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差距与举措

2019-11-16钟光荣

今日财富 2019年28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高质量农民

钟光荣

党的十九大对当前中国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明确的判断,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并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我国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性特征。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做好8项重点工作,其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要紧跟时代,把握发展方向,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健康、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在“三农”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是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一、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不断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那么何为高质量发展呢?在整理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高质量发展主要聚焦于以内涵式发展为基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而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走一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兴农的新路子,以精准扶贫为契机,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努力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不断推进乡村建设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差距

(一)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乡村发展一直强调农业的核心地位,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农业已经不再是乡村发展的唯一产业。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 “产业兴旺”也不仅仅是农业的兴旺,它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经济产业体系的兴旺。目前农村劳动力还是以老弱病残为主力军在支撑着农业艰难前行,承袭于这种思维方式,农村产业发展仍有一些短板:一是传统农业产业基础差,成本高。少数农民还将分散耕种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生产方式,大大增加了农业发展的成本,造成农业资源的浪费,对产业集中统一开发造成诸多不便利。二是农业特色产业大而不强。不少农村仅仅依靠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或者家庭分散经营等单打独斗的方式发展本村的特色产业,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经营效益。三是农村新型产业推动难。面对农村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农民还不能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对农业朝着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认识不足,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让农村新型产业的崛起放慢了脚步。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近年来以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村人居环境不佳为代表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缺乏认识。农民对于农村环境污染的后续影响不计后果,对来自生活、农业生产、家禽养殖的污染,他们往往也缺乏正确的自觉的环境保护方式。二是农民对农村污染源的管控不足。环境污染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同时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产生直接明显的制约,于是就有了农村院落垃圾乱堆乱放,甚至根本就弃之不管。三是农村农药污染的现实还未有效控制。在现代农业的推进过程中,规模化现代农业生产让农民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打算,大量将农药、化肥用于农业生产,造成土地污染,土壤板结。

(三)城乡融合发展不平衡

一是工业的快速发展未能有效的反哺农业。建国以来,我国历来重视工业发展,在政策上农业往往是服务于工业的。长期的政策倾向和国家战略导向,让农业发展滞后成为必然。二是农村的现实条件不能有效的留住人才。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而具有现代农业技能的新型农民更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而目前农村的经济收益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造成农村青年人才流向城镇务工就业,给农业生产留下了老弱病残的劳动,城乡人才聚集呈现分层的现象。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城乡不平衡。城市随着建设的不断扩展,建设水平也越来越高,规模也越来越大,无论从出行的便捷程度,还是教育医疗的配套完善都教之农村都具有加大的优势。而农村在“两不愁三保障”等民生领域欠账较多,不能及时解决农民的燃眉之需。

三、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略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着力解决好农村环境污染整治问题;统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一)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要以推进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的、布局合理的、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提高农民收益。一方面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个村镇要根据自身的区域优势,产业积淀,农业基础打造并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带动全镇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另一方面我们要拓展农业的产业链条。将原有的传统农业向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加工等产业拓展,实现农业纵向的深度发展和横向的交叉发展。

(二)提高生态环保意识,着力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首先,农民作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直接人,要让农民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方方面面,自觉践行在农村环境保护的长远道路上,让环境保护上升到与农民衣食住行同样重要的高度。二是要利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利用好农村广播,农业技术推广,电视网络,报纸媒体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让广大农民不仅有环保意识,还要让环保知识入脑入心。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环保奖惩制度。将农村环境污染的考评情况作为每家每户各项选评的优先考虑条件,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三)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方式,促进城乡发展均衡化。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将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加快脱贫攻坚、拓宽农民增收路径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农村经营方式的创新,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奋力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一是打好精准扶贫帮困攻坚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激励扶持农村创业,点燃农民的创业热情,释放农民创业的最大潜能。鼓励农民通过兴办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创业致富,鼓励农民利用自有住房以出租、入股等方式发展民宿、农家乐,让想创业者敢创业,让善创业者创成业,让创成业者有地位。二是多措并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首先垃圾污染是农村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应该严格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和集中运送,让农村有一个干净整洁的院落。其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根源上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让农村污染得到有效化解,以免污染土壤。再次土地化肥农药残留问题得到控制。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要加大投入硬化农村道路,实现农村家家户户通公路,不仅让农民出行方便,更要让绿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城市的千家万户。(作者单位:中共重慶市永川区委党校)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高质量农民
耕牛和农民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农民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