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1-16黄依婷

今日财富 2019年28期
关键词:跨境物流贸易

黄依婷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带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中跨境电子商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的时代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中的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它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互联网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本论文通过对我国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来探索未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一、跨境电子商务概念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分为B2B, B2C与C2C等。B2B是指企业对企业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B2C是指企业对消费者,C2C是指消费者对消费者的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模式是B2B,国内外大量的贸易公司通过互联网寻找海外的贸易伙伴,主要的平台包括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等。B2C与C2C也日趋发展成熟。我国国内的B2C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包括阿里巴巴速卖通,Amazon ,shopee, wish等。我国近几年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展突飞猛进,而且跨境电子商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设计,深入的改革,确保交易双方的满意程度。考虑到电子商务异于传统实体经济的弊端,近年来,电子商务企业正逐步考虑与传统的实体经济企业进行融合,取其利去其弊,争取在贸易双方交易合作的基础上求得更优质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跨境电商发展的整体趋势呈上升趋势,绝大多数的电商企业能够适时抓住互联网高速发展这一时代机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二、“一带一路”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便利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上交易已经成了当今社会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驱使其寻求更高领域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让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进入了全球化的新时代,促进了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一带一路”给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了很多便利。

(一)提供了政策的支持

各行各业的优质发展都需要大环境的支持。“一带一路”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了中亚,东欧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推进了区域内新经济的发展,其中很多优惠与扶持政策都与发展迅猛的跨境电子商务有关。我国对跨境電子商务的发展政策中很清晰地指出了降低出口产品关税的政策,支持电子商务的跨境发展,鼓励各个企业走出国门。这对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催进作用。在这种大的政策背景下,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相当乐观。除此之外,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提高了企业跨境交易的经营效率,同时,降低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政策与信用风险,为贸易双方的交易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交易平台。

(二)推进企业发展新模式的转变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企业品牌的出海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饱和的市场已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海外市场的开拓已迫在眉睫。跨境电子商务在“一带一路“新环境下,为跨境贸易双方产品的流动提供了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加深了贸易伙伴的文化经济交流,加快了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由单一的国际贸易形式进出口向多元的跨境贸易方式转变,加快了跨境物流体系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了跨境贸易成本,为企业跨境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速度的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通过虚拟的平台完成国际交易,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缩短了交单结汇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贸易成本。贸易伙伴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直接谈判,订货,发货,提高了跨境贸易的效率。同时,贸易成本的降低与贸易效率的提高最终获利的是国内外消费者,消费者通过跨境贸易平台更加便利的购买到国外产品,也能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到国外产品,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境外产品的需求。

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良好的政策与贸易环境推进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但跨境电子商务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各方面还存有许多问题。

(一)物流体系相对落后

虽然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巨大,但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原因,相关的基础设施与物流体系还是相对落后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极大的物力,人力与财力还有时间成本,所以,短时间内,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一定阻力。处于物流优势与产地优势国家的跨境贸易受流通效率的影响,在一定时间段内跨境电子商务规模的扩大受到影响。另外,沿线物流等配套基础设施与产业的发展速度匹配不当,尽管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猛,物流速度与服务日趋完善,但优质的跨境物流企业还有待建立与完善。一些跨境物流的运作还停留在单一的运输与仓储阶段,国际物流链企业相当稀少,跨境物流企业的匮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平台与品牌

我国当前的国际化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相对较少,很多企业都依托于主流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的销售,而且产品品牌意识相对薄弱,品牌缺少核心竞争力。只有较少的企业拥有自身独立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而且专业化程度较低,客流量较少,无法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多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大多依赖于走量多低价的经营策略,缺乏创新化的营销策略和核心的品牌产品建设。

(三)人才缺口

人才输送的增长速度与跨境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不相匹配,传统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满足不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跨境电子商务所需要的人才不光要具备外贸营销技能,还需要熟练掌握平台搭建,运营管理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开设跨境电子专业的高校非常稀少。另外,高校的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未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进行深入的考察,并非完全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也缺少紧密度,没有深入的合作,导致人才培养方向目标不明确。

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一)加快物流体系建设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跨境电子商务国际物流方面的扶持与投资,出台优惠政策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好的物流方面服务。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也需努力打破传统的跨境物流模式,打造海外仓储,建立自身的物流体系,构建一体化供应链,衔接好从国内段发货到出关,对方国家入关与海外派送直到消费者手中的各个配送阶段。在选择物流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对方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等,鼓励相关物流企业并购重组,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战略联盟,打造高效,安全,便捷的货物投递模式,不断完善国际物流体系。

(二)构建自主品牌与平台进行产品推广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应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创造研发属于自身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创新产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进行品牌的全球推广,扩大知名度,增强影响力,打造自身的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为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打下基础。跨境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销售获得一定销量与客户流量,获取到忠实客户之后,基于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市场需求变动,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开创属于自身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同时,要保证“以品质为前提,客户体验为核心”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经营理念,这也是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加快人才培养建设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机制,不断进行岗位需求的调研,努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课程设置应该与职业岗位相匹配,建设有竞争力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学生不仅要了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相关知识,还要了解外贸,物流,国际营销,国外语言文化等。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这一新兴行业,师资力量相对匮乏,所以应积极促进校企融合,加大企业实训实践,聘请企业跨境交易经验丰富的职工到高校给学生授课。高校也可以成立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室,导师带领学生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培养学生实操能力,服务地方企业,校内外资源共享,共同培养人才。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人才引进,给予参与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的大学生们政策支持,提供良好的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跨境物流贸易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