果的重要条件。所谓的切合性,就是指具体的风险评估体系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当下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不会出现“水土不服”或者落地执行较难的现象。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是存在一些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良好的切合性,在评估体系针对性以及动态优化方面存在不足。

具体来说,其一是针对性不足。这些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多半都是通用版本的评估体系,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同时,无论是其具体的评估体系内容还是评估体系应用方式都较为传统,缺乏一些有针对性地设计;其二是动态优化的不足。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各种不确定风险,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发展阶段有所变化的,这就要求了其所设计和应用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需要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潜在的变化,因此,评估体系的宽口径涵盖以及动态优化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一些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并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动态优化机制,往往是很多年都不会有调整或者改变,其所实现的评估效果差甚至于日益降低。

3 企业优化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措施建议

3.1 增强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切实贯彻相关原则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来说,其首要的是要增强其科学性,科学性是风险评估体系发挥预期效果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科学性的实现,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切实贯彻评估体系设计和应用的相关原则,主要包含上文已经提及的唯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切实实现相关原则的贯彻以及科学性的提升。

其一是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将风险评估体系的原则通过理念、条款、流程等方式融入到具体的制度中,以期能够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通过有制可依来实现相关原则的贯彻实施。

其二是要积极提升相应的技术水平,科学性的直接影响因素就是具体执行水平的高低,较高的执行水平往往能够带来较好的科学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以及人才的培养等措施来迅速提升自身的财务风险评估能力,提升评估体系的设计和应用水平和能力。

其三是要加强对于具体风险评估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和评价,这是检验科学性的重要实践和举措。监督能够有利于相关原则的切实贯彻实施,评价能够揭示最终的执行效果,进而验证评估体系科学性的高低,并且能够通过问题的揭示来引导后续的优化和调整工作。

3.2 增强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全面性,提升非财务指标的应用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来说,全面性是重要的保证,没有全面性的支撑,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最终效果显然不会达到预期,评估风险也会随之而快速上升,为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全面性的关键是要提升非财务指标的应用。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是要树立起相应的意识,提升对于非财务指标的重视程度,认识到非财务指标在风险评估体系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意识和重视程度的提升一定是自上而下的,可以从制度设计层面开始加以体现,直至企业内部的宣讲、培训等,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应用环境和条件基础。

其二是要提升对非财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的能力。对于非财务数据的非结构形式特点,这种收集和整理分析能力的高低就顯得尤为关键了。因此,企业可以尝试与当下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例如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相结合,寻求对于非结构非财务数据处理的能力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与这些先进技术的结合有一个重要的基础——信息化,这是实现非财务数据科学合理收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良好的运行支撑。

其三是利用非财务信息去揭示财务风险,这其中有一个相互关联和转化的过程,而且该过程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非财务信息对于财务风险评估都是具有价值的,企业对于非财务信息的选择也是十分关键的。

如何做好非财务信息的筛选,首先是要梳理企业自身的业务结构和流程环节,厘清各个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联系。其次是要基于此联系来进行相关指标的匹配。最后便是针对已经匹配好的非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了。

3.3 增强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切合性,优化动态调整机制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来说,切合性也是其发挥预期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切合性,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往往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在某一些时候还会暴露出不必要的风险,给企业造成风险损失,增强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切合性,关键是要优化评价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要做好动态调整的相关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调整的范围、节奏、主导部门、岗位、人员、调整的方式、结果评估、反馈应用等方面,这些内容需要以优化机制和流程的形式固化下来,为具体的动态调整工作做好指导和规范支撑。

其二是要重点把握优化调整的节奏。对于企业的政策来说,其稳定性和效果往往是呈正相关的,但是过于稳定又会导致优化的滞后,反而会带来效果的降低。因此,优化动态调整机制的关键就是要寻求稳定性和动态优化之间的科学平衡和折中实施,切忌过于随意的调整或者过于死板的调整节奏。

4 结 论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在其风险管理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构建和优化该体系是众多企业当下的重要工作和诉求之一。总体来说,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从科学性、全面性和切合性三个角度着手,切实的做到强化相关原则的贯彻实施、提升非财务指标的应用、优化动态调整机制等具体措施,进而实现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保障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评价和评估相关的财务风险,做好风险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为企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楠.浅析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J].北方经贸,2015(10).

[2] 雷平.论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中国市场,2018(26).

[3] 赵鹏.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J].全国流通经济,2017(26).

[4] 李世龙.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6(48).

[5] 黄洁.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浅析[J].中国市场,2010(14).

[6] 王鸿飞.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内部控制对策[J].中国市场,2018(14).

[7] 刘晶华.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和控制[J].中国市场,2014(39).

[8] 马锦,乔鹏程.构建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J].知识经济,2016(1).

[9] 王春丽.浅谈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4(17).

[作者简介]王慧(1975—),女,回族,山东泰安人,就职于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科,中级职称,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会计学。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风险
苏宁云商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
论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预警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有关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的分析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探讨
金融危机中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