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影视评论的挑战和机遇

2019-11-15薛晋文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电影文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影视时代

薛晋文 孟 鑫 (太原师范学院 文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新媒体时代,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影视评论衍生出多种评论形式。长篇如纸媒期刊的综合性专栏,通过开设影评专栏或者开发专门app等平台,发表个人对影视作品的看法与感受。短篇如微博影评、微信公号专栏,甚至开设专门影评频道上传一些影视评论短片等,从而将原始的平面媒体评论推进到视听媒体评论的新时代。由于新媒体操作门槛低,方便,快捷,时效性强,新媒体时代影视评论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专业影评人,而转型为全民参与的大众化影评,为影视评论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伴随着发展的机遇[1]。

一、新媒体影视评论面临的挑战

众所周知,媒介融合时代影视评论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一方面,主流话语不再被观众所信奉和尊崇[2]。由于新媒体用户混杂,平台上影视评论内容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海量的评论会把专业、权威的话语冲淡而形成新媒体影视评论的一锅乱粥,只有多元而没有中心,只有论辩而少有共识,只有宣泄而缺乏理性。毫无疑问,这种杂乱的现象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带来了很多隐忧,尤其对于处于价值观形塑期的青少年一代尤为不利。再往深处说,这种后现代式的影视评论现状弊端十分明显,主流的声音难以进入网民的精神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位影视评论家,优秀评论与恶意评论日益混杂。渐渐地,人们被纷乱的评论迷惑双眼,失去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立场,影视作品在公众视野中的高下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低俗作品反而被大加宣扬,优秀作品却淹没在喧嚣之中,影视评论的导向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和影响[3]。更大的挑战来自影评人群体的复杂化。在全民皆为影视评论人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给影视评论提供了广阔舞台,每个人既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供应者,又是内容的终端消费者。尤其在点对点的传播网络系统之下,影视评论传播的速度和区域实现了空间的扩大和提升,再加上影视产品天然的大众文化属性和公共话题特性,最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或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从有限的口口相传迅速升级为点对点的无限传播[4]。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之下,主流的声音和话语很容易淹没在众生喧嚣的汪洋大海之中,主流评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另一方面,理性的声音没能有效抵达新媒体。由于在数量上用户人数众多,海量传播信息汇聚了海量用户,媒介融合背景下一些新媒体巨头往往采用多元营销手段制造热播效应,人为制造了所谓评论的焦点和噱头,评论的质量和目的不再纯粹以作品好坏为标准,而是被经济价值扼住了脖子[5],试图以点击量或播放量等简单的数字取代基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评价。表面上看去,影视评论比以往更自由和更随意,评论的数量呈现出几何叠加的数量级,评论的非理性声音犹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甚至有些专业人士也经不住市场和利益的诱惑加入其中,使得本来纷乱的新媒体评论更加乱象丛生,丧失了基本的评论底线和艺术底线。比如,红包批评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在经济利益和文艺批评进行等价交换后,批评的声音和结论就有可能丧失了理智,专业性的判断和操守就有可能做了金钱的奴隶,评论家的硬气和骨气可能就会不同程度地消解和弱化,更谈不上得出的结论要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了。于是,借助新媒体手段,在各种公众号或网民的掩盖之下,不是好处说好或者坏处说坏,而是反其道而行,甚至有的不惜牺牲自己的专业身份和专业地位,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说着违心的话或做着违心的事情,待到热闹和喧嚣的潮水退去之后,留下的往往是一地鸡毛或满目疮痍的悲惨景象[6]。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构成了新媒体时代影视评论的种种潜在隐忧。

二、新媒体影视评论的发展机遇

其一,新媒体评论平台的交互性不容忽视。传统影视评论多见于专业期刊和报纸专栏,由专业的影视评论家进行评论,评论的主体局限于一小部分专业人士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长期熏陶,影视评论工作者往往会故步自封,有时和社会生活严重脱节,评论对实践创作的影响和引导就会失之偏颇,有的停留在封闭的专业圈子内,无暇回应时代和社会的新期待和新诉求。如今新媒体信息交互广泛而迅速,平台的搭建简易便捷,新媒体影视评论成为连接社会诉求和专业评论的新平台,专家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倾听社会的呼声,民众可以借助新媒体影视评论获得净化和提升,有效地实现了影视评论的“大众化”和“化大众”使命,这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新收获和新突破。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评论对于文艺创作和消费构成了强大的反作用力,今天无论是网络自制剧,还是传统影视创作,如果不顾及新媒体中的呼声和诉求,一味地闭门造车或任性地创作,可能会距离市场和消费空间越来越远,甚至会流于自说自话的孤单芭蕾。新媒体传播的这种交互性给受众用户的成长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借助交互性他们从被动接受逐步走向了主动参与,从边缘角色逐渐向中心跃进,找到了其存在的新的意义和价值,拥有了和传统的精英评论群体或专业评论家进行商榷的资格与机会,这在以往的接受和消费过程中是没有过的。

其二,新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带来了许多好处。新媒体已遍及我们生活各方各面,它打破了影视评论平台单向传播的限制,不仅作品的普及性和曝光率更高了,影视艺术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众文化,而且由于信息营销策略的花样不断翻新,海量作品迅速涌进大众视野,评论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也成为新媒体影视评论的显著优势。全民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网民的大幅扩张,使得文艺作品的受众面也更加广泛,因而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影视评论活动当中。尽管良莠不齐,但影视评论的参与度和热度快速提升,普通大众能够借助新媒体平台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价值理想能够获得有效提升,这是新媒体评论传播和辐射的累累硕果。而且,新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带来了权威的消解,在这样的区域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和专家,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和多元,评论的角度更加广泛而深刻,评论的思维更加活跃,草根和精英在协商和互动中往往能够达成令人信服的结论,这种由广泛性带来的全面性,乃至深刻性,在传统影视评论中确实不多见。然而,新媒体传播的广泛性不代表没有原则和底线,为此,我们要尊重新媒体评论的大众性、草根性和原创性[7],同时,我们要防止底层社会的粗鄙文化、流民文化或低俗文化的泛滥,新媒体传播道德生态的构建迫在眉睫。底层诉求的表达应该重视和尊重,但底层粗鄙文化的污染和瘟疫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抵制原始欲望对底层社会的冲击,不仅有助于底层道德秩序的重建,而且对构建新媒体传播的道德生态和审美环境大有裨益。

其三,新媒体传播的民主性值得肯定。如今文艺作品展示的平台更加广泛,受众更多,加上新媒体时代自身信息交互性极强等特点,新媒体评论在促进公民社会建设方面功不可没。新世纪以前网络普及率较低,普通大众对影视作品缺少交流平台。随着新媒体影视评论时代的到来,影视评论成为建构市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的新载体,成为新时代城市沙龙的新平台,民众试图依托新媒体评论参与影视实践创作,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捧场和吐槽对于影视再创作至关重要,网民的意见甚至成为影视主创者的一块心病。影视艺术家很想听到网民的回应和呼声,于是,一种民主交流和协商的气氛,随着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而蔚为大观,这应该是新媒体影视评论发展的良好机遇。因为,如果说传统的评论是一座桥梁,今天的新媒体评论就是一座再加工和再创造的二度创作基地,对创作具有直接的影响能力和干预能力,改写了传统文艺创作和文化消费接受环节,有些评论者甚至被创作机构直接吸纳为创意团队骨干成员。可见,新媒体评论不再是单纯地为论而论、为评而评,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本的走向和介入了资源配置的核心流程,这是创作民主性和消费民主性的一种进步,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民主建设亦有积极作用。然而,身处市场各方利益角逐中的新媒体评论,在民主性传播的大浪淘沙中也具有品牌效应,评论家的职业精神、专业水准和社会历史责任同样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影视评论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影视评论的队伍建设,提升网络影评队伍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事实上,专业的影视评论必不可少,他们犹如医生队伍中科班出身的名医,在思想站位和专业素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他们对于中国影视的创作前瞻,以及学术引领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能在网络影评迅猛发展的时代,遗忘或无视专业影评的意义和价值。影视评论工作者首先要有深邃的历史意识,能够从社会万花筒中找准中心点,从时代浪潮的声音中发现隐藏于洪波之下的问题,若一味追逐热点反而会丢失自我的思考能力,不利于形成新媒体影视评论的良好发展局面。与此同时,新媒体影视评论家,还应该潜心学习影视专业知识,努力对新的文艺创作、文艺思潮得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结论,与时俱进和与时俱新应该成为新媒体时代评论者的一种常态[8]。

另外,在新媒体时代,影视评论同样担负着给民众提供审美判断的重任。评论的判断不只是一种好坏的欣赏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创新的艺术再造过程[9],事关给艺术历史一个什么样的交代,事关给当代民众一个什么样的判断,引导他们依托艺术思考生活和引领人生,这是影评家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10]。除此之外,影视评论工作者也要睁眼看世界。优秀的影视评论家应突破学科局限性,善于发现影视作品和时代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以影视评论的渠道去介入社会生活的历史现场,从而间接改变社会历史的发展,真正发挥文艺服务人民、服务大众的良好作用[11]。

面对如此艰巨的社会历史任务,新媒体时代的影视评论绝不能信口雌黄,绝不能被一些资本利益集团绑架而满嘴跑火车,在利益驱使下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那样的影视评论不仅经不住社会历史的检验,而且会招来人民和社会的鄙夷不屑,久而久之,也会透支影视评论工作者的艺术信用和社会信用,弄不好会将影评人和利益代言人直接画等号,所谓的专家也就成为外强中干的“砖家”。同时,影评人不能曲意逢迎权力机构的各种理想化需要,那样也许一时会博取意想不到的名利,但是,名利的迷障会遮蔽人民的需要和历史的正确判断,常常会贻误社会历史前进的脚步,成为隐性的或可怕的历史罪人。由此看来,正常而健康的影视评论,应该对社会历史有一种敬畏之心,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文艺的每一个定论和判断,这是新媒体时代我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最好报偿!

猜你喜欢

影视时代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