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德育渗透

2019-11-12陈德明

报刊精萃 2019年3期
关键词:美术课行为习惯美术

陈德明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莫村中学,广东肇庆 526633

马云在其公益基金会启动的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上,公开谈及中国的教育现状。“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中国的‘教’很不错,但中国的‘育’相当不行”。马云的这番话有些绝对,但并不是没有道理。因此,我觉得在美术教育中不能过于强调专业化,从而忽略了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仅是专业上的教育,还德育方面的教育。德育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身心方面都发挥着积极影响。

美术核心素养的培育以美育为出发点,以情感教育为主,它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接触古今中外大量的美术优秀作品,从而提高其审美情趣,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实现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美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还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渗透。然而,美术学科又有别于其它文化学科,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使德育贯穿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培育中的全过程呢?我就个人的一些体会谈一点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美术课教学中,剪纸课是动手操作的课堂教育,我们要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每一节美术课我们都可以利用收拾台面、整理工具、清理现场等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例如在剪纸课堂上,教师事先通知学生带好剪刀、刻刀、垫板等工具,并要求每组准备一个塑料袋。在课堂上,老师用多媒体出示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感受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的魅力。并在制作之前特意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让大家准备的塑料袋是干什么用的?”通过一些教育设计使学生意识到制作剪纸过程中要将碎纸屑及时收集,以免污染环境。剪纸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过程。要制作出精美的作品,学生必须认真细心还要有耐心才能完成,这在有意无意间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由于家长的溺爱和娇惯,在家里他们往往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差,娇气十足,懒惰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美术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布置了一项小组合作任务: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一来,同学们自然会尝试着与组内同学商量着来如何做好一件事,也无需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地啰嗦了,他们自会寻得乐趣,超越课堂,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孩子们有的认真倾听,还有的及时将大家的意见记录下来……他们就是在这种兴趣氛围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我们也达成了培养他们在劳动中的合作精神。

三、在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绘画在普通中学美术课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其本身包含诸多内容,如:国画、彩画、素描等。绘画内容不同,德育的渗透方式也不一样。例如: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精致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情感的表现。由于中国画表现独特,风格高雅,在世界艺苑中占有重要位置,无论从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内容到审美意蕴上都与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别。它熔诗、书、画、印为一炉,具有独特的怡神功能和鲜明的风格。中国画的绘画材料:笔、墨、纸、砚、色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其中“笔墨纸砚”中纸的制造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通过美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审美观

很多教师和家长对目前渗入乡村的流行文化都持有不同态度,以前单纯健康的流行文化,正逐渐走向复杂和多层次,少了传统的东西,多了些负面的东西,这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目标追求。因此,我在美术课中,给学生展示著名美术家申沛农先生精美作品,并把申沛农先生身残志坚仍创作了许多为国家元首出国访问的礼品的事迹讲给学生听。听到这些“故事”时,平时喧闹的课堂都会安静了下来,之后学生们大多都会处于兴奋的创作状态。课后很多学生还要求我多讲一些艺术家、名人的故事。另外,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当地的齐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对我们悠久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通过这一活动,许多学生用民俗精神武装头脑,从原来盲目追星上网,变为热爱民俗文化的研究,随时随地去探究民间的瑰宝。辨明了是非,知道了荣辱,理解了美丑,从过去比吃穿,到现在比学识。

五、在美术综合探索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使美术课的教学具有育人功能。为了配合学校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我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或新年贺卡送给可敬可爱的人;还让他们画家乡的小桥流水。这样既深化了主题活动,又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美术特长。寓教育于活动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教育。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中的直接道德说教。它是在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的,它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神奇效果,不亚于一切思想品德课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美术核心素养教学中,我们应该全方位地渗透德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美术的特点和本地资源,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的情趣受到陶冶,道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净化,智慧受到启迪。做为一名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教育功能,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美称。

猜你喜欢

美术课行为习惯美术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美术篇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美术课
找蜡笔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