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语樟树方言两字组中的轻声

2019-11-11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声调樟树音节

习 晨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一、汉语方言轻声的研究成果

(一)汉语方言轻声的界定

北京话的轻声读得轻而短。魏钢强在收集大量方言语料后得出,其他方言的轻声不一定都读得轻而短[1]。李树俨进一步提出可以把轻声看做一种特殊的连读变调,与一般的连读变调(如北京话上上连读变调)不同;轻声对两字组中不发生变调的字无调类要求[2]。

(二)汉语方言轻声的类型

魏钢强认为汉语方言的轻声分为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1]。前者表现为时长短、音强小;后者念轻声后失去原调类的字调,并入该方言声调系统中的另一调类。

汪化云在魏文的基础上将方言中的轻声分为“自主”的和“非自主”的[3]。自主轻声的调值不受两字组中另一个字的影响,非自主轻声的调值则会随另一个字调类的不同而改变。

二、樟树方言轻声的基本概况

樟树位于江西中部,赣江中游两岸,属宜春辖区。樟树方言属于赣语宜浏片,使用人口约60万。樟树方言有5个声调,分别是阴平44、阳平35、上声21、去声22和入声3。樟树方言的轻声现象比较复杂,有一般和特殊情况的区别,这里我们主要以两字组为例分别展开讨论。

(一)一般情况的轻声

一般情况的轻声包括除了后缀“子”的轻声和重叠字组的轻声以外其他所有轻声。一般情况的轻声均为自主轻声,即念轻声后的调值不受字组中其他非轻声字的影响,且调值和调类的轻声兼有。

先讨论调类的轻声。在一般情况下,樟树方言里阴平、阳平、上声字和部分去声字念轻声时时长并不短,并且与方言中另一声调的调值相同。其中阴平字念轻声时与上声调值相同,例如:“书包ʂu44pau44-21”中的“包”与单字“宝pau21”同音,“ 冬天 tuŋ44thiɛn44-21” 中 的“天 ” 与单字“ 舔 tʰiɛn21”同音。阳平字和上声字念轻声时与阴平调值相同,例如:“豆芽tɛu22ŋa35-44”中的“芽”与单字“桠ŋa44”同音,“拖把 tʰo44pa21-44”中的“把”与单字“ 巴 pa21-44” 同 音;“ 零 钱 liŋ35ʨʰiɛn35-44” 和“ 灵 签liŋ35ʨʰiɛn44”,“冻粉 toŋ22fən21-44”和“冻昏 toŋ22fən44”同音。小部分去声字念轻声时与入声调值相同,例如:“眼泪 ŋan21liʔ22-3”中的“泪”与单字“立 liʔ3”同音,“楼梯 lɛu35tʰiʔ44-3”中的“梯”与单字“踢tʰiʔ3”同音。因为樟树方言里的入声都带喉塞音韵尾ʔ,所以当去声字念轻声与入声同调时通常要加上塞音韵尾ʔ。同理,入声字念轻声与其他声调同调时也要把塞音韵尾ʔ去掉。

念做轻声后的调值与声调系统中另一声调调值相同是语言经济性的体现,因为这是用方言系统中现有的语音材料而不另造新的声调来表示轻声的音变结果。当然这种经济性的获得要以降低语言表义的明确性为代价,即产生少量新的同音词。但这并不会带来交际上的问题,与其他同音词一样,这些新产生的同音词也可以在语境中被甄别出来。

以上所说的一般情况下的平声字、上声字和小部分去声字的轻声都丢掉了本字的调类而念做他调,造成了调类的混淆,因此是调类轻声。

一般情况的轻声里也有调值的轻声。樟树方言里的入声字和大部分去声字一般情况的轻声是调值的轻声:调型不变,只是相对于单字调而言,时长变短了。这一部分字念轻声后原调类依然保持,即不存在和其他调类的字合并或混淆的情况。我们把入声字和这部分去轻声的轻声分别记成3和2,例如:“ 脸 面 liɛn21miɛn22-2”“ 布 料 pu22liɑu22-2”“ 蜡 烛laiʔ3tʂuʔ3-3”“垃圾 laiʔ3ʨiʔ3-3”。

综上,樟树方言里一般情况的轻声都是自主轻声,且调值轻声和调类轻声并存,因此可分为自主的调值轻声和自主的调类轻声两种,平声字、上声字的轻声为前一种;入声字的轻声为后一种;去声字的情况比较特别,两种类型兼有。

(二)特殊轻声

前面介绍的都是一般情况。之所以一直强调一般情况,是因为在樟树方言里还存在不符合一般情况的特殊轻声。

特殊轻声中第一类是后缀“子”的轻声。在樟树方言里,后缀“子”必须念轻声,并且轻声的声调受到前一个字的影响,与前一个字的声调类别密切相关,因此是非自主的。当前一个字是阴平字和上声字时,后缀“子”与阴平调值相同,例如:“虾子 xa44ʦɿ21-44”“口子 kʰɛu21ʦɿ21-44”;当前一个字是阳平字、入声字时,后缀“子”与上声调值相同,此时念轻声的“子”的声调在听感上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例如:“聋子 luŋ35ʦɿ21-21”“桌子 ʦoʔ3ʦɿ21-21”(在轻声与本字调值相同时,我们仍标出其变化以表明其轻声属性,下文同);当前一个字是去声时,后缀“子”一般与上声调值相同,例如:“凳子 tɛn22ʦɿ21-21”“胖子 pʰɒŋ22ʦɿ21-21”。但是也有例外,“豆子 tʰɛu22ʦɿ21-44”的“子”与阴平调值相同。可见后缀“子”的轻声存在调类的分混,属于非自主轻声里的调类轻声。

第二类是重叠字组的轻声。樟树方言里,重叠字组中一定存在轻声。樟树方言中常见的重叠形式有“AA”“AABB”两种。如果是AA式重叠,后字念轻声;如果是AABB式重叠,第二个字(后一个A)念轻声。但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重叠,都不受前面非轻声音节的声调控制,因此是自主轻声。同时重叠字组中的轻声也属于调类的轻声——不管本字属于哪种调类,轻声一律念成阴平调。例如:“ 妈 妈 ma44ma44-44”“ 碗 碗 uɛn21uɛn21-44”“ 盖盖 koi22koi22-44”“奇奇怪怪 ʨʰi35ʨʰi35-44kuai22kuai22”“破破烂烂pʰo22pʰo22-44lan22lan22”。因此重叠字组的轻声是自主的调类的轻声。

综上,樟树方言两类特殊的轻声都是调类的轻声,但后缀“子”是非自主的调类的轻声,重叠字组的轻声是自主的调类的轻声。

三、樟树方言轻声两字组的连调模式

轻声两字组指的是含有轻声的两字组。樟树方言里轻声两字组数量很多,有些北京话里的非轻声字在樟树方言里却要念轻声,如“书包ʂu44pau44-21”“脸盆 liɛn21pʰən35-44”等。

下面根据轻声不同的调值列出四个表,即表1、表2、表3、表4,这四个表包括了樟树方言里所有轻声两字组的连调模式。本文的两字组的连调模式考虑了前字的声调、后字的本调、后字念轻声后的声调三个因素,即对轻声声调相同的后字根据其本调的不同做进一步细分得出,因此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两字组的连调模式有细微差别。表1、表2、表3中的轻声分别与阴平、上声和入声的调值一样,表4中的轻声为调值较短的轻声。表中第一行表示前字声调,第一列表示后字声调。表中每个调式中都有三个数字,由左往右分别是第一个字的调值、第二个字的本调调值和第二个字念轻声时的调值。后面加“*”表示此调式例词较少。

表1 轻声与阴平44同调的两字组调式表

表2 轻声与上声21同调的两字组调式表

表3 轻声与入声3同调的两字组调式表

表4 轻声调值较短的两字组调式表

从上面几个表可以看出,樟树方言里轻声两字组的总调式共36个,其中轻声与阴平同调的两字组调式数量最多,有13个,超过总调式的1/3,且每一个能产性都比较高。这说明在轻声两字组中,念轻声的后字与阴平同调的两字组在数量上占优势,出现的概率较大。轻声与入声同调的两字组调式数量最少,只有5个,并且每一个调式下面的例词都不多,说明在轻声两字组中,念轻声的后字与入声同调的数量并不多,其中“楼上 lɛu35ʂɒŋ22-3”“回去fei35ʨʰiɛʔ22-3”“力气 li22ʨʰiʔ22-3”等字组的后字读作轻声后与普通话发音相近,很有可能是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尤其可以从“楼上”中“上”的轻声看出。因为“上”念做轻声后为“ʂɒŋ3”,而樟树方言的入声字都有塞音韵尾“ʔ”,“ʂɒŋ3”这个音节是入声的调值却又无“ʔ”韵尾,与樟树方言的单字语音体系相悖,所以我们推测可能是受到普通话影响。另外,在表3的例词中,“气”“泪”“试”“器”在樟树方言里韵母都为“i”,“上”与“尚”同音,“去”和“趄”同音,似乎在樟树方言里,去声念轻声时与入声同调的现象比较集中地出现在某些韵母或者音节上。长乐方言里也有类似的现象,陈山青称之为“音节轻声化”,即“有些后字读音相同的音节往往是轻声”,她举了几组例子,如“何时、收拾、老实、见识、八十”,这些两字组的后字本字读音在方言里相同,且都念轻声[4]。

四、樟树方言两字组出现轻声的条件

(一)词缀

樟树方言里的词缀一般都念轻声。这些词缀除了“子”以外,都符合一般情况的轻声变读规律。例如:

子:梳子 ʂu44ʦɿ21-44桃子 tʰau35ʦɿ21-21口子 kʰɛu21ʦɿ21-44卷子 ʨyɑn21ʦɿi21-21

里:哪里 lai44li21-44学里 xoʔ3li21-44什里 ʂʅ44li21-44箇里ko44li21-44

唧:叫唧 ʨiau22ʨi44-21脚唧 ʨioʔ3ʨi44-21尺唧 tʂʰaʔ3ʨi44-21屑唧 ɕiɛʔ3ʨi44-21

仔:刀仔 tau44ʦɛ21-44盒仔 xoiʔ3ʦɛ21-44羊仔 iɒŋ35ʦɛ21-44碗仔 uɛn21ʦɛ21-44

头:箇头 ko44xɛu35-44外头 uai22xɛu35-44喫头 ʨʰiaʔ3xɛu35-44底头 ti21xɛu35-44

牯:洞牯 tʰuŋ22ku21-44矮牯 ŋai21ku21-44壮牯 ʦɒŋ22ku21-44贼牯 ʦʰ3ku21-44

(二)重叠字组的后字

重叠字组后字要念轻声,念轻声时一律与阴平同调。例如:

猩猩 ɕin44ɕin44-44伯伯 pɛʔ3pɛ3-44婆婆 pʰo35pʰo35-44盖盖 koi22koi22-44

年年 ȵiɛn35ȵiɛn35-44只只 tʂaʔ3tʂʰa3-44时时 ʂʅ35ʂʅ35-44妈妈 ma44ma44-44

(三)方位词

用在名词或代词后面的方位词要念轻声。例如:

楼上 lɛu35ʂɒŋ22-3书上 ʂu44ʂɒŋ22-3箇边 ko44piɛn44-21

身边 ʂən44piɛn44-21面前 miɛn22ʨiɛn35-44口前 kʰiɛu22ʨiɛn35-44

(四)趋向动词

位于动词后的趋向动词要念轻声。例如:

进来 ʨin22lɛ35-44出来 tʂʰueiʔ3lɛ35-44上来 ʂɒŋ22lɛ35-44下来 xa22lɛ35-44

过去 kuo22qiɛʔ22-3归去 kuei44qiɛʔ22-3起去 ʨʰi21qiɛʔ22-3回去 fei35qiɛʔ22-3

(五)偏正式、联合式复合词的第二个音节

大多数偏正式、联合式复合词的第二个音节要念轻声。例如:

冷水 lɑŋ21ʂuei21-44猪肉 ʨi44ȵiouʔ3-3鸡蛋 ʨi44xan22-2新鲜 ɕin44ɕiɛn44-21

反 正 fan21tʂən22-2打 扮 ta21pan22-2东 西 tuŋ44ɕi44-21书包 ʂu44pau44-21

并不是所有的偏正式、联合式复合词的第二个音节都要念轻声,也有不念轻声的情况,例如:“大雪 xai22ɕiɛʔ3”“团圆 tʰuɑn35yɑn35”。

五、樟树方言两字组中轻声的作用

樟树方言两字组中的轻声会造成一些同音词,但是轻声的本质作用是区分词或词组的性质和意义,进一步分化出字形相同但意义不同的两个词或词组。

(一)区分词或词组的性质

上面这三组中,前一个是述宾式的谓词性结构,不念轻声;后一个是偏正式的名词性结构,念轻声。这正好印证了我们前面的结论——樟树方言里大部分偏正结构的两字组后一个音节都念轻声。

(二)区分词或词组的意思

上面几对都是名词性结构,但意义不同。每组中前一个念轻声,两语素在结构中相对独立且结合松散;后一个念轻声,两语素结构紧凑,意义也更加一体化,具有不透明性。

李倩通过2 000多条两字组连调形式的分析得出,重重型和重轻型这两种连调模式与两字组的结构方式、整体功能等密切相关[5]。读重重型的连调模式往往两字意义是加和的,即前后两字的意义在结构中相对独立并且组合松散,是“1+1=2”的结构;读重轻型的连调模式,两字是融合的,它们在结构中结合紧密、难以分解,因此是“1+1=1”。可见正是语音上轻声和非轻声的对立导致了语素结合方式的不同。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轻声音节独立性差这一特性有关,独立性差导致它只能依附于前一个非轻声音节存在,因此往往和前一个音节结合更为紧密。

六、结语

樟树方言自主轻声和非自主轻声,调值轻声和调类轻声共存。非自主轻声只出现在后缀是“子”的情况下,也属于调类轻声;其余情况下的轻声均为自主轻声。自主轻声中,重叠字组中的轻声,平、上声字的轻声,小部分去声字的轻声都是调类的轻声;入声字和大部分去声字的轻声属于调值的轻声。樟树方言里含轻声的两字组的连调模式共有36种,其中轻声与阴平同调的两字组调式数量最多,有13个,说明两字组轻声有阴平化的倾向。樟树方言两字组里的轻声大多出现在偏正式、联合式结构,重叠结构,含词缀、方位词或趋向动词的结构中,说明樟树的轻声有其语义和结构方面的制约。这也使得樟树方言两字组中的轻声具有区分两字组性质和意义,进而区别字形相同的两个词或词组的作用。

猜你喜欢

声调樟树音节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香樟树之恋
坐着轿车学声调
拼拼 读读 写写
单韵母扛声调
香樟树,樟树香
看音节说句子
相信香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