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策略分析

2019-11-12冯聪颖

报刊精萃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职

冯聪颖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丰台 100071

引言: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汉语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必须重视中国人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面对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教师应特别思考如何使语文课堂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地位,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兴趣。

1.对高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高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人格。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学习倦怠严重,个性鲜明,但缺乏应有的自信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放弃自己。本质上,这是因为他们的责任感不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个人修养内容很多,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的核心价值观,墨家所倡导的“兼爱、非攻、崇贤、节用”的核心价值观,道家所倡导的“无私、少欲、法、性”的核心价值观,以及道家所倡导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的核心价值观,法家主张提倡“废除私立”等都是值得学习的,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全的人格。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书法、绘画、象棋等内容,这也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目前,高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多。如果我们好好利用它们,它们肯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也比较勤奋,可以受到雇主的青睐。然而,今天的企业非常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这往往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因此,员工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发展高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职学生的竞争力。

传统的高职学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更好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立足于育人,把德育放在首位。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人文素养得到了加强,学校的管理自然可以更好地进行。

2.高职语文教学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语言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其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是一种难得的宝贵资源。但长期以来,教学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汉语等没有直接实用价值的学科往往被忽视。在这方面,教育当局也有明确的认识。教育部2009 年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加强语言实践,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了人类先进文化,服务于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从新课程大纲的要求看,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使命并不难。基于这一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发挥相应的作用,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地位,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做出应有的贡献。

3.高职语文的教学策略

3.1 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

语文教学依赖于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学资源,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表达的情感总是依赖于具体的情况。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斜阳晚树、小桥流水、追寻现在、追寻过去、野心勃勃、人生短暂、悲喜交加、忧国忧民、咏酒等。然而,这些情绪和情况与今天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于高职校生来说,文学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如果中国教师希望学生理解这些内容,就必须恢复和设置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容易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2 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当前,多元文化主义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多元文化主义的另一个结果是强势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入侵,这降低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那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并与之产生认同感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指出了外国文化与流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以流行日韩剧为基础的日韩文化,其根源是中国儒家文化。如果我们从这一点出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不困难。其次,举例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如孔子学院和中国热,这在全世界都很流行;法国总理希拉克非常热爱中国历史,他对青铜文化的研究接近专家水平;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这都反映了政治家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视。

3.3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

语言教学不仅是教师的个人问题,如果一门课程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依靠师生之间的良好合作,汉语也不例外。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而不是盲目地被教师灌输。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互动呢?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认真备课,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启蒙语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古色古香的人文氛围。

结束语:气质和想象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和学科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高职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人文社科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