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农村微店之花释放芬芳

2019-11-18于晋芳

支部建设 2019年4期
关键词:微店杂粮微商

◎ 本刊记者 于晋芳

“早上八点开始收割到现在,有点饿了,吃点东西继续干。”这是去年10月10日在朋友圈里,李彦军为直播收割谷子的视频配的一句话。

41岁的李彦军是武乡县贾豁乡下西庄村人。下西庄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李彦军家住其中一个叫杨桃湾的自然村里。一家四口,大儿子正上高中,二儿子身体有残疾。为给二儿子看病,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举步维艰。加上还有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李彦军无法外出打工,尽管和妻子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但生活依然没有太大改观。

2016年夏天,一个偶然机会,李彦军在朋友圈里看见武乡县扶贫办为农民提供一场免费电商培训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前去报名。从来不懂什么是电商,又不善于和别人交流的他,在人头攒动的报名现场显得极不适应。正要离开时,微商讲师李芳注意到了他,叫住他问:“会用手机吗?”

李彦军憨笑着回答:“会呀!”

“会用手机,就好办了!”李芳把李彦军的手机拿过来,手把手给他讲解什么是微商,如何申请微店,如何包装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如何拍照上传图片,如何给农产品定价,如何使用快递网络……

几天培训下来,李彦军掌握了微店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很熟练地在朋友圈里发布自家产的小米、杂粮等土特产的信息了。

从培训班结束的那一刻开始,李彦军便谋划着开启他做农民微商的漫漫长路。

回到村里,兴奋的李彦军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遭遇了创业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村里信号不强,网络时有时无。有时候他不得不爬到地势较高的山坡上找信号,或者跑到临近的村子里去蹭网。一旦有人下单,他就赶紧跑回家里包装,然后骑上摩托车或者搭顺车到城里投快递。他的每一单生意,都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2016年秋天第一单生意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摸索,李彦军不仅掌握了微店的营销技巧,还学会了用火山小视频、抖音等社交工具为自己和村里的农产品作宣传。两年时间,他通过手机在网上销售突破了10万元,净赚了4万元。

李彦军还帮村里其他贫困户销售小米、小杂粮及土鸡蛋,帮村里一些有手机的贫困户建立自己的微店,让他们也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

71岁的李国平是李彦军的大伯,在侄子的精心指导下,老人家通过手机微店卖出了自家的鸡蛋和杂粮。“我年龄大了,反应慢了,如果再小几岁,我打理的微店肯定比他的还挣钱!”老人一边点击着手机屏幕,一边指着李彦军笑着说:“他这个老师教得好!”

李彦军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让久藏山中的农产品远销省内外,带动下西庄村的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去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下西庄的网络信号有了很大改善。李彦军家建立起的扶贫创客小院,成了农闲时节村民们聚会聊天的最佳场所。聊天虽然离不开土地和收成,实则是大家集中在一起,学习如何让自家的微店更赚钱。小院里还经常有产品展示、加工包装等忙碌的场景,便民服务成了创客小院的工作宗旨。

随着微店生意越做越红火,李彦军也成了十里八村的网络“红人”。不时还会接到临近村子的邀请,去为他们现场讲授如何做微商,如何为自己的产品代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李彦军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这个身份,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的全部意义。

李彦军发在朋友圈里的那条直播视频里,透过金黄的谷子,他正坐在地头吃着东西,一旁的媳妇背对着直播镜头也在吃着什么东西。估计是有朋友在问他们吃什么,李彦军还在评论区里回复说:“因为这块地离家远,中午就不回去了,我在吃八月十五买的月饼,老婆在摘酸枣吃。”写完这些字李彦军还不忘加一个捂眼睛的表情,以示羞涩与无奈。

一条10秒钟的直播视频,加上一句简单的大实话,现在已经成为李彦军每天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年四季,春耕秋收。日子一天天在过,李彦军和土地“较劲”的路一天天也在走……

猜你喜欢

微店杂粮微商
友情提示
杂粮有益健康 吃法也要得当
为什么粗粮很健康,却不能吃太多?
杂粮虽好,不宜多吃
首届“微商大会”全过程追踪播报coco薇启动微商嘉年华!
关于杨佩的微商时代!
王亚仙的微商之路
微店自称“互联网产业的第七次革命”被阿里巴巴旗下机构认定为风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