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得见的眼睛异常,别忽视!

2019-11-14王心蕾眼科学博士编辑丽叶设计庞婕

妈妈宝宝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泪管眼科学巩膜

文/王心蕾 眼科学博士 编辑/丽叶 设计/庞婕

王心蕾卓正医疗眼科医生

经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学硕士,北京大学眼科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博士后。

宝宝出生后,抱着又软又热乎的他们,妈妈们心都要融化了!婴儿眼睛一定是妈妈们第一时间停留的,深情的母子对视——欢迎宝宝们来到热闹的世界,欢迎到爸爸妈妈的怀抱里!那么小婴儿的眼睛健康需要注意哪些?哪些情况是你能够察觉的异常?

最重要的首先说,早产儿要进行眼底检查!

随着人工生殖技术和儿科重症医学的发达,更多早产宝宝在医生护士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大家一定要知道,所有的早产儿都必须检查周边视网膜的血管情况。因为,早产宝宝还要面对眼睛发育的难关——可能致盲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还有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斜弱视。

出生体重≤1.5千克或者孕30周以下的婴儿,需要心肺支持的出生体重1.5~2千克或孕30周以上的婴儿,这些宝宝需要进行眼底检查。

早产儿眼底检查的时间:孕龄27周前出生的婴儿,在母亲末次月经年龄30~31周检查;孕27~32周出生的婴儿和32周以后出生、体重<1.5千克的婴儿,产后4~5周检查。检查散瞳药(托比卡胺)可能会让宝宝的小脸蛋儿红扑扑,不要怕,这只是药物的副作用,不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这些能看出来的异常要警惕!

看!红色RED

1.4%的初生婴儿会有结膜下出血(Li-Hong Li,B J Ophthalmol 2013),这是阴道分娩时,产道的压力把结膜下小血管挤爆所致,2周内会自行吸收的,不会留下痕迹,不要怕。

看!黄色YELLOW

1.新生儿黄疸:出生后2~3天有的宝宝就变成了小黄人,眼睛的巩膜也变黄色啦。

2.生后1~2周的大量黄色分泌物:很遗憾,这样的宝宝是在代父母受罪,这主要是由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氏菌的感染引起。母亲感染这两种性传播的病原体,分娩时宝宝经产道感染。生后1~2周很快出现症状:眼睑红肿、大量脓性分泌物。治疗:口服或静脉抗生素。淋病奈瑟氏菌导致的结膜炎,可能会发展为角膜溃疡、失明。一定要积极看医生,这不是上火!

看!白色WHITE

建议所有婴儿家长观察婴儿瞳孔反光的颜色,如果是白色,要警惕,可能是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Coats病、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要找眼科医生做散瞳检查。

看!水汪汪雾蒙蒙!

大家都偏爱大眼睛婴儿,一小部分怕光、流泪的大眼睛婴儿属于先天性青光眼,尤其是黑眼球又大又黑。药物降眼压、手术治疗都可以挽救视力。

看!斗鸡眼

经常有家长说,我们家孩子斗鸡眼!斗鸡眼在亚洲婴儿最常见,这是一种特殊的眼位表现,不是眼位异常。这是因为我们亚洲人在婴儿时期,内眼角会堆积上眼睑的褶皱,先天性的,也叫内眦赘皮。还跟鼻根太矮有关,捏起鼻根就可以发现眼位是正常的。

看!睫毛

初生婴儿的睫毛还没长出来,会越长越长的。一部分的婴儿睫毛会倒向角膜,孩子每天泪汪汪。这是为什么呢?还是咱们亚洲人的特色。除了引起斗鸡眼的内眦赘皮,我们亚洲人还有先天性的下眼睑赘皮,是睑板前的轮匝肌和皮肤形成水平的皱褶,使得睫毛竖直,甚至向内推向角膜,摩擦角膜引起流泪。若无角膜感染,可以使用人工泪液眼膏来保护角膜,随着孩子面部发育,倒睫会缓解。若擦伤角膜,反复感染导致角膜瘢痕,需要手术。

看!蓝色BIUE

眼白叫巩膜,一层坚韧的胶原纤维组织,下面是密密麻麻的血管,成年人巩膜是白色,婴幼儿巩膜比较薄,透出下方血管的颜色,看起来是蓝色。但一部分蓝巩膜是病态的,比如成骨不全症(瓷娃娃病)、先天性青光眼和近视。注意:蓝巩膜不是缺钙哦。

看!流泪TEAR

刚出生的宝宝哇哇哭,居然不流眼泪?这是正常的,生后3~12周后才会有大颗眼泪滚下来。新生儿眼泪还没那么多,因为眼泪的分泌量与婴儿体重有关,随着体重的增长,足月儿在出生后2周开始显著增加眼泪,早产儿要4周。

而每天都流泪或者含着泪的婴儿,家长要注意啦。首先要排除先天性青光眼,其次怀疑鼻泪管阻塞,下眼睑皮肤都被泪水“浸红”了。鼻泪管阻塞会伴有细菌感染,白天黏糊糊的湿眼屎,量很多,而且眼睛泪汪汪,睡醒后眼屎几乎把眼睛糊住了。发生细菌性感染时,需要托百士滴眼液,这是抗生素,属于处方药,一天4次,最多7天停药。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造成细菌耐药。反复感染的小婴儿要积极做泪道冲洗,甚至是泪道探通。

单纯泪道探通不成功的婴儿,就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包括鼻内镜联合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等。多次泪道探通失败的婴儿,预后不乐观,因此家长不要因为惧怕全麻或寄希望于自愈而延误宝宝病情。全身麻醉很短暂,并发症罕见,更不影响宝宝智力。6个月以下婴儿鼻泪管一次探通的治愈率近乎100%,不要耽误宝宝。

每天多次按摩会增加自愈机会,按摩手法:食指向下按压泪囊区几次,然后一边施压向下按,一边沿着鼻泪管向下移动。一定要向下按压泪囊区。换完尿布就按摩!

猜你喜欢

泪管眼科学巩膜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202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胎儿鼻泪管囊肿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怎么回事?
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眼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关于眼科学见习教学的体会
别把宝宝鼻泪管阻塞当成上火
开放获取对国际眼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影响
改良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2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