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焦点,有效开展课内拓展阅读的研究

2019-11-12张勇

报刊精萃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题自然段课文

张勇

湖北省十堰市柳林小学,湖北十堰 442000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怎样开展课外阅读已成为很多学校研究的重点课题。而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内,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大胆的阅读拓展,更好的掌握阅读方法,落实阅读效果,还是个亟待探索的新课题。我校开展大单元教学法”课题活动,采用“一主两翼”教材,尝试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将同一主题的文章融为一个单元,采用以文带文的教学模式,一篇文章的学习带动同类型的多篇文章学习,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教材上的精读课文,运用到拓展阅读文章中去,从拓展阅读中有所收获。那多个文本怎样链接在一起呢?在教学中我们重点研讨了如何把握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联动点,联动点就像“糖葫芦”中间的那根长长的竹棒一样,巧妙将多篇课文带起。

一、从文题入手,直奔“重点”带文。

文题乃文眼,往往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聚焦点。教学时,从剖析文题入手,开通一条“时空隧道”,从文题切入直奔文章的重点。

如《女娲补天》抓住一个“补”字,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她是怎样补天的,尤其是“补天”一连串的动词,就是最具阅读价值点的地方。学了这篇课文,顺势拓展到主题读写《后羿射日》和《精卫填海》这两篇文章,让学生紧紧抓住“射”和“填”的动作的词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神话故事中人物的武艺高强和一心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二、抓住“感点”带文。

以情感人的文章,要抓住最震撼人,感动人的“感点”。如六年级上册的《老人与海鸥》,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最感人的是第15、16 自然段,“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纷纷落地,站成两行……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衣天使”这段话,对海鸥眷念老人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让人震撼。抓住了这个“感点”,就抓住了文章的“纲”。纲举目张,其它的段落是为这个“感点”铺垫、预热、造势的。上这篇文章带动主题中的《斑羚飞渡》,让孩子们找到让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谈感受,孩子们自然把目光聚焦到6-10 自然段,通过交流,学生们理解了老斑羚用悲壮慷慨的死亡升华了生命,诠释了崇高。

三、抓住编者的编辑思路和作者的写作思路的“交汇点”带文。

大单元教学法,每个单元必须从编者的编辑意图出发,审读教材,抓住编者的编辑思路和作者的写作思路的交汇点,这就是最具阅读价值之处。五上第六单元,单元主题是“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动的描写”来表达父母之爱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共24 个自然段,其中12——15 自然段,集中描写了这位父亲在废墟中抢救儿子时的外貌、动作、语言,这三个自然段只占全文六分之一的篇幅,但却是这篇文章最具阅读价值之点。教学时带动的是主题读写中的朱自清的《背影》,课文四次写到“背影”,教学时,引导学生从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入手,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动作描写是聚焦点,重点引导孩子们体会,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从而引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四、抓住精妙语言的“聚集点”带文

教材中的语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准确,精确,精妙。精妙的用语,闪烁着作者的智慧火花和用语的深厚功底!教师教学时必须把握每篇课文突出的语言特色。比如《山中访友》的拟人句“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构思奇妙,情真意切;在执教本课时我们拓展阅读《雪界》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精彩句子“雪落在地上,落在石头上,落在树枝上,落在屋顶上,雪落在一切期待着它的地方。最后,雪落在雪上,雪被它自己的白感动着,陶醉着,雪落在自己的怀里,雪躺在自己的怀里睡着了。”学生在体会排比修辞手法的气势恢宏,富有感染力的同时,学会抓住精妙语言,体会情感和写作方法。

五、抓住文章的“升华点”带文

一篇文章对于凸现中心,不会是处处一样重要,总有一些地方,集中突出主题,升华主题。就像主题喷发的“火山口”,它会让主题腾空,发光发热。比如:《钓鱼的启示》抓住文中那段充满哲理的话来感悟全文:“当我一次次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在执教本课时我们拓展阅读《手指》也让学生抓住文中充满哲理的话:“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由这一句“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来导读全文,使学生掌握了抓住文章主旨理解文意的读书方法。

六、抓住人物思想的“闪光点”带文

写人的文章,一定有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崇高品格的语句。那些语句就是最具阅读价值的地方。如《詹天佑》经常对工程技术人员说的那段话,以及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铁路的创举,无不反映了詹天佑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在执教本课时我拓展阅读《李四光》让学生找出描写李四光动作、神情的语句,使学生感悟到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的勤奋与创造,学生在字里行间油然而生了对人物崇高品格的敬仰之情。

结束语:

以文代文、群文阅读,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但群文阅读不能取代教材教学,而是教材教学的有力补充;语文教材仍然是语文课堂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培根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我相信,坚持阅读,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精彩!

猜你喜欢

文题自然段课文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第27卷文题索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第42卷文题索引
本刊对文题的基本要求
本刊对文题的基本要求
背课文的小偷
秋天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