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砀山方言ua44字考

2019-11-07张雷平

关键词:砀山音节方言

张雷平

(1.安徽大学 文学院;2.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tsua44是砀山方言中的常用词,在砀山方言中举足轻重,具有极强的地方代表性,俗语云:“喝了砀山水,tsua44字不离嘴。”可见其使用频率之高。张雷平(2014)对tsua44的语法功能及语法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tsua44是一个无字音节,否定了tsua44是“咋”或“做啥”的观点,对tsua44的来源没有给出结论。今对tsua44的语义、语音、语法功能等作了重新分析,与“做啥”进行了关联与比照,同时对比周边方言“做啥”的音变情况,发现无论是从语义、语音、句法功能等角度,还是从周边方言的区域一致性来看,tsua44虽不是“做啥”的完全替代物,但确是“做啥”在演变过程中分化出的一个结果,是“做啥”的合音音节,tsua44是一个合音词。

关于合音词的界定,现代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一是,合音词是由于两个相邻的音节快速拼读而成,由二音合为一音(章也,1987;崔黎,1994;张子刚,2003;李春玲,2011);二是,合音前与合音后意义不变(章也,1987;崔黎,1994);三是,合音及合音成分的认定必须遵循四个原则:语义关联、时间先后、语音照应、文献或方言佐证(孙红举,2014)。我们认为除以上界定原则外,还应补充语法功能一致原则,综合为语义关联、语音照应、语法功能一致、文献或方言佐证等原则。文章从这四项原则入手,来逐步分析tsua44是“做啥”的合音音节。

一、tsua44和“做啥”的语义关联

tsua44和“做啥”存在着明显的源流关系,但两者的语义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做”,动词,有7个义项,在“做啥”中取其义项③: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1759。“啥”只有一个义项:“〈方〉疑问代词。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1133“做啥”,动宾结构,其最基本的意义就是“干什么”。v+宾语,to do sth.,是人类最基本的动作行为范畴,在语言运用中的频率很高。随着人类行为方式的不断丰富,必然出现各种各样的分化,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衍生出不同的意义和功能来承担和区分不同的行为表达。在砀山方言中,“做啥”遵循了: “做啥1”行为〉“做啥2”行为方式〉“做啥3”行为原因的语义演变轨迹。从最初的表示行为,到表示行为的方式,到表示行为方式的原因,这是“做啥”词化的一个过程。“做啥2”怎么样,相当于英语中的how;“做啥3”为什么,相当于英语中的why(1)。

做啥1,沿袭的是“做啥”最基本的意义——干什么。

“做啥1”在砀山方言中意义不变,语音形式已不存在,完全被tsua44、治啥、干啥、弄啥等代替,例如表达你想干什么?可以说:

(1)你想tsua44?

(2)你想治啥?

(3)你想干啥?

(4)你想弄啥?

以上四句话,句义表达没有任何区别,其中例(1)最常用。“做啥1”作为最基本的动作表达方式,已被合音词tsua44取代。

做啥2,表示怎么做的,是“做啥”的方式。

(5)*你做啥2吃的?

意思是你是管什么用的,搞成这个样子。相当于“你咋搞的?”“的”是语气词,“做啥2”与“吃”之间是状中关系,“做啥2”是“吃”的修饰语,“做啥2”是词。“你做的什么饭吃的?”这种意思在砀山方言中反而不用句(5)来表示,一般表述为“你咋吃的?”

做啥3,表示为什么这样做,是“做啥”的原因。

(6)*你做啥3不说?

意思是你为什么不说出来(原委),说了还能受这种冤枉?“做啥3”与“不说”是状中关系,“做啥3”也是词,作状语。

例(5)和例(6)从语义上说是“做啥2”和“做啥3”的常用表达,但实际上在砀山方言中,并不能这样说。“做啥”要一律改成“治啥”“干啥”“弄啥”等,句义不变,但不能换成tsua44。tsua44只能代表“做啥”的最基本意义,等同于“做啥1”。

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符合人类探索与认知世界的逻辑顺序,后两者是在前者基础上衍生的,且始终以前者为基础。也即,“做啥1”是“做啥2”和“做啥3”的源头,且始终与“做啥2”或“做啥3”并存。因此,“做啥1”的出现时间先于“做啥2”和“做啥3”,“做啥1”的出现频率也高于后两者。尽管“做啥2”和“做啥3”与“做啥1”在语义和功能上都不相同,但由于“做啥1”已经合音为tsua44,“做啥”的语音形式发生了改变,因此,“做啥2”和“做啥3”虽不能用tsua44表示,但也不能再出现“做啥”原有的语音形式。

那是不是意味着“做啥”这种语音形式就从砀山方言中消失了呢?实际并非如此。当“做啥”在表意较实或“啥”表意非常具体或必须强调“啥”的时候,“做啥”是存在的。

(7)你做啥给他吃嘞?你给他做的什么吃的?

(8)这块木头能做啥用呢?

(9)下这么大的雨,能去做啥活呢?

(10)你叫我吃啥我就做啥。

(11)你叫我tsua44我就tsua44。

(12)你叫我治啥/干啥/弄啥我就治啥。

(13)*你叫我做啥我就做啥。

我们看例(7)(8)(9)中的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啥吃的、啥用途、啥活计,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受话者在编辑和理解这些语言符号时,都要把“啥”先和吃、用、活等组合,然后再和“做”发生关系,“做”和“啥”之间已经有了其他符号,距离变远,所以不具备合音的意义基础和语音条件,不属于“做啥1”“做啥2”和“做啥3”的语义范畴。而句(10),必须强调“啥”,“做啥”也无法合音。同样的句子格式,句(11)中的“做啥”则合音为tsua44,不能再表达为“做啥”,但可以表达为“治啥”“干啥”“弄啥”。因此,在砀山方言中,形成了由tsua44和“弄啥”“干啥”“治啥”等组成的同一个层次的等义语义场。

二、tsua44和做啥的语音照应

根据孙红举(2014)的研究,合音的沿流(drift)(2)和方向主要是(1)合音采用的多是前声后韵的“反切”法;(2)合音音节往往会填充方言语音系统中声韵配合的音节空格;(3)合音音节一般没有同音词,避免了歧义的发生。tsua44的合音现象完全遵守了这种沿流和方向。

“做”作动词用时,在砀山方言中读为ʦu41,“啥”在砀山方言中的读音是ʂa44(3),与“啥”快速连读,取前字声母和韵母,与后字韵母和声调拼合组成合音音节,即“前字声母ʦ+前字韵母u+后字韵母a”=tsua44,前字韵母u变成新合音音节的介音。

tsua44在砀山方言音系中没有产生任何新的音位,且具有唯一性,除此之外,再无“舌尖前音+介音u+元音a”的音节组合。同样,ʦu41在砀山方言中对应的词只有一个表示从事某种行为的“做”,也具有唯一性。ʦu41和tsua44都是语音构造中的空位,语音系统中的空位往往都是音变的结果,同时,空位的存在也使音变的发生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陈丽湘,2013)。

当“做啥”快速连读成一个合音音节tsua44时,把tsua44当成一个音节去寻找这个音节对应的一个汉字,是找不到的,因此,从听觉上是一个音节的tsua44,从静态的语言符号看,只能是一个无字方言(张雷平,2014)。

三、tsua44和“做啥”的语法功能对应

tsua44虽然从语音形式上是“做啥”的合成音节,但由于“做啥”的语义分化带来了功能的分化,tsua44从语义上不能完全代替“做啥”,从语法功能上也不能完全代替“做啥”。仍然是一方面取代了“做啥”的部分功能,另一方面挤占了“做啥”在句法分布中的所有语音位置,使得即便是tsua44不能替换“做啥”的语法位置,也不能有“做啥”再出现,只能换做“做啥”同一语义场中的其它成员。

(一)“做啥1”与tsua44的语法功能一致

张雷平(2014)中所列出的十二种句法结构,从句法结构和句义上讲,其中有十种可以被“做啥1”代替且保持句义不变。但由于这里的“做啥1”已经被tsua44所代替,因此,凡是可以用“做啥1”代替的tsua44,在实际语言表达中,反而一律不用“做啥1”,可以换作“弄啥”“治啥”“干啥”等。具体见表1:

表1 砀山方言tsua44与做啥/弄啥/治啥/干啥的语法对应情况

以上所列十二种tsua44的句子结构,从语音上讲,所有句子结构中的tsua44,都已不再表达为“做啥”。从语法功能上讲,除第5、第8两组不能被“弄啥1”等词组代替外,其余均可以被无条件代替。第5、8两组,不能被替换,因为“tsua44得回”和“任tsua44”都已凝固为词,其中的tsua44已不能再被短语“干啥”等替换。但实际上,“tsua44得回”和“任tsua44”都是短语缩略造成的新方言词,“tsua44得回”是“干啥呢,搞得像怎么回事了一样?”缩略而成,意思是“到底想干啥?”“A得回”这种结构的词在砀山方言中仅此1例。“任tsua44”是“想干的任何一件事”缩略而成,必须用在否定句中,表示什么也不能做的无奈,“任v”这种结构的词在砀山方言中也仅此1例。我们看,尽管第5、8组由于已经被词化,“tsua44”已不能离析出来被“干啥”等替换,但在缩略之前是完全可以被替换的。

“干啥”“做啥”“弄啥”“治啥”都是砀山方言中表示从事某种行为的同义语义场中的成员,但实际表达过程中,变成了“tsua44”与“干啥”“弄啥”“治啥”的互补分布状态,“干啥”“弄啥”“治啥”依然活跃在方言中,“做啥”已不在砀山方言中出现,由合音词tsua44代替。由于tsua44出现频率极高,一些由tsua44组成的短语已经词化,如“tsua44得回”“任 tsua44”。

(二)tsua44与“做啥”作为词的功能与意义关系

在砀山方言中,“做啥”作为词的功能并不强大,仅限于个别句子格式中。

1.做啥2+“吃”/“用”+语气词“的”

(14)*你是做啥吃的?

(15)你是治啥/干啥/弄啥吃的?

句(14)(15)不是问做的什么吃的东西,而是一种对结果不满意的抱怨,意思是“你是怎么吃饭长这么大的,把事情干成这个样子”,相当于“你是怎么搞的?”

(16)*你是做啥用的来?

(17)你治啥/干啥/弄啥用的来?

这里“干啥”依然相当于“怎么”,意思是“你是怎么用你自己的?(怎么会导致这种不理想的结果)”

2.“做啥3”作状语

(18)*你做啥这样呢?叫人看喽多丢人。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别人看到了多丢人)

(19)你治啥/干啥/弄啥这样呢? 叫人看喽多丢人。

以上两种情况,句子中的治啥、弄啥、干啥,从句法结构上或者从语义上,都可以被“做啥2”或“做啥3”代替,保持句义不变。但是,由于“做啥1”已经被合音为tsua44,因此,在实际表达中,尽管“治啥”“弄啥”“干啥”与“做啥2”“做啥3”语义、功能没有任何区别,且与被tsua44代替的“做啥1”既不在一个语义场、语法性质也不同,“做啥2”“做啥3”也仍然不能出现在句子中。

(三)tsua44的其他语法特征与“做啥1”的一致性

张雷平(2014)总结tsua44的两个重要语法特征是:(1)“tsua44”主要作谓语,且后面不可以再带宾语;(2)“tsua44”没有构词能力,只能独立成词运用。这是因为:tsua44作为“做啥1”的合音词,“做啥1”本身就是述宾结构,这里的“做”不具备带双宾语的动词特征,“做”的宾语是“啥”,不能再带一个宾语,所以tsua44只能作不带宾语的谓语。同样,“做啥1”本身就是一个短语,自然不能作为语素构词,tsua44使用频率很高却没有构词能力就不足为怪了。

四、文献及周边其他方言的佐证

关于“啥”的来源,吕叔湘先生(1985)指出:“官话区和吴语区大部分方言中,和“什么”相当的疑问代词是ʂa或sa,以前北方写‘煞’或‘亻奢’,四川写作‘’④,吴语写作‘啥’,现在一般都写作‘啥’”。“咋”,早期写作“乍”或“咱”,吕叔湘先生在证明“怎么”的来源时,谈到:“凡是不说怎而说乍(咱)的方言,也就是不用什么而用亻奢()的,明明是作合音成乍。四川西部方言,如成都,除已经凝固的乍个外,作子也常常说成‘ʦua子’。”这里“作”快速切音成ʦua,与砀山方言的ʦua,读音相同,意义相同,就是做啥的意思。因此,吕先生认为“咋是作啥(5)的合音”,是不合事实的,ʦua才是作啥的合音。冯春田(2003)也从汉语历史语料出发,结合“什么”“怎么”“啥”“咋”的语法和语音关系,证明了“咋”是“怎么”的合音,不可能是“作啥”的合音。

孙红举(2014)对中原官话的合音现象进行了研究,调查范围涵盖了中原官话28个方言点(6),有14个方言点提到了“做啥”,这14个方言点的“做啥”全部变成了合音词,且一律按照“前音声母+前音韵母(部分韵母)+后音韵母”的规则进行了合音,声调除萧县话变为44声外,其余一律为去声,合音结果为ʦua或tʂua。具体见表2:

表2 中原官话14个方言点“做啥”的合音情况

这28个调查点中并不包含砀山点,从地理位置上看,作为苏鲁豫皖交界地的砀山县,处在这28个调查点的包围中。14个有做啥音变现象的调查点,也全部分布在砀山四周,合音音节除声调受各自原有调类或说话语气等因素影响有所区别外,全部为ʦua或tʂua。离砀山点最近的萧县方言变音结果和砀山点是相同的。呈现出了合音具有的区域共性和地域性特点。

结语

综上,我们从语义关联、语音照应、语法功能一致、文献或方言佐证等方面逐一印证了“做啥”合音为tsua44的过程和结果。

“做啥”高频率的出现,为其合音提供了可能性。tsua44虽不是“做啥”的完全替代物,但的确是“做啥”在演变过程中语音变化的结果,是“做啥”的合音音节。tsua44的语义范围和语法分布范围均小于“做啥”,由于从语音的形式看:做啥=tsua44,做啥1=做啥2=做啥3=tsua44;从语义、功能的角度看:tsua44=做啥1,做啥2/做啥3≠做啥1,所以“做啥2”“做啥3”能出现的位置不能出现“做啥1”,不能用tsua44。但是包括做啥2、做啥3在内的所有语音形式“做啥”均已合音为tsua44,所以,为避免误解,“做啥2”“做啥3”也不再出现,全部用其它等义词代替。我们可以设想,做啥1最先合音为tsua44,在一定时间内与“做啥2”“做啥3”共存,随着tsua44使用频率的增加,“做啥2”“做啥3”也合音为tsua44,在句子中也不能再用,从而出现了在砀山方言中tsua44完全是“做啥”的合音的结果。

注释:

(1)同义词或短语“治啥”“干啥”“弄啥”等亦如此,与“做啥1、2、3”一一对应,文中不再标治啥1、治啥2、治啥3等。

(2)语言的沿流是由说话的人无意识地选择的那些向某一方向堆积起来的个人变异构成的。源自:(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38。转引自:孙红举,论汉语合音现象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有两个读音,一个是§a44,一个是§a41,两者可以自由切换,仅与使用者的性别、性格、语气等有关,tsua44取自前者的合音。

(5)由于“作”的出现早于“做”,做一般被认为是“作”的晚起字,文中用“作啥”而不用“做啥”。但实际上,现代一般写作“做啥”,两者在现代汉语中的语音是相同的,所有,从文中的“作啥”亦可是“做啥”。

(6)河南:邓州、镇平、鲁山、郏县、汝州、洛阳市、新安、郑州市、尉氏、渑池、宁陵、内黄、濮阳县、台前、上蔡、信阳市、商城、周口市、沈丘。安徽:萧县、灵璧、阜阳、寿县、蚌埠。江苏:徐州。山东:费县。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凤翔。

猜你喜欢

砀山音节方言
方严的方言
安徽砀山:“互联网+”赋能水果产业
方言
安徽砀山乡村振兴的“数字密码”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拼拼 读读 写写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及其应用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木管乐器“音节练习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