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管理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渗透

2019-11-09严天合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化管理学校管理小学阶段

严天合

[摘 要] 社会不断发展,学校管理越来越重视文化的渗透,以借助文化来影响人、塑造人、发展人。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一阶段发挥文化育人优势逐渐受到了诸多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因此,为了能够确保文化落地,本文从环境美化,构建独特氛围;片区承办,强化主体意识;文体活动,发展学生个性三方面对文化管理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渗透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阶段;文化管理;学校管理

近年来,“文化”一词出现的愈加频繁,且与教育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这一基础上,文化管理顺势而生,它不仅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有效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能够真正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学校管理者务必要有意识地将文化管理渗透到小学学校管理中。而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环境美化,构建独特氛围

学校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感受。好的环境能够给学生以轻松、愉悦之感,而坏的环境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使学生变得消极沉闷。所以利用环境的美化来渗透文化管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营造独特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正面因素的影响,这对于小学学校管理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文化管理观念,从学生接触最多的环境入手,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环境美化中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学校管理有效性。

考虑到文化是学校中最为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为了能够真正发挥出其感染力和号召力,我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极为重视对学校环境的美化,以借助独特氛围的构建促进文化管理的有效渗透。为此,我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参与到了绿化、美化花木、保护绿色植物的活动之中,让师生在共同构建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增强自身守护校园、爱护校园的真挚情感。在环境美化的基础上,文化氛围也随之浓厚起来,这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片區承办,强化主体意识

小学学校管理中,片区承包是一种较为合理且有效的文化管理渗透方式,它不仅能够调动起全校师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还能使师生在文化建设中以更近的距离去接触相关文化内容,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够提高各个班级班主任的学校管理责任意识,提高师生的学校认同感。安排片区承包范围时,管理者应该在尊重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重视对教师的引导,从而使文化管理得到有效落实。

片区承包并不是将区域划分完成后直接分给各个班级,并向他们下达建设任务,而是要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意见,与教师进行协商,并在协商过程中集中大家智慧,从而确保每个区域的文化建设都能达到最优化。因此,在利用片区承包这一方式来渗透文化管理的过程中,我积极组织了教师交流会,针对学校分区建设这一话题征求大家的意见,从而有效强化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将教师的才智集中到了一起,更使学生在文化建设中增强了对学校的认同感,这对于学校管理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三、文体活动,发展学生个性

在小学阶段学校管理工作中开展文体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兴趣需求,还能够强化其教育作用。文体活动主要包括音、体、美等多项内容,这些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小学学校管理者理应借助文体活动的开展寓管理于各项活动之中,从而使小学学校管理更具有特色,进而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提高学校管理的实效性。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为了能够借助文体活动的开展来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我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视文化活动的有效落实。为此,我通常会定期组织各种班级活动或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校认同感,这对于一系列学校管理工作的落实将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体活动的开展还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解放,这对于小学生彰显自身优势,提高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文化管理的渗透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总之,在小学学校文化管理中,管理者若能将文化管理融入其中,必然能够直接促进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提升,使小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学校的管理者而言,需要更加重视对文化管理的有效落实和渗透,以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文化建设[J].管理观察,2014(21).

[2]王彦.小学学校文化管理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4(2).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文化管理学校管理小学阶段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管理创新
技工院校文化管理初探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制度之维
浅析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高职学生文化管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