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生发展性资助六步曲

2019-11-12周玉琼

报刊精萃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题组贫困生资助

周玉琼

四川省冕宁中学校,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615600

发展性资助是指在保障性资助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经费支持,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促进贫困生在知识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资助。

岁月悠悠,两年多的高中阶段精准贫困户学生发展性资助研究已经落下帷幕,从当初的一片空白到如今的收获甚丰,在用心用情的研究中,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阅读、思考、研究、讨论、操作、改进和总结,我们的研究方法逐步清晰,我以为高中阶段发展性资助研究,可以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一、调查实情,精准识别。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的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精准掌握贫困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精准扶贫户学生及其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调查了全校127 名精准扶贫户学生,了解他们的出生地、家庭详细情况、致贫原因,从127 名精准贫困户学生中选取了30 多名同学,课题组成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走乡串户,深入贫困学生家庭,通过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通过筛选核对,确立了资助个体,为后一步具体和阶段性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最后我们确定了24 名个案研究对象。这24 名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年级,致贫原因有相似点:地处僻远的山区,家中人口众多,经济负担重,经济来源不好等。每三名同学由一名课题主研人员作指导教师,接着我们带领他们进入发展性资助的重要过程——指导学生填写《冕宁中学精准贫困户学生成长手册》,要求学生以《手册》为范本,按照手册的指导,督促自己有意识地去改变和提高。

二、激励壮志,改变态度。

发展性资助,要解决保障性资助时间短、效益短的问题,我们想为贫困生寻找一条长效之路,长效之路就是志助、智助和自助。

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命不能争,运可以造,弱者认命,强者抗命,能者求命,智者造命。有了远大的志向,才有强大的动力。他们不可以选择家庭,但可以选择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了激励这部分学生转变观念,抛弃“等靠要比”的思想,我们课题组老师深思熟虑精心打磨了四百字的文章,作为《成长手册》的卷首语,希望先从思想上改变他们,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

其次,课题组老师还现身说法,把自己从贫困走向富裕,尤其是精神富裕的过程与学生分享,通过真实的人生经历,希望他们以此为榜样,自立自强,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

三、提升能力,全面发展。

能力提升包括学习能力的提升、社交能力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提升、自主合作能力的提升等。我们指导学生记录每学期的目标成绩和实际成绩,明确自己的差距,找出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思路,指导他们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活动、诗词朗诵活动、各种社团活动,包括文学社和音体美等各种文体活动,还有英语歌曲比赛活动等,并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的差异,指导他们选择一两种活动,积极参加并且做好记录。经过指导,有的同学学习成绩有了提高,有的同学协作能力有了长足进步,有的同学增强了自信,有的同学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总之,贫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四、疏导心理,健康成长。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比非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多,而且程度深并且人数多。因为贫困,他们孤僻、胆怯、缺乏自信,既自尊又很自卑,他们焦虑抑郁,行为异常,既让人同情又不让人敢接近。他们是最应该受到师生关注和爱护的群体,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老师非常重视这个环节,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举行专题讲座,每位指导教师还专门关注自己指导的学生,与他们单独交流,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鼓励他们乐观开朗、阳光自信、增强能力,做一个心理强大者,勇敢地憧憬和追求未来美好的生活。课题组长王老师和我就合力疏导了一名高三焦虑的贫困生,最后这名同学成功考上了一所二本学校,家长非常感激我们。

五、引导感恩,回馈社会。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感恩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和能力。课题组老师表面是在做课题研究,其实就在奉献爱心,引导贫困生拥有健康而美好的情感——感恩。课题组老师专门给贫困生上了一堂《学会感恩》的课,教他们感恩父母,父母给了他们生命,辛勤养育他们,虽然没有给他们富裕的家庭,但让他们拥有了改变贫困处境的动力。感恩老师,教会他们做人,给了他们知识,让他们具备打拼天下的能力,教他们追求诗和远方。感恩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精准扶贫政策,千方百计改变他们的贫困处境,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充分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感,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作为贫困生,他们不仅得到了父母师长之爱,更得到了社会之爱,他们更应该具有感恩之心,将来有足够能力时,他们应不忘所有帮助他们的人,尽其所能回报社会。

六、建立档案,动态管理。

课题组创新设计了一个精准扶贫户学生发展性资助电子查询系统,随时跟踪、监控和记录贫困生经济资助使用情况和能力素质成长过程。按照姓名和班级就可以查询精准扶贫户学生得到的各种资助,数字化了解学生受益情况,及时跟踪记录学生的资金使用情况,一直记录到大学毕业,给受助学生和学校都留下了资助见证和详细资料,保留了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对贫困生的具体关爱,激励受助学生感恩和回馈社会,在人生道路上顺利前行。

以上就是我们探索出的进行发展性资助的六个过程。通过发展性资助,建立起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这样一条良性通道,最终让受助学生享有人生出彩的平台,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实现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策略目标。

猜你喜欢

课题组贫困生资助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太原科技大学图形图像与计算机视觉课题组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以“绿色+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以乐山市为例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