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抗日战争

2019-11-17口述陈辉栋86岁整理陈纪闿

银潮 2019年6期
关键词:苏中鬼子子弹

口述>>>陈辉栋(86岁) 整理>>>陈纪闿

抗日战争时期,苏中地区广大军民在我党领导下,与日伪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赢得了胜利。我亲身经历了这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至今难以忘怀。

革命家庭熏陶

我的家乡泰县是革命老区。小时候听父亲讲,1927年我党建立了营溪支部,沈毅任书记。1928年如泰“五一暴动”失败,沈毅同志牺牲。父亲当时是如皋师范学校的学生,也参加了这次暴动,失败后返家,他将武器埋入床边墙脚下,以塾师身份隐蔽下来。直到1940年新四军东进,我亲眼看见父亲把武器挖出交给区政府。暴动尽管失败,但却扩大了党在农民中的政治影响,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武装斗争。

父亲在如师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一边教书,一边极力宣传“三民主义”“三大政策”。我也跟着学习文化、读四书,每天必须写三行毛笔字,方能出去挖猪草。父亲除教书外,还教怎样做人:“克勤克俭”“学海无涯”“拾金不昧”“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都深深根植于我的脑海。

父亲对农活也十分精通,他和祖父一样,有时间就牵着牛泡在地里。他教我怎样均匀播种,怎样割麦而不伤着腿,怎样插秧除秕,怎样辨别秧苗与稗子。父亲的生活十分俭朴,平时吃粗穿旧。“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是他生活的信条,也是他常悬挂在门前的对联。我记得每逢除夕,他总带我去洗澡,让我吃两只小笼包,平时他是舍不得上镇花钱的。严冬时节,他带我去河边,喝上几口酒,脱下裤子下水,沿洞摸几条小鱼,丢在篓里,回家过年。

1939年我6岁那年,日伪清乡扫荡,我家牛被拉走,鸡鸭粮被抢光,墙上椽上都是子弹洞洞。即使如此,由于新四军常住我家,父亲还是特地盖了三间瓦房让他们居住。

父亲的行为影响了我的一生。

亲历苏中抗战

1940年7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组建,开辟了民主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泰县、泰兴、靖江、如皋4个县政府,我们县第一任县长是惠浴宇,我父亲为村长。陈毅、粟裕率新四军第二次东进,挺进苏中,这片红色土地成为华东抗日的中心。我们在校学生也受到革命教育,直到现在,我仍然可以熟练地唱起当时那首抗战歌曲:“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有一天,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率领部队进了我们村,只见他们纪律严明,一个个臂绑白毛巾,枪管上系红布条,排坐在家门路边休息。有个战士看见了我,招手说:“小朋友,你去找几根高粱秆子来。”我飞快跑到场边拿了几根,只见他用小刀切成一段段,一头削尖插入子弹袋,然后向我笑眯眯地说:“我的子弹多了。”后来我才知道,当时条件艰苦,发给战士的子弹很少,高粱秆子又粗又硬,他就用这种方式迷惑敌人。

1941年11月,日伪在苏南实行“清乡”后转向苏中四分区(南通),继续实施“大清乡”,老百姓蒙受了极大的灾难。面对紧迫形势,大家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并积极组织和发展抗日力量。粟裕立即部署,组织了武工队、民兵、担架队、农抗会、妇抗会、儿童团等,实行全民抗战。

投身全民抗日

1942年底,三地委得悉日军“清乡”转向三分区情报后,叶飞决定在青年学生中秘密组建抗日救国团,开展“反顽反日反特”,坚持地下斗争。1943年春,我们学校成立抗日救国分团,党员教师蒋如有任团长。我由他介绍秘密加入,投身抗日活动。与我同时加入的还有王成坚等数人,以后陆续有陈怀盛、王大广等。该团纪律十分严密:不得暴露身份,不讲组织名称,对家人也不能说;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当天晚上,分区司令员陈玉生在河边一间小屋内接见了我们。

我团成立后,将抗日标语贴满院墙。有一次日寇扫荡,把校舍烧个精光。我们一面游击式读书,一面宣传抗日。动员和欢送青年参军打鬼子,也是我们的一项任务,“吃菜要吃菜中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歌曲到处唱响。当时日寇经常扫荡,排成长队进村掠夺。一天清晨我上学途中,发现高粱地里人头攒动,知道是鬼子来了。但乡村干部还在我家开会,我拼命奔跑报信,他们迅速从后门泅水离去。随着一阵枪响,鬼子闯进家门,我的腿被子弹击中,鲜血直流,蜷缩墙角,只见一个鬼子冲进屋内,举刀对我胡乱地喊着什么。在这紧急时刻,有人在村头扔了一颗手榴弹,鬼子丢下我急奔出去。我有幸捡回了一条命,但腿上却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伤疤。

还有一事令我终身难忘,那是1946年在追悼叶挺军长的大会上,我代表学校在大会上宣读祭文,今天回忆起来仍令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

在全民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令我难忘的是,苏中上中层阶级大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抗日拧成一股绳,迫使日伪朝出午归,夜不能留,大大消灭和牵制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革命前辈英勇不屈的斗争,最终赢得了胜利,将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了中国。

这段烽火硝烟的岁月已成往事,但时常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猜你喜欢

苏中鬼子子弹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凝侨心 聚侨力 助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
两颗子弹
为什么有的塑料连子弹都不能穿透?
我是大毒虫——子弹蚁
艰难的行走(随笔)
亡羊补牢
合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