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语相互标记thoːŋ³的语义及其构词类型

2019-11-11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音节代词短语

文 珍

(1.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1;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中文系,海南 三亚 572022)

刘丹青认为相互义是“对先行词的回指”,“就行为来说,是施受同一的现象”[1]。受其对于“相互关系”解析的启发,笔者对黎语中的thoːŋ³①产生了极大兴趣,thoːŋ³具有强烈的相互性语义,句法功能多样。下文以《黎汉词典》(郑贻青、欧阳觉亚,1992)为主要语料来源,还参考了笔者母语抱腊黎话②和《黎语调查研究》(郑贻青、欧阳觉亚,1983)、《黎语长篇话语材料集》(文明英、文京,2009)等,对黎语相互标记thoːŋ³进行语义和语法功能上的考察与描写。

一、thoːŋ³的语义辨析

在讨论thoːŋ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相互义。徐峰(1998)认为相互义是一种对称关系,“在对象甲与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而乙对甲也有同样的关系。设两个关系项分别为 a 和 b,两个关系项之间的关系为 R,如果有aRb,那么就一定有 bRa”[2]。徐峰从逻辑学角度指出相互性特征有二:首先,参与主体是ab双方,数量上具有复数性质;其次,ab双方具有“aRb”和“bRa”的“交互”关系。

《黎汉词典》解释thoːŋ³有“同伴、同、互相”[3]66三个含义,并举例说明,具体如下:

1.指“同伴”或“人(人员,人口)”;

从汉语对译的结果看,无论是哪一种意思,thoːŋ³的语义都具有强烈凸显的相互性特征。笔者以为thoːŋ³的基本意义是名词“同伴”,在例(1a)thoːŋ³meɯ¹你的同伴,thoːŋ³和 meɯ¹就是对象甲乙,就是ab双方,两者存在互为同伴的关系,而且thoːŋ³不一定是单数1人,也可能是2人以上。例(1b)thoːŋ³和问话的人形成交互的关系,问话人作为一个对称的关系在句子中并未出现,而是隐藏在语境中。例(1c)和(1d)中的thoːŋ³翻译为“人”,可用另一个词语ŋau¹(也是“人”的意思)来代替 thoːŋ³。例(1c)ɬoːi¹ nei²thoːŋ³(这么多人)也可以说 ɬoːi¹ nei² ŋau¹,但是 thoːŋ³和 ŋau¹有些细微区别的。从词义的情感色彩上看,ŋau¹更加客观,指作为生物个体上的人,ŋau¹(人)前面可以加上表示单数的量词 laŋ¹(个),比如 ɬau³ laŋ¹ŋau¹(两个人)。量词 laŋ¹还可以用于动物,如 fu³ laŋ¹ kʰai¹(三只鸡)。而 thoːŋ³是有群体认同情感的 ŋau¹(人),所以 ɬoːi¹ nei² thoːŋ³不仅是在说人很多的事实,也暗含着有这么多“同伴”的意思,但 ɬoːi¹ nei² ŋau¹仅仅在表述人很多这样一个事实。

thoːŋ³表示人的时候,意味着人数至少是2人以上,也可能是多数,修饰thoːŋ³的量词也只能是具有复数意义的量词,如tsɯ²(一)phou³(堆)thoːŋ³(人)、tsɯ²(一)khun¹(群)thoːŋ³(人)等。

相互义是由两方或者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且参与主体两两之间具有同等的行为、性质、作用、关系,这里的同等关系可以解读为对称性、对等性、二分性。那么黎语thoːŋ³表达的相互义,不仅仅是参与主体双方的对称性,还有对等性,所以例(2a)(2b)(2c)中的 thoːŋ³翻译成为“同”,thoːŋ³bou³(同村)、thoːŋ³ kwaːi³(同县),地域的对等同等。笔者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就是那些被称为哥哥姐姐的人远比弟弟妹妹年龄小得多。辈分同等的人黎语称为 thoːŋ³phɯːn¹,phɯːn¹是辈分,因为黎族同辈人“大小排行不取决于年龄的多少,而是由父母辈来决定次序”[4]9。若是排行比己身父母辈大的,那么其儿女一律都是己身的哥哥姐姐;相反,则是弟弟妹妹。

我们还要分析另一个汉语翻译成“同”的词doŋ¹,并将两者进行比较。《黎语调查研究》将doŋ¹记为“同”[4]487,相比之下,《黎汉词典》解释doŋ¹为“如同、同样、象”[3]75,意思更加明晰。例如:

黎语作为典型SVO语言,它固有的语序是中心词在前修饰词在后,在(4a)句里修饰doŋ¹的是一个由第二人称单数+指示代词组成的代词结构,而在(4b)句里,由单音形容词修饰后面的动词性短语,并结合doŋ1的语义特征,我们知道doŋ¹是一个动词词性的“同”。doŋ¹后面加上 thoːŋ³,其意是“相同,同样”[3]75。《黎汉词典》举例如下:

在 doŋ¹thoːŋ³这个词里,doŋ¹和 thoːŋ³的位置固定,绝对不能互换,这是由其词性和语义特征决定的。继续看《黎汉词典》里4个由doŋ¹为词根构成的合成词:“doŋ¹nei²、doŋ¹leːŋ³、doŋ¹ra³、doŋ¹haɯ²”[3]75-76,分别为这样、仍然、如何、那样的意思,其中leːŋ³是形容词“原来的”,ra³是疑问代词“哪里”,nei²、haɯ²是指示代词“这”、“那”。黎语指示代词中还有一个远指 ma²,doŋ¹ma²是比doŋ¹haɯ²更远一点的“那样”。从构成方式来看,以上“doŋ¹--”词都属于述补式的双音节复合词,后面的 nei²、haɯ²、ma²、ra³、leːŋ³补充说明 doŋ¹“如同”、“好像”这个动作行为的结果或状态。在明确了 doŋ¹的动词词性之后,再来看 doŋ¹thoːŋ³一词,处于宾语位置的thoːŋ³,它的相互义更是显性的存在,它除了表相互义,还具有指代功能,在例(5a)和(5b)中,分别指代了句子的主语“五个兄弟”和“姐妹”,他们彼此相同的高度,她们容貌相似的意思。

从以上doŋ¹thoːŋ³一词的构成方式,我们以为thoːŋ³若是处于宾语位置,就类似于汉语相互代词“互相、相互、彼此”。刘探宙(2003)以为是相互代词;赵静(1999)、汪兰(2004)、唐贤清(2006)、卢江(2008)等把“相互、互相、相、互”等称为副词;周晓君(2014)认为相互副词包括“相互”、“互相”,相互代词是指“彼此”。当然,笔者不是要讨论汉语的相互标记,而是想将其作为参照,去研究黎语相互标记thoːŋ³,相互标记(reciprocal form,RECP)就是相互结构的表达手段。

上文例(3b)(3c)(3d)的句子结构一致,都是动词性短语VP,与(5a)(5b)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还有点不一样,在这里,只有由“动词(V)+名词(N)”表示的交互关系R显现,分别为(3b)的R“分稻”kau²muːn³,(3c)的 R“打头”thaːi¹ ɡwou³,(3d)的 R“问名”ɡaːm¹ pheːŋ1,具有相互关系的ab关系项隐含起来,隐含在thoːŋ³这个相互标记里,或者说thoːŋ³就是一个指示代词,或者可以类同于英语的相互代词each other。若就语义来看,thoːŋ³以上三个释义的相互性程度排序为:同伴<同<互相,当然这取决于thoːŋ³的句法功能。

二、thoːŋ³的构词类型

thoːŋ³是一个单音节语义丰富的实词,又是一个能产的实词性词素。thoːŋ³不能重叠构词,按其位置,其构词不外 2 种形式:thoːŋ³+X 与 X+thoːŋ³。

(一)thoːŋ³+ X式词

除上文(2a)同乡、(2b)同县、(2c)同辈外,还有:

以上thoːŋ³+ X式词里,表达动作无论是施者或受者都是人,后面加上的绝大多数都是名词(N),一律是双音节复合词。上文曾说黎语作为典型SVO语言,它固有的语序是中心词在前修饰词在后。那么在 thoːŋ³+ X 这个结构里面,中心词 thoːŋ³和后边的名词存在被修饰和修饰的关系,因而我们说“thoːŋ³--”类词属于偏正式的复合词,thoːŋ³具有相互性特征的语义“同伴”,使得“thoːŋ³--”类词成为表示各种社会关系的关系名词,如 thoːŋ³ploŋ3/thoːŋ³dun1(夫 /妻)、thoːŋ³ lau3/thoːŋ³ dɯːŋ1(连襟 /妯娌)等是具有意义对立的词。黎族长篇故事《烧炭者》记:

若 设 thoːŋ³dun1( 妻 ) 是相互关系 的 a 项,thoːŋ³dun1是(6b)句子的主语,又处在(6a)的宾语位置,但无论在哪个位置,句子中需要出现互为夫妻的另一半;或表现为(6a)的人称代词,或是(6b)专名的形式,但不会是相对于对应的称呼thoːŋ³ploŋ3。同屋一双人,夫妻各半,thoːŋ³ploŋ3/thoːŋ³dun1是单项性的相互名词。再如其他thoːŋ³+名词(N)式结构[5]153:

例(6c)他和我成为了ab项,黎语环境中的那种“同伴”不是惺惺作态,强调的是真正的朋友,这种语义的强烈色彩应是得利于显性相互标记thoːŋ³的存在。

抱腊黎族有句关于连襟妯娌的谚语——

连襟 thoːŋ3han1和妯娌 thoːŋ3dɯːŋ1这两个词在thoːŋ³+ X的结构里,X都是动词,生动地描述了黎族过往的生活。垒码稻谷、舂杵稻米因有同伴协力,会完成得更轻松。无论是在母系还是父系的血缘圈里,生产劳动要齐心协力方能使陌生人变成同伴,成为相亲相爱的亲戚亲人,由动作行为隐喻建构属于抱腊黎族特色的亲属称谓。

(二)X+ thoːŋ3式词

其中的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还有前置词,其中动词性相互义短语(VP)数量较多,具体如:

1.动词(V)+thoːŋ³

以《黎汉词典》为例,“V- thoːŋ³”类的双音节复合词共计44组,另有6个三音节复合词,1个四音格词。根据动词语义特征,大致将以上双音节复合词分类如下:

(1)动作单向性的相互义短语,如黎语中的peɯ1thoːŋ³和 deɯ1thoːŋ³,黎语标准音中的 peɯ1意为“回”,deɯ1“拿过来”之意,加上相互标记thoːŋ³就有结婚之意,但是peɯ1和deɯ1强调动作实施者的性别,前者专用于女子,后者用于男子,意思犹如汉语中的“嫁娶”。再如“轮流”也有tshan1thoːŋ³、lau1thoːŋ³两种,且有细微的区别,前者强调的是轮流的循环过程,后者侧重于强调代替的动作,但无论前后,强调的是动作施受者是轮番上场。如:

(2)动作施受者必须是“物”的相互义短语。如vou2thoːŋ3打斗,主语是牛、羊等一类长角的动物;而tshau2thoːŋ³的主语是同鸡、鸟等长了尖嘴的动物,有啄的意思。再如江河交汇,例见:

(3)动作施受者是人,且动作蕴含双向特征的相互义短语最多。如:

《黎汉词典》所记“动词(V)+thoːŋ³式”总数60条,此类相互义短语计36条,占60%。这些动词都有自己的基本意义,但是后附相互标记,意思就有所转变。例如ruːȶ7一词,《黎汉词典》依次记录四条:ruːȶ7biːŋ2(喝酒)、ruːȶ7za1(抽烟)、ruːȶ7tsei1(吸奶)、ruːȶ7(吻),前三强调吮吸动作的对象为水性物体,其中ruːȶ7za1抽烟,生动描写了海南往昔的生活情景,从前海南老百姓抽的都是水烟筒,所以用ruːȶ7这个动词。可一旦动作对象变成thoːŋ³人时,它就有了互相吻、接吻的意思。在这样的结构里,thoːŋ³成为新词义的生成手段。

(4)最后是多音节的相互义动词性短语(VP),如 khuːŋ1daŋ1thoːŋ3相识,khuːŋ1daŋ1直译是“知道脸”,认识之意,后加相互标记意为“相识”。例如:

双音节词 khuːŋ1thoːŋ3和三音节词 khuːŋ1daŋ1thoːŋ3有细微的区别,前者只表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但后者是见过面有过交往的“相识”。另有三音节词 ŋaːu2fan3thoːŋ3(摔跤)中 fan3(四仰八叉的侧翻)作副词,用于修饰前面ŋaːu2角斗、摔跤的状态,三音节词大都呈现出对动作(V)描摹得细致入微。但据笔者日常的母语交流习惯和对其他土语的观察,使用双音节词 khuːŋ1thoːŋ3(相识)的频率远比三音节词更高,只有在必须说明的时候才会使用三音节词,相似的情况还出现在 ŋaːu2fan3thoːŋ3(摔跤)上,也常简化为ŋaːu2thoːŋ3,使用双音节词并未影响相互义的表达,照此发展下去,语用习惯也许会慢慢改变相互义的表达形式。

《黎汉词典》中有四音格词 tsha3thoːŋ³loːŋ3pleɯ1意思是争吵不休,吵闹不止,在笔者的母语中有一个与此相似度极高的词 tsha1thoːŋ³ loːŋ3peɯ1。黎语标准音中的复辅音声母“pl”在抱怀黎话里几乎都脱落为“l”,所以这两个四音格词的后半部分都一样是“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意思,但领属的动词读音不一,意思也截然相反。tsha3thoːŋ³是争吵,而tsha1thoːŋ³是问询,一致性在于都需要加上相互标记才有相互义。这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2.形容词(ADJ)+ thoːŋ³

如形容词thoːi1(平、太平整齐、均匀),后加相互标记组成thoːi1thoːŋ³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公平,平等”;另一是平整,整齐,均匀,平均。例如:

例(10a)的动作是指“分”kau2,动作实施者是隐含的,但是动作承受的东西koŋ1是显性的,然后动作有个最后结果,那就是thoːi1thoːŋ³公平的状态,所以在(10a)中的 thoːi1thoːŋ³是作为动作行为的结果而存在的。笔者认为它在句中处于状语的位置,下面例(10b)同此,但在(10c)占居了主语的位置。

另有形容词thiːt9本意为紧密、实足。例如:

(11a1)(11a2)例句中的 thiːt9可以重叠,重叠是意思强化的手段,thiːt9thiːt9意思是密密的、足足的。但是,thiːt9加上相互标记 thoːŋ³之后,虽然形容词词性并没改变,但意义已经有变。如:

(11a3)例句也可改写为:khui3hui2dɯ3eȵ2ploŋ3nei2thiːt9thiːt9pai3ia3,改写后的句子意思是“在这小屋子开会太挤”,主要表达房子小而造成拥挤的事实,与 thiːt9thoːŋ³因人多而造成拥挤的事实并不一致。

3.介词(PREP)+ thoːŋ³

只有一个词 uːŋ2thoːŋ³,uːŋ2原义是“和、与”,后边加上相互标记后,有两个意思:(1)共同,一起,一道;(2)大家,全体。意思不一,句法功能也不一样。例如:

uːŋ2thoːŋ³在例(12a)被视作副词,做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 vuːk7;可在(12b)中,uːŋ2thoːŋ³意思是“大家”,名词性短语做主语。

三、结语

综上所述,黎语相互标记thoːŋ³作为一个能产的单音节词素,或位于其他词类前方构成具有相互义的复数性名词短语,或置于动词、形容词、前置词等之后,构成动词性的相互义短语。在实际生活中,甚至可以围绕thoːŋ³说出一大段话,如下文:

这段话常见于黎族长辈的叮嘱,以上示例仅为摘录,甚至可以将所有由thoːŋ³构成的词写进来。一大段话中不断被重复的thoːŋ³,说话的人不会犯窘,听话人不会犯晕,笔者以为这与它的基本义“同伴”关系密切,但相互标记thoːŋ³构成新词后的语义生成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还有和同语族其他语言进行相互标记的比较,该运用什么样的研究视角?黎语相互标记在类型学研究上的意义如何等等,都是后续研究的内容。

注释:

① 学界习惯将黎语分为五大方言:哈(侾)、杞、美孚、润(本地)、赛(加茂话),黎语标准音为哈方言罗活土语保定话。《黎语调查研究》曾比较五大方言及土语的1630个词,“从词汇上看,加茂话无论跟哪一个方言相比,词汇相同数都很低”,thoːŋ³一词的表现亦是如此。thoːŋ³、thɔːŋ³、thaŋ³、thuaŋ³,以上分别是哈、杞、美孚、润方言的读法,但加茂话却是一个双音节词thau¹khoŋ¹,所以本研究所说的黎语相互标记有可能不适用于赛方言(加茂话),加茂话是否有相互标记,这将是笔者后续的课题。

② 三亚市崖州区凤岭村,黎语称bau³raːp¹,《崖州志》等志书中写作“抱腊”,抱腊话属哈方言罗活土语。

③ 1957年2月印制的《关于划分黎语方言和创制黎文的意见》第6页写道:“侾(后改写成哈)可分为罗活、侾(炎)、抱显(南罗)等三个小支,罗活这一支包括旧时的四星和三星,三星亦称抱怀,主要分布在乐东千家区望楼溪中游一带,它跟罗活语言接近,不过生活习俗感受汉族文化较深而已”。抱腊也是抱怀bau3vai2小支成员之一,抱怀话从语音和词汇上都有与罗活土语存有明显差异,如称连襟为 thoːŋ³han1与罗活的 thoːŋ³lau3有别,黎族各方言土语对同一亲属称谓的不同叫法其实体现了黎族内部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音节代词短语
代词(一)
代词(二)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看音节说句子
《健民短语》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