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思考

2019-11-19谭蕾

新财经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

[摘 要]互联网金融由于自身的协调性、快捷性、便捷性等优势,在当前时期获得了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一种挑战及冲击,是一种相对全新的金融形态。在看到互联网金融优点的同时,由于其所具有的特有性质, 也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和不可控性,所以应该时刻重视互联网金融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对互联网金融做到切实有效地风险管理,完善现有的监管模式已经变成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加强其对风险因素的防范,从而促进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有序、健康的发展。文章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互联网金融的防范策略等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风险监管模式、健全法律体系等产生推动作用,从而对即将衍生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防范及处理,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日益深化,已深深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中央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指出要采取切实措施处置风险点,着力控制增量风险,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重點针对金融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互联网金融步入一条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

1 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新时期发展的一种产物,是金融及互联网的衍生产物。互联网金融依托于社交网络、移动支付、搜索引擎、大数据、移动终端等,来实现资金的交易、支付、资金服务、融通等一些服务,提升资金的流转,来实现资金的保值或升值。从狭义上讲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金融业务,将以往的线下金融业务转移到了线上;从广义上讲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在互联网上所有的金融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模式也不断加快,对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凭借着自身参与度高、透明度强、操作便捷等特征,来影响传统金融体系的发展。通过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创造出一个更加有效率的新金融体系。

2 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最近一些年以来,金融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切实有效地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金融服务质量优化,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满足了公众多元投资的需求发展,展现出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及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从2014年开始,截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向健康发展、异军突起、规范发展、警惕风险、健全监管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发展迎来黄金机遇期,根据腾讯研究院的调研统计数据可知,2017年全国数字经济总量已经突破26.7万亿,同比实现约为18%的增长幅度。

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第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打破了传统的直接或者间接投资模式,而是依托于互联网来实现的资金融合,在本质上是依托于互联网的“节点”来实现企业、用户及第三方之间的无缝衔接。

第二,从飞速发展时期逐步过渡至规范发展时期。伴随着风险整治工作的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案件的产生率日益提升,同时行业监管及要求也日益明确,金融风险水平不断下降,使得行业发展的环境得到净化,助力互联网金融更加持久的发展。

第三,“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并不断释放的政策优势,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重点转向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并不断拓展和突破。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基于新时期下科学引领及把握。新时期下,互联网技术是将传统制造业、农业及服务业的发展融为一体,通过技术来提升行业内的生产效率,实现对市场公众需求的精确理解,明晰市场定位,提升产业链条的运行质量,为产业升级改造助力献策。

3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存在于社会经济环境中。虽然互联网金融衍生的核心在于技术,然而技术因素有时也将行业中的不正当行为进行放大,毋庸置疑的是,互联网金融形成衍生存在更加深层次的根源。当前时代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充满了活力,对金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其快速发展的模式也暴露出一些潜在的问题,为长期发展留下了安全隐患。

3.1 法律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参与机构更多的是非金融机构与电商,但是无论哪行哪业都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约束,不然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从而导致用户的核心利益受到损害。法律风险是指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主体在操作过程中没有遵循相关的法律条文或者业务自身违背法律规定而引起的风险。基于现有法律,大多数是针对传统金融行业进行制定,虽然两者存在耦合的部分,但是互联网金融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对其适应程度有限,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在进行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同时,通常会涉及一些新型事物,难以找到科学有效的法律条文来进行判断是否科学合理,从而衍生出一些在法律边缘的交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在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过程中,科学界定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确保互联网金融的稳健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由于目前法律与当前政策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条文,所以从这个视角分析,互联网金融决定了其的立法难度远大于传统金融。

3.2 监管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风险来源于两个维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依托互联网进行,内部系统产生虚拟化操作,使金融业务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易对象模糊。很多互联网金融机构利用监管漏洞迅速扩张发展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业务,增加了监管强度和难度;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其在技术和工具方面都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金融监管的范围,互联网金融拥有互联网这一技术工具,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互联网金融是在金融抑制的环境下对传统金融的一次创新和革命,在抵制监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传统金融监管的空白和不足,造成了监管的名存实亡,导致互联网金融存在着严重的监管风险。

3.3 技术风险

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的快速覆盖而衍生的一种金融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技术的日臻成熟,助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网络技术的安全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最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技术,计算机病毒、网络缺陷等一旦攻击交易系统或者某个模块,则会在互联网上呈现出蝴蝶效应,产生大面积的扩散,导致用户信息的泄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资金的安全。由于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时,所有的资料均存在于计算机内部,考虑到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在秘钥管理及技术加密等多重因素的状况下,黑客在进行服务器传输数据中很容易受到攻击,进而引起交易主体资金损失,危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随着数据激增,海量数据被各方面集中存储起来,形成专业的数据库以便更高效地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但如果安全管理不当,极易造成信息的丢失和损坏。上述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均表明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缺乏严格的监管,这是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不言而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选取何种技术、如何运用技术,都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

4 互聯网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立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发展现状,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为基本要求,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促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实现快速高效的发展。鉴于此,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就如何防范互联网金融提出风险防范策略。

4.1 加快创新,促进发展

新时期下,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倘若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及服务无法进行创新,则必定会被时代发展所淘汰,一方面需要立足于现实需要,来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进行革新,确保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选择前景看好的方向开展创新试点,探索对互联网创新产品的量化评级、风险评估以及合规审查方法,为创新产品准入和推广提供依据。同时,广泛收集同业各类互联网金融相关产品特征、法律合规评估、风险评估等信息,设立互联网金融统一创新产品库,从设计、准入、试点及推广全流程规范产品创新机制。

4.2 完善法律,健全监管

首先,健全法律法规监管。互联网金融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构建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一是需要对现有体系进行及时的修订,规范互联网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和经营范围,使监管有法可依;二是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三是进行市场细分。基于统一的法律条文下,制定系统、严谨的监管考核方法,来对业务形态进行细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切实有效地打击犯罪行为,使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加大量刑的力度及幅度。其次,进行动态分类分层次监管。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的监管,一是市场自律,二是注册规范,三是审慎监管,四是严格监管。具体进行何种层次的监管,应该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和产品进行综合的评估,依据评估的结果来采取相应的监管方式。最后,要切实提升监管水平。为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不仅体现在内部业务流程的制定、关键技术的保护、硬件设备等层面,同时对风险控制水平的衡量等进行关注,不定期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排除,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系统的检查,来切实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5 结 论

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互联网金融更是快速发展。在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生力量,理应明晰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传统金融体系所带来的推动作用,也应注重互联网金融自身发展的潜在风险,厘清风险存在的模式,创新技术,进一步完善金融发展模式等。以此营造一个良性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环境,让互联网金融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林杰. 移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银行风险管控创新研究[J].环球市场, 2016(11):42.

[2]汤皋. 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思考[J].金融会计, 2013(12):55-59.

[3]孙艳婷. 新时期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与优化策略[J].商业经济, 2018,502(6):169-170.

[4]陈道炜. 互联网金融现状、风险及防范对策[J].海南金融, 2014(10):67-71.

[5]李金栋.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财会学习, 2018,190(16):219.

[6]赵增强. 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防控[J].税务与经济, 2018,216(1):48-53.

[7]庞敏, 邱代坤. 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路径与防范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 2017(4):118-122.

[8]宋晓巍, 黄运成.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J].中国金融, 2017(4):32-33.

[9]夏正邦.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控[J].现代商贸工业, 2018(10).

[10]龙曦侃, 谢婷. 互联网金融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 2017(9):13-18.

[11]罗嘉川. 浅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7(5):22.

[作者简介]谭蕾(1972—),女,大学本科,银行业务,工商银行成都市分行,中级经济师。

猜你喜欢

互联网技术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