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有度

2019-11-17朱步楼

银潮 2019年6期
关键词:荣辱底线境界

文>>>朱步楼

“万事有度,无度则悲。”掌握人生的度量衡,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什么是“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即关节点,一旦超过了度的两个关节点(上限或下限),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例如,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从0℃到100℃是水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蒸汽,要么变成了冰。

“度”是人生的大学问。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是度,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儒学讲求中庸、不偏不倚,道学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提倡众生平等、心理平衡。度是人们在无数次过分或过慎教训中的逐步校正,度是理智给感情打上的及时恰当的休止符,度是建立在丰富经验、科学思维、准确判断基础上的深刻悟性。真理朝前走一步,就是谬误,这是对度的界定;“欲速则不达”“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这是对度的诠释。

人生的奥秘,就在于发现“度”、了解“度”、把握“度”。人生是个谜,变化多端,难以捉摸。在充满发展机遇也面临生存挑战的今天,人生之路不可能如主观所愿一帆风顺,正如有着孤独灵魂的卡夫卡所说:“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在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的,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人生有度,贵在心有所戒,重在行守其“度”,关键要做到三知:知耻、知止、知足。

知耻,就是知道羞耻和荣辱。“行己有耻”是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的一句名言,其意是说,对自己的行为拿捏有度,先决条件是知羞明耻。知耻源于智。一个有文化素养、道德涵养的人,才能在义与利、人与己、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公与私等关系上明白义理、辨清荣辱,保持节操、取舍有度,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愚昧无知、缺乏道德修养的人,往往耻感淡化或无羞耻之心,荣辱不分甚至以耻为荣,无所顾忌直至为所欲为,什么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铤而走险、伤天害理的事都干得出来。“知耻近乎勇”。一个人知耻就会自尊自爱,一旦做了不道德的事或者有了失度行为,便会自省自愧自责,把羞耻化为知错就改、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知耻,能够提升自我修为、善于自我反省、规范自我操行,从而进入人生的更高境界。知耻,是人生有度的前提和基础;知耻,是人性散发出来的一种光辉。

知止,就是知道适可而止。老子《道德经》曰:“知止不殆。”告诉我们,为人做事要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前进,什么时候需要止步,才不会陷入危险之中。止,就是行为的底线、红线、警戒线、高压线。知止,就是要有底线思维和敬畏之心,不碰纪律规矩“红线”、不触犯国家法律底线,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心存敬畏,方能“心中有戒、行有所止”。知止,就是要谨防贪欲、拒绝诱惑。纵欲易、节欲难,纵欲如崩、节欲如登。诚然,天有阴晴风雨,人有七情六欲,谁都不可能在诱惑面前无动于衷,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住度,不使自己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古往今来,多少人在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下,一发而不可收拾,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争名翻身落马、有的逐利坏了身家性命、有的贪色毁了人生。他们在纵欲时被蛊惑了初心、迷失了方向、丧失了人格,利令智昏、欲罢不能,昏昏然、飘飘然,不知不觉成为欲望的囚徒而“不知止”,全不顾身后险恶、厄运降临。知止,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珍惜、对家人的负责。把握住欲望的尺度,适可而止,一方面,要靠加强学习和品德修养固本培元。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养成浩然正气,形成洁身“抗体”,自觉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一方面,要靠制度和监督加强约束。制度是“杀毒软件”、监督是“防火墙”,可以及时帮助我们消除内心的杂念、隔离外界的喧嚣、筑起抵御欲望潮水的大坝。另一方面,要靠身边的挚友、诤友警醒。在有可能触碰到警戒线和高压线的时候,有人能扯扯袖子、咬咬耳朵,甚至大喝一声、猛击一掌,使其幡然醒悟。

知足,就是知道满足,达观天下。知足,不是安于现状。不满足于现状,才能激发人们奋发进取、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但是,对于身外的名利财物,过度地追求和索取,就会“人心不足蛇吞象”,争名者为争名绞尽脑汁、夺利者为夺利机关算尽,从而揠苗助长、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饮鸩止渴。这样“欲壑难填”,必然会“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所谓知足,强调的是一种心态,就是以豁达的襟怀和超然的态度对待名利权位、看待他人长短,不为功名利禄所缚,不为得失荣辱所累。知足,就是坦然从容地对待人生的不完美。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不是每朵鲜花都能结出果实,不是每个梦想都能成为现实。面对遗憾、顺其自然,不苦苦纠结、自寻烦恼,少一些攀比心、多一些责任感,少一些功利投机、多一些脚踏实地。古诗云:“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心中有“度”,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才会进入达观的境界、活出生命的惬意。

猜你喜欢

荣辱底线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无题(新韵)
真相与底线
沙漏
底线①
女人啊,美是底线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我想抚摸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