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红色微电影的开发与应用

2019-11-15李安峰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电影文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红色

李安峰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微电影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时代产物,也是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变革,随着电脑、手机、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而发展,具有投资小、制作周期短、播放时间短、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为适应信息化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加快红色资源的利用推广,结合历史人文环境,可以科学运用微电影这一载体,拍摄红色微电影,这对于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讲好红色故事,开发红色旅游,提升当地吸引力,营造良好的软环境等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微电影的开发

微电影改变了传统电影的制作和传播产业模式,有学者指出:“微电影(Micro film),主要指具有电影的制作手段、艺术元素、策划体系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投资成本小,片长超短,在三十分钟以内,主要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宜在移动状态和碎片休闲时段下观看的视频短片。”[1]这个定义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微电影相对原有电影的内涵和特征,是信息媒介技术和时代契合的产物。全国各地红色资源异常丰富,有红军长征的诸多足迹,有英雄儿女的热血奉献,有流传甚广的红色故事,有革命先烈战斗的遗址,也有重要历史关头的转折会议会址,以贵州省为例,这里有35个老区县、595个老区乡。宣讲好每一个红色传奇,传播好每一件红色事件,开发好丰富的红色资源,对于提升新时代人民的爱党爱国情操和传播社会正能量有很好的价值。因此,可以充分把微电影和红色资源相融合,加大红色微电影的开发,以适应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受众者的需要。

(一)选取经典红色题材,创作优秀剧本

题材是剧本撰写的载体,前者是微电影的核心,后者则是灵魂。题材选取的典型性决定了剧本创作的难易度和灵活性,也决定了受众者的来源、接受度及宣传的价值。“从题材的选取上,拿大家已经关注的话题来吸引眼球无疑是个捷径。”[2]打造一部传播广泛、影响深远、观众喜爱的红色微电影,关键在于题材的选取,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艺术性强、文学性美、历史性真的优秀剧本。西南地区是红军转战时间最长、留下红色事件最多的地方,贵州、云南、四川都拥有诸多红色资源,以贵州为例,这里拥有革命遗址1029处,如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大捷、榕江大捷、四渡赤水的战斗遗址,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红色故事和红色歌谣,诸多红色记忆仍然在民间流传。所以,选取典型的红色题材,对于宣传好红色历史,激发民间的红色记忆非常有意义。比如可以选取遵义会议、苟坝会议、扎西会议等有重要影响的会议,也可以四渡赤水、强渡乌江、乌蒙山回旋战等著名战斗为题材。2017年9月,《人民军队在贵州十大战例》以微电影的形式开拍,共十集,再现英勇红军不怕牺牲、勇于奉献、顽强战斗的长征精神。2018年8月31日,微电影《榕江大捷》在贵州影视文艺频道播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深受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的好评。可以说,选好题材和创作好剧本是红色微电影拍摄的关键。

(二)强化组织宣传,开展主题赛事

微电影是一种新型的媒介传播方式,它的自身特点使其在网络上深受喜爱,而红色微电影是以红色事件或人物为题材创作的“微产品”,把主旋律、正能量融入其中,更有助于讲好红色故事。不过对于红色微电影的制作,很多人还比较陌生,尤其欠发达地区,在信息通信技术不是很先进的情况下,一些从事党史宣传、文化传播的人还没有真正了解微电影的潜在价值和拍摄流程,这就需要进行广泛宣传,并积极开展相关主题的赛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微电影。宣传部门可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微电影知识的讲解和培训工作,从题材选取、剧本创造、技术流程、人员参与、价值导向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地认清微电影的价值;还可以走进学校,进入课堂,让更多的青少年去了解红色微电影,毕竟学生是最广泛也最容易接受的群体。同时,举办各种赛事。可以由电视台牵头,联合宣传、教育、党史等部门,选取有代表性的红色微电影进行赛事品鉴,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平台,扩大赛事的知名度,这对于红色微电影的宣传推广很有用。前段时间在安徽金寨举行的“中国红色微电影”圆满落幕,起到了不错的宣传效果。所以,组织宣传和主题赛事不仅能提升红色微电影的知名度,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加快红色微电影的开发。

(三)整合多重资源,确保人员经费

红色微电影是用镜头传播正能量和讲好红色故事的新媒体平台,既有历史事实性和趣味性,也有一定的政治性和导向性。红色微电影的开发牵涉到的人物事件、情景取材、剧本创作、价值导向和技术运用等各方面,并不是由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完成,它既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参与,也需要充足的人员经费支持。在资源整合方面,既应由政府多部门联合,也可有社会民间团体参与,既可由党史工作部门牵头,也可有军队和地方政府的配合;在经费人员方面,政府是红色微电影开发经费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协调选拔人员的组织者,同时也可以引进民间资本。比如全国首部取材于红色交通线的微电影《血脉》,就是由永定区委组织部和宣传部联合出品,并在龙岩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红色微电影《榕江大捷》是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牵头,并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武警贵州省总队政治部、省全民国防教育办公室、省广播电视台及榕江县委、县政府等多部门共同摄制,贵州广播电视台影视文艺频道承制,武警贵州总队黔南州支队官兵、凯里学院部分师生、榕江县部分干部群众参加了该片演出。可见,一部优秀的红色微电影制作牵涉的部门和人员众多,需要科学地整合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总体来看,全国很多地方已经拥有红色微电影开发创作的成果,且在如何协调部门资源和调拨经费人员方面也积累了经验,因此,完全可把这些经验再次化作前进的动力,不断打造精品红色微电影。

二、红色微电影的应用

“微电影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成为一种新媒体,它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其容易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种介质传播开来,微电影本身就能带动各种微文化的传播,能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微文化的现实状况。”[3]红色微电影传承了红色基因,展现了党的革命历史,它由创作到推广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后者是对前者的认同,这是宣传主旋律,产生社会共鸣的必然选择。因此,红色微电影既可以通过网络和社交平台传播,也可以进入学校融入课堂,还可以用其打造品牌红色旅游等。

首先,广泛宣传,推广作品。宣传是红色微电影进入受众者视野的主要手段,其特点与商业化的影片存在差异性,前者有时间限制,以题材选取和叙事情节取胜,后者往往植入广告,带有市场化的营销方式。红色微电影宣传的是主旋律和正能量,不受商业化的侵蚀,相较于以收视率或上座率为导向的影视大片来说,确实存在着市场需求和受众群体的制约,这就需要强化宣传引导,根据其自身优势如可看性、故事性、革命性、传播力等,通过多重方式和手段扩大知名度。一部红色微电影制造完成后,为使其达到很好的推广效果,可以预先对其进行品鉴,然后针对不同受众者的需要进行分层次的宣传。如在上映之前可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当地和全国有影响力的媒体参加,向其全面介绍作品的优点、亮点和情节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发布会上可以特邀一些有代表性的模范人物或者老红军和老八路参与,这样会更有感染力。信息网络化时代,进行互联网促销是宣传的高效手段之一。通过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推广红色微电影的宣传短片,可以让更多的群体尤其广大青少年学生去了解认知影片的价值所在,使其更具有吸引力、传播力和市场拓展力。同时,在宣传推广中,还可以利用广播台和电视台在黄金档期直播,这样能吸引更多民众,尤其能通过这种方式走进乡村,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当然,各种宣传方式要灵活运用,最重要的还是把红色微电影的作品推广出去,吸引不同层次的群体。

其次,步入学校,走进课堂。学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进行爱党爱国教育的主阵地,是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的主要场所。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逐渐在学校蔓延,它们站在唯心史观的角度诋毁英雄,恶搞红色事件,抹杀历史,而极少数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后,深受其影响和危害,造成了他们知识的碎片化和扭曲的历史观。另外,一些低俗化的视频和影片充斥着网络,往往也会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和正确价值观的缺位。因此,红色微电影步入学校,走进课堂,这是新时代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净化校园风气的有效方式。目前,全国一些高校已经引进或者主动和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红色微电影的制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红色微电影拍摄制作方面已经走在了兄弟高校的前列,目前正在筹备红军在贵州的相关影片拍摄工作,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相关章节的讲述如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路线等,完全可以把这方面的红色微电影融入进来,把课堂讲授和影片观感融为一体,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对革命斗争历史的了解,提升他们的历史观认知度,以此与历史虚无主义划清界限。可见,净化校园环境,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让更多红色微电影步入学校、融入课堂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再次,融入红色旅游,打造品牌文化。近些年来,旅游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组成,而红色旅游传承了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和革命事迹,发挥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育人立德的重要功能。全国各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众多的会议会址、陈列馆、纪念馆、人物故居、战斗旧址等吸引着诸多国内外游客的眼光,对于提升文化形象和振兴老区发展很有意义。为充分发挥旅游优势,打造精品红色旅游路线,可以把红色微电影融入旅游中来,在会议遗址宣讲、战斗旧址讲解、纪念馆展示、场馆放映中都可以播放红色微电影,同时也可以整合资源,联合多部门,拍摄更多的反映该地典型红色人物事件的微电影,使其更具有真实性、事实性、故事性和亲民性,这样也能吸引观光者的眼球。同时,在打造红色精品旅游路线中,可以把红色微电影拍摄的场地及取景与其融为一体,让当地的群众参与其中,这样更形象逼真,不仅有助于红色旅游的开发,也有利于红色微电影的宣传推广。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等地在红色资源开发中,就充分利用了红色微电影的优势。所以,红色微电影与红色旅游融为一体,既能增强后者的发展活力和知名度,又能拓展前者的市场空间。

综上所述,红色资源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有重要作用。全国各地红色资源众多,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凭借丰富的红色资源,各地完全可以利用微电影这一平台,加快红色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制作红色微电影精品,打造良好的形象品牌,以此传播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柱石。

猜你喜欢

红色
红色的眷恋
红色是什么
好吃的“红色”
红色在哪里?
永远的红色
红色的梦
红色良心更无价
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