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工智能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2019-11-12贾如琼

报刊精萃 2019年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人工智能智能

贾如琼

合江县合江镇第一幼儿园,四川合江 646200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影响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通过对人的意识、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从而在诸多领域代替人类劳动的过程。我国有一家专门从事线上教育的培训机构松鼠AI 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一台机器人2 个小时的教学知识汇总,就相当于一个教师20 年的教学经验积淀和知识总结。国际上MIT 和麦肯锡分别有一个报告,都是说差不多到2035年会有45%的工作被机器替代掉。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幼儿教育活动中势必会有越来越多人工智能的身影。

笔者作为多年扎根于基层幼儿教学的一线教师,这两年也切身感觉到人工智能对幼儿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AI+幼儿园”系统主要以智能教师备课系统、智能课堂评价系统、智能教学与控制系统等形成系统的智能优势,可以快速完成各项教学数据的智能评估。现就人工智能对幼儿教育的影响,粗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人工智能对教师职业未来努力方向的影响

首先,人工智能将大量替代幼儿教师活动。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通过对人的思维结构模拟和思维功能模拟,仿照人脑的结构及思维机制,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使得教学中一些固化的工作,如大部分知识传递与效果评估的任务将被人工智能替代。未来的幼儿园无需聘请大量教师即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辅导与个性化效果跟踪;根据跟踪效果为幼儿量身定制阶段性学习方案,并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其次,人工智能不能取代幼儿教师全部活动。幼儿教育是一项精神工程,是教师以爱心、情感和智慧、拥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人类劳动,这些特点是人工智能无法相比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幼儿园的德育工作,这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意识活动,是一项需要创造力的活动,情况瞬息万变,应对的方法也无法提前预估,无法进行创造活动的人工智能是无法完成这份创造性工作的。

最后,幼儿教师应当具有风险认识和变革意识,将回归“人师”作为工作的努力方向。面临人工智能的冲击,幼儿教师应考虑如何发展那些“AI 无而人类有”的能力,思考如何提升教师这个角色的不可替代性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2019 年5 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教育部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把教师从重复乏味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是让教师发挥其作为人的优势,从事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更复杂的教育工作。不论时代如何变换,幼儿教师需要更加深入思考的依旧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思考未来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这些从不会被时代所淘汰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回归“人师”问题。幼教行业不论面临怎样的挑战,幼儿教师超越之前的自己才是更为重要的。

二、人工智能对存储教学资源优化利用的影响

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在“李开复的AI 新世界-——2019 趋势论坛”上,阐述了目前人类深度学习所需要的5 大条件即海量数据、客观精准的自然贴标、单一领域、超大计算量以及AI 工程师都已被满足,未来就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慧应用。我国的各级各类幼儿园都存储了很多本地优秀教师和外地名师的优质录播课视频,但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完全照搬为教师备课、上课所用。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把储存的视频数据编进计算机进行分析,利用对应文字检索,把视频中关键的一些小的优秀片段找出来,供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高效使用。不仅极大减轻了教师筛选上课视频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和上课效率,而且有助于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让更多孩子享受“名师”服务。

三、人工智能对幼儿学习方式的影响

过去的幼儿园教学,时常以某些场景作为辅助,帮助幼儿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通过在教室播放动物世界视频,带领幼儿去海洋馆、动物园参观,认识一些大自然中的动物。组织幼儿到野外春游、秋游,领略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感触“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线下学习模式,幼儿获得常识性认知的排列通常是线性的,粗略的。而人工智能借助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创建线上栩栩如生的全时互动、跨时空的教学环境,以交互式文化娱乐手段,以虚拟现实去增强现实,幼儿在虚拟现实可以直观感知原来很难想象的东西,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使知识以网状、片幅式分成,学习过程也不再呈线性。教学对话将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教学的内容将更加丰富、更具可选择性,在一定克服了传统教学纯粹以幼儿年龄分班集中统一教学的缺陷性,对教学效果形成强力支撑。

四、人工智能对个性化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检测的影响

由于家庭教育、身体与智力发育差异导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主体差异特征。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工作精力有限,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幼儿的学习状态,而且幼儿园对教师的教学管理要做到精准评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人工智能技术能通过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幼儿之间互动,在互动中AI 系统可自动检测到学生举手、站立、坐姿、知识领悟等行为,汇集大量的学习效果数据后,及时对幼儿掌握情况进行问题诊断,准确地发现幼儿行为习惯和感知现状,最后给教师推送补救的个性化学习资源,通过以学定教来调整课堂的效率。

总之,未来人工智能对幼儿教育的作用会更突显,深度融合还将进一步加强。幼儿教师只有深刻感悟人工智能对幼儿教育深层次的影响,才能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拥有自我发展的更大空间。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人工智能智能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