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9-11-16陈徇珠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基层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陈徇珠

摘要: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保障。基层党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承者和建设者的思想阵地。因此,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基层党校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基层党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基层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受到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的责任。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代基层党校应该大力推进的事业,我们要全面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 24 个字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布局和新要求[1]。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次的精神内在,是凝聚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社会认同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实践,使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从社会制度到价值层面,进一步地跨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具有内在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任务,才能增强全国人民的自信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地深入人心。

(二)党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本质要求

党校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还是中国共产党对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进行培训、教育的思想高地。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方式,提高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执行力。党校的教育不仅要让学员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还要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涵养学员的政治素养、加强党性锻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式,让学员对工作有追求,对学习有热情。党校的学员大多是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是群众工作的参与者,学员能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是党校培养学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是实现党校教育的本质要求。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任务,引导学员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理想信念是推进人的发展过程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源泉,是指领我们前行的指明灯[2]。坚持以实现人的多方位发展为根本目标,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完善党校的组织领导机构,切实保障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党校要做好部署工作,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员培训的全过程,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问题来制定更加具体的教育方案,要大力实施教育方案的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二、基层党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重大意义

(一)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学员的价值观正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部分学员出现功利化和利己化的情况[3]。领导干部作为“关键的少数”,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党风政风民风的好坏。在社会发展的快速时期,学员们在校期间学习的情况及以后工作的情况都可能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在培训期间把社会主义价值观贯穿到每个学员身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员的三观,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让他们发扬革命烈士、先进楷模、劳动模范等人的优秀精神。因此党校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统一学员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二)教师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党校教师而言,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是十分重要的。黨校的教师要守道德、讲规矩,才能引导学员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学员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点,使学员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教师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严肃讲台纪律,明确政治方向,牢牢把握主导性意识形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鼓励学员提高政治觉悟,提升理论水平。

(三)引领党校教育的改革

党校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不能用以往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当下社会教育发展的问题,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到学员的生活和学习中,让学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当下的影响,可以更加了解党校教育的意义,可以培养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继承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工作生活中是全面发展党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党校为党性教育做出的努力,党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努力目标,才能做到加强学员的思想教育,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人才。只有多渠道、全方位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才能使党校培养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的目的得到充分体现。

三、如何在党校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学员多方面的需求,党校教育应当实行多元化的教学创新。从单一的教学方式变成复合式的教学方式,把讲授、研讨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复合教学,提高学员的上课积极性[4]。使学员在讲授式教学中接受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工作中的实践知识相结合,加一些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员们可以更加充分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讨论的方法让学员自己去探索他们想得到的信息,从而解决学员多方面的需求,提供与学员相匹配的教学方案,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互相讨论,让他们更加享受课堂带给他们的无限可能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保证学员的思想得到根本的转变,党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入到学员的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中。因此,党校为了保证学员可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同时发展社会实践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志愿服务与专业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让学员在实践中可以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外部体现。

(二)优化课程设置

第一要用中国的红色文化来感化学员。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利刃,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直接的体现。在我国复杂的历史历程中,红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要把红色文化资源转为教育资源,要有新的教育方式,比如组织学员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艰苦的革命岁月,对红色文化进行时代解读,让学员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革命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共建,更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二可以通过观看党史电影和纪录片,见贤思齐。第三为了让学员们有更直观的感受,还可以灵活使用座谈会、读书交流会、移动课堂等教学模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重温革命历史,让党的教育更加的具体化,让学员们近距离地进行思想碰撞,让学员们信念更加坚定、品德更加优良,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供更好的渠道。

(三)创新考核方式

党校对学员的考核方式都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这种方式只是片面地对学员知识的考核,它不能具体地体现学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和践行。在党校的教育方式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方式要实现多样化,要注重理论测试与综合表现相结合,注重学员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应该把学员的工作业绩、思想品德、党性修养也纳入到考核的范围中,以增强考核的真实性和约束性。

结语

党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学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接班人。通过教育体系的改革使得學员可以多方面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让学员有更深层次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员们可以自我严格要求。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进一步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李彩云.党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J].发展,2015 (12):98.

[2]林宇宏.党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政论坛,2014 (08):53-55.

[3]刘霖杰.高校党校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品牌(理论月刊),2010 (11):137-138.

[4]邓志斌,刘依平.高校党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 (08):86-89.

猜你喜欢

基层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加强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
基层党校初建智库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当前基层党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