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式病员裤在行股动脉穿刺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2019-11-19张晶晶蚁锐娟梁艳邓碧丽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病员泵入尿激酶

张晶晶 蚁锐娟 梁艳 邓碧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1]。经动脉导管溶栓术作为急性动脉栓塞的重要治疗方法已经得到大家公认[2],溶栓术后常在股动脉处留置溶栓导管和血管鞘,有发生穿刺点渗血、血肿、管道脱出、打折、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穿刺点及管道情况,术后在溶栓导管或血管鞘处接尿激酶持续泵入进行局部溶栓治疗。使用现有普通病员裤查看穿刺点和管道情况、将尿激酶持续从管道处泵入时需要脱下裤子,患者隐私无法保障,而且在穿脱过程中容易托、拉、拽;在穿脱过程中,增加护理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科室将传统的病号裤进行了改良,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介入血管外科行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手术前后穿传统普通病员服,试验组手术前后穿改良式病员服。2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结果比较(n=50)

二、材料与制作方法

选用透气性能好的纯棉条纹布2片,大小为25 cm×25 cm,另备12对子母扣。改良式病员裤结构示意图见图1,包括普通病员裤1,子母扣3和4,共12对子母扣,可掀开遮挡片2和5。在原有病员裤的两前片,距离裤腰线5 cm,离会阴部10 cm,按图中虚线部分进行裁剪,裁剪为20 cm×20 cm的正方形。将预先准备好的纯棉条纹布分别缝在可掀开遮挡片的靠近会阴部的一边,将12对子母扣按每条边2对子母扣分别缝在纯棉条纹布上。实例图见图2。

图1 改良式病员裤结构示意图

三、使用方法

患者手术前换上改良式病员裤,术后返回病房,护士需要观察股动脉穿刺点、管道情况及接尿激酶持续泵入时,掀开遮挡片3或4,可直接暴露穿刺部位情况。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观察或处理后,直接按上子母扣盖上遮挡片。

四、评价指标

1.满意度调查:由我科护理人员、医生和护士长共同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调查患者对病员裤的满意情况,包括隐私保护、方便性、管路安全性、舒适性;另一部分调查医护人员对病员裤的满意情况,包括隐私保护、操作方便性、管路安全性。

图2 改良病员裤实例图

2.操作时间:分别记录护士为两组患者观察穿刺点和管道情况及从管道处接尿激酶持续泵入所需时间。

五、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满意度用例(%)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操作时间用±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患者对两种病员裤使用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对病员裤的隐私保护、方便性、管路安全性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舒适性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对两种病员裤使用满意度比较[例(%)]

二、医护人员对两种病员裤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医护人员对病员裤的隐私保护、方便性、管路安全性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 3。

表3 医护人员对两种病员裤的满意度比较[例(%)]

三、护士观察及操作所需时间比较

护士为试验组患者观察穿刺点和管道情况所需时间及从管道处接尿激酶持续泵入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表4 护士为两组患者观察穿刺点及操作所需时间比较(s,±s)

表4 护士为两组患者观察穿刺点及操作所需时间比较(s,±s)

观察穿刺点和 从管道处接尿激酶组别 例数 管道所需时间 持续泵入所需时间试验组5012.16±1.6821.61±2.65对照组5018.31±2.1550.44±7.99 t值-3.516-18.756 P值 <0.001<0.001

讨 论

血管成形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已经成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方法[3],术后需留置溶栓导管和血管鞘。由于导管直接插在股动脉内,容易发生穿刺口渗血、皮下瘀斑、感染、脱管等并发症[4],因此,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穿刺口周围情况、检查管道的固定情况,每天消毒更换敷料,从导管处连接尿激酶持续泵入治疗。为解决上述问题,已有护理人员从患者的某一需求角度设计了病员裤。李瑞博等[5]设计了应用于股动脉穿刺手术患者的可分离式手术裤解决了患者需要反复穿脱裤子及保护隐私的问题。但是,这种病员裤对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患者尚不能满足管道护理的需求。本研究设计的“改良式病员裤”在保留其设计优点的基础上,能够满足护士对溶栓导管和血管鞘护理的需求。

1.保护患者隐私:改良式病员裤增加了可掀开遮挡片的设计,从大腿外侧向会阴部掀开,会阴部留有10 cm大小的裤片可以遮挡,护理人员在对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操作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的隐私。减轻生理心理压力,为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6]。

2.利于管路安全:护士在对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患者接尿激酶泵入时,可以将导管从可掀开遮挡片的缝隙处进行消毒、穿刺、连接,避免管道从患者腰部连接,减少导管打折、受压、脱管的风险。

3.取材、制作容易,患者穿着舒适:改良式病员裤用普通病员裤加工改制而成,充分利用原材料及废旧物品的再利用,降低原材料消耗。该病员裤采用全棉布料,柔软、透气、吸水性强,可以使患者感觉更舒适。

4.方便护士操作,节约护理工作时间:使用传统普通病员裤,护士在观察股动脉穿刺点、管道情况,或从管道处接尿激酶时,需要将裤子脱至大腿处,增加了护理工作的时间;期间需要搬动患者,容易发生职业性腰肌劳损。改良式病员裤增加了可掀开遮挡片,护士观察穿刺点、管道情况,或从管道处接尿激酶时,只需将可掀开遮挡片的暗扣解开。使用改良式病员裤可以大大减少职业性腰肌劳损[7],缩短护理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病员泵入尿激酶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手外科腹部皮瓣患者病员服的设计与应用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综合护理对策
血压正常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微量泵入的疗效
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护理研究
改良病员服在PICC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