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2019-11-12张斌

报刊精萃 2019年3期
关键词:家校行为习惯班级

张斌

山东省邹平市开发区第三小学,山东滨州 256200

一、研究的目的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课堂,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起重要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因此必须家校同步,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如果没有家校合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难以完成。但是,没有边界的合作不会持久更不会和谐。譬如,有些老师将教学任务过多压给家庭,误导家庭变为第二课堂,就是典型的越界行为。学校的职责之一是指导父母们做好家庭教育,而直接教学生做饭,就是越俎代庖。家庭当然应支持配合学校,如果干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计划,也是不当的越界行为。家校合作需要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为原则。

二、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表现为:解决家校合育中的越界行为,有效指导家庭开展教育,实现家校合育的最优化,从而有力地促进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学校指导家庭开展教育学校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对本班学生接触了解多,在学生眼中也最具权威性。因此,当前由班主任老师指导家长实施、开展家庭教育,无疑是较为合适的。当然,我们一方面要确立学校教师对广大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家庭家长指导与学校教师指导的边界。①强调家庭教育由学校来主导,并不等于家庭教育全部内容都由老师来实施,老师也无法承担这一职责。老师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养与能力,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主要由家长来实施。②尽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边界,但存在“重叠部分”,因为孩子每天仍有相当多的时间在学校度过,故学校有时空、老师有责任,对孩子开展德育与人格教育。③只有掌握了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科学指导方法的教师,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名合格教师。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与学校老师保持“步调一致”,并不容易。为此,教师要懂得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学会与家长互相配合,和谐施教。④学校老师指导家长的重点是:帮助家长认识什么是家庭教育,它的本质、特点及规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家长改变错误的家教态度和方法。

三、主要措施

⒈着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了行为养成教育。

学校加强校级“一日督导制”,领导值班负责制;年级组长责任制、班级学生红领巾监督岗责任制,三级督导值勤,分层推进。在学校一日督导活动中,学校领导和中层深入到年级组内,蹲点班级一整天,除了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也将班级的班风、班级文化 建设,学生的学风、文明礼仪现象,作为一日督导反馈的重点;年级组长不仅负责本组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的拟订和具体落实;学生红领巾监督岗从“升旗仪式、一日行为规范、“两操”及学生课间行为活动、清洁卫生和保洁”等五个方面监督评价,发动少先队员自我管理,自我促进,在活动中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⒉创新工作方法,丰富了研究内容。

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都应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本学年,学校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的活动形式和教育方法,开展了各种事件活动,发挥每个班级的特色,调动全体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强化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检查评比,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低年级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高年级注重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系列化层次化的主题活动既丰富了文明礼仪的内涵,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礼仪教育新体制,优化了家庭教育环境,形成了教育合力。

⒊努力打造新型的家校合育平台

⑴进一步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规避越界行为。学校在每个年级和班级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定期组织会议,及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工作目标、发展理念、办学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请家长出谋划策,以此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各年级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积极配合学校和班级的工作,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密切了家校关系。

⑵开展家长学校。学校组织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建树的教师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工作。每学期,讲师团成员分工负责针对孩子如何养成良好习惯进行一次家庭教育培训。此项活动,使家长有效接受了家庭教育知识,特别是如何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方面与学校达成了共识。

除了在班级组织家长会之外,我们还开办家长学校,定期集中或通过班级的qq 群、微信群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与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向家长推荐好的教育书籍,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家、在校的学习、思想和行为表现,使家长能够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家长学校的开办推动家庭教育向科学化、人性化发展。

⑶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每逢组织重大的学生活动,都邀请家长参加,这对孩子们来说是终生难忘的经历,对家长来说也是最大的褒奖。学校的运动会、艺术节、联欢会家长都可以参与和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就做得更好了。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能力较差,任性,怕苦等问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和困惑的调查研究,向家长宣讲科学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指导父母提升素质,处处做好孩子的表率,实施激励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以期帮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养成好的习惯。

猜你喜欢

家校行为习惯班级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班级英雄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