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只是美国“乡下人的悲歌”吗

2019-11-04张薇

博览群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铁锈乡下人白人

张薇

2016年《纽约时报》榜首畅销书为《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作者为J.D万斯。有关作者的背景资料寥寥数语便可概括:J.D万斯成长于美国“铁锈地带”的一个贫苦小镇,高中毕业后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并在伊拉克服役。后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和耶鲁大学法学院,目前在硅谷一家投资公司任管理职务。初初看来这貌似是个励志故事,古今中外寒门学子人生逆袭的故事虽相对比例小但也屡见不鲜,这个耶鲁法学硕士的人生故事本身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还是特别之处在别处?书的封面上介绍说这是一本回忆录,但资料显示作者写作此书时年仅31岁。在作者人生的前31个年头里,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事件,究竟还发生了什么使得这样年轻的生命故事可以成就如此的图书市场地位?

在书的扉页上印着寻常简短的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阿嬷和阿公,这两位乡下人是一直保护着我的“终结者”。“乡下人”,书名中的一大关键词的再次出现引人发问:乡下人的所指是什么?“终结者”终结的又是什么?孩子的保护者不应该是父母么,他的父母去了哪里,他们的人生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没有承担起自己孩子保护者的责任?乡下人的悲歌,究竟是谁人的悲歌?这首歌悲从何起?悲在何处?又该何去何从?所有所有这些猜问连同这忧伤的书名给了笔者足够多的理由,想要读一读这神秘的人生过往家族故事,想要看一看这人世间还有什么样的世情是我们所不了解不懂得所以无法慈悲的。这个发生在当代美国的故事让人如此急切地想要展开阅读一探究竟。

据调查显示,白人工人阶级是美国最悲观的群体。拉美裔移民当中面临着难以想象的贫穷,但白人工人阶级比他们还要悲观。美国黑人的物质生活前景仍然落后于白人种族,但白人工人阶级比他们还要悲观。虽然真实情况中可能存在一些愤世嫉俗的成分,但现实是,相较于许多其他群体,像我这样的“寒门”对未来更为悲观,虽然很多群体明显比我们更为贫困。

引言部分的这一段话绘出了一幅美国白人工人阶层的现世图景,字字惊心。作者书写的地理坐标是“铁锈地带”(Rust Belt),这也是这个“像我这样的‘寒门”故事的重要地理线索。所谓的铁锈地带最初指的是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附近,传统工业衰退的地区,现可泛指工业衰退的地区。美国中西部因为水利便利、矿产丰富,因此成为了重工业中心。然而自从美国步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之后,这些地区的重工业纷纷衰败。很多工厂被废弃,而工厂里的机器渐渐布满了铁锈,因此那里被称为了铁锈地带。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标榜公平、正义与自由的国度来讲,书中描述的生活在“铁锈地带”的美国白人工人阶层的生存状况是在像我们这样的普通读者的想象之外的。作者的外祖父外祖母(阿嬷和阿公)出生在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的一个名叫杰克逊的小镇,这个地方的人口大约6000人。“大多数居民住在肯塔基15号公路附近的山里、活动住房区、政府补贴的住房、小农舍,或是山区的农庄”,这就是书名中“乡下人”这个群体的一部分。这座小镇将近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大多数人挣扎在贫困线上下,处方药物成瘾在镇上泛滥,当地的公立学校被肯塔基州政府接管,当地的高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学生考进大学了。当地人如果没有政府的援助,连最基本疾病的治疗都得不到。所以,作者用“恶劣的地方”来描述它,一个他将其称为家的地方。作者祖辈的原乡民风淳朴却也彪悍、这里乡情深挚却也薄凉。对于不谙世事的孩童来说,美丽山野与迪士尼乐园无异,是天堂般的存在,对于想要通过自食其力实现“美国梦”过上体面生活的成年人来说,这里是想要逃离的无望暗黑。作者的外祖母和外祖父在分别是14岁和17岁的年纪就奉子成婚,为了躲避可畏的人言也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一对年轻人北上迁居去了俄亥俄州,在一座名为米德尔敦的钢铁城市展开人生的新阶段。在新的环境里,他们依旧苦苦挣扎了数十年,虽然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在物质生活上达到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但在俄亥俄州那些早期的白人中产阶级的眼里,他们到底是不一样的白人“族群”,虽然他们和他们看起来没什么不同。“换而言之,阿嬷和阿公很多的文化与习惯都受到了米德尔敦本地人的强烈指责。” “不到两代人的时间里,外来的乡下人在收入和贫困程度上已经大致赶上了当地人的水平。但在他们物质上成功的掩盖下,是他们文化上的不安。”这群“乡下人”始终是迁居地人眼中的“文化异客”。像作者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一样的移民或许脱离了那个生活无望的原乡,但在他乡里也没有因为他们珍视的勤奋品格而换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他们依然挣扎在社會的底层,就好像永远也无法抹掉他们的原乡原色永远也摆脱不掉那像世袭般的穷困一样。悲从中来。乡下移民和迁居地原住民毗邻而居却山高水远,说到底,这与身份有关。任凭这些移民如何努力,都无法获得一种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更无从谈起,这也加重了移民心底的漂泊之感。

在故乡人的眼里,这群漂泊客在陌生城市里的物质生活是令其艳羡的标准的中产阶级生活,但实际上,这些外出谋生者的日常生活却千疮百孔经不起推敲。外祖父外祖母的婚姻生活一度风雨飘摇:年轻的外祖父沉迷于酒精,与外祖母的冲突不断,充满争吵撕打的动荡的家庭生活不仅伤害了大人,更深深伤害和影响了未成年的孩子们,以至于他们成年之后的人生不断地被这种如影随形的原生家庭的影响纠缠,有些人甚至大半生囿于这种绵延不绝的伤害中逃无可逃。外祖父外祖母的第一个孩子,作者的舅舅吉米(Jimmy)高中退学找了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外祖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即作者的洛莉(Lori)姨妈,高中时和男友偷服迷幻药,16岁便从高中退学结婚,之后遭受家庭虐待;第三个孩子,即作者的母亲贝弗(Bev),本是优等生的她18岁怀孕,19岁成了没有学位也没有前途的单身母亲。之后,吉米舅舅和洛莉姨妈通过教育和自我纠正都纷纷回到了生活的正轨,而作者的母亲深陷精神泥沼无法自救。她滥用药物成瘾,丢了原本还不差的工作,各式各样的男性在她和她的孩子们的生活里来来去去,争吵打闹是生活日常,她糟糕的生活愈演愈烈。她原本是个学业前途光明的年轻人,却因为原生家庭的阴影过早离家而一切烟消云散了。任凭谁来计量,贝弗都是个糟糕的母亲,她的种种选择不仅使自己的人生一地鸡毛,而且让自己孩子的人生也负重前行、不堪其苦。因为自己的生活混乱不堪,自顾不暇的她在孩子的成长中一直是缺位的。她的孩子们跟着她担惊受怕且居无定所,很多时候还要寄居在他们的外祖父外母家中。作者一直到高中还经常逃学,毫无学业前途可言。在作者看来,他的同学、邻居们很多都过着差不多的生活,有的甚至更糟糕。

作者糟糕的生活和痛苦的最大最直接的来源似乎是他的母亲贝弗。但是,其实,在成为母亲之前,她也曾是她父母的孩子,原本也该在充满关爱和温情的和睦家庭中长大,完成自己的学业,追求自己的梦想,出人头地,过上别人羡慕自己满意的幸福生活。可现实是,父母亲多年不睦,冲突不断升级。是他们先让她失了望,伤了心,无可依傍。可悲可叹的是这种童年创痛伴随一生,生性脆弱之人的人生任其吞噬。贝弗不停地与异性交往,也许是试图在两性关系里找到温暖和安定感,找到童年时渴望得到的爱,以此来安抚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女孩。所以一段感情失败后旋即开始另外一段新的感情,否则生活无以为继,对于内心脆弱不堪的她来说,毕竟年幼的孩子们能给的依靠太过有限。但不幸的是,童年创伤的可怖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伤害了过去的你,它还会一直存活在你的记忆里,雕刻着你的思维牵引着你的行为,很大程度上让昔日的创伤重现,就像父母的翻版一样无知无觉中重复着他们的方式,尽管你对此是那么地深恶痛绝,可却无力摆脱。所以,贝弗也是一样,在两性关系里始终无法安然自在,解决矛盾的方式与她的父母如出一辙,她与异性的关系最终总是宿命般地走向争吵、打闹直至断裂。在此过程中,她也如同那个幼年时的自己一样,应对矛盾冲突的方式是逃避,只不过成年之后的她除了空间上的逃避,还多了一样选择,那就是药物滥用以及毒品。或许她始终以为她的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向外寻求治愈——爱情、工作和毒品麻醉。它们虽无法持久,可快速有效,因为她已经痛得太久而失去了耐心和勇气。她从不曾明白问题的关键在于疗愈那个内心受伤的小女孩。贝弗原本最应亲近依靠的母亲也有其性格上的缺陷——性格上的强硬粗粝无疑在母女的代际关系上没有起到任何正向作用。她们之间尽管深爱着彼此,却始终无法亲密无间,温柔相待,所以那个恐惧无助的小女孩内心没有支撑,加之自身的性格的特质使其无法勇敢也一直无力面对外部成人世界里的兵荒马乱。作者的母亲一直都困在各式情感的泥沼中动弹不得。后来,成年之后的万斯在两性关系中的相处模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像极了他的原生家庭。童年创伤的代际传递不禁让人一阵心酸,唏嘘于原生家庭的塑造力。这种力量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它一定显现在性格的某些方面,在一些时刻扶持你或者裹挟你。它既不可抗拒也无法选择。

當然,在人生的走向里,不可抗因素除了原生家庭之外,另外一个显然就是呼吸与共的大环境——我们生活的社区、城市还有国家。如果,作者的外祖父外祖母不是生长在落后闭塞的山区,如果他们的祖辈不是世代为苦涩的“乡下人”的话,那么他们的社会关系就会呈现多样性,各式的关系就会在很多特殊的时刻给予他们有形或者无形的援助,这种多态的社会关系结构就会使得他们获得一种真正有尊严的生活成为可能。所以,书中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居住隔离”。这既跟阶层分化有关,又跟社会政策有关,当然还跟心理学、文化、信仰等因素相关。“铁锈地带”的移民潮使得成百上千的乡下人涌入工厂工作,“那些围绕着这些工厂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的社区虽然生机勃勃,但也非常脆弱:一旦工厂关门,那些留下的人就被困在了这些城镇当中,再也没有可以满足如此多人口的优质工作”。 “那些能离开的人——通常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钱人以及有关系的人——离开了,剩下的只有穷人们了。那些剩下来的人们就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不能靠自己找到好的工作,也不能从周围的社区得到人脉资源或是社会支持。”穷人和穷人住在一起,使得阶层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周围既没有资源也没有可以效仿的行为榜样,学校教育也是无能为力,因为问题不在师资力量而在生源质量。阶层固化是阻碍阶层跃升的症结所在,这是作者之前面临的困境,是美国白人工人阶层的集体困境,也是美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之一。

作者在书的结语中写道:“实现这个梦想要靠许多人。在我生命的每个阶段、每个环境中,我都能看到我的家人、导师和一生的朋友在支持我、帮助我。”无疑,作者是幸运的。除却积怨,家人给予了作者“乡下人”特有的忠诚之爱。这爱和陪伴助他对抗逼仄的生活。外祖母虽然是母亲贝弗痛苦生活的始作俑者,但是却在隔代人身上弥补了全部。她穷尽了后半生的荧微暖光“终结”了外孙的苦难,托举了他下坠的人生,让这个移民家族的第三代的声音有机会被听到。作者“美国梦”的实现是他生命中的守护者和“终结者”们的爱的必然。如果没有这些正向的力量承托,那些所谓的国家公共政策也无法起到真正的功效。所以,作者向我们说道:“这些问题无法归咎于政府、企业或其他人。我们自己才是罪魁祸首,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解决。”

我以为,书名中的“乡下人”不只是美国的山村移民,也包括那些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的族裔及其移民,“铁锈地带”和“乡下人”也不仅仅存在于某一个国家之中。在诸多的问题之中,“我们自己的问题”或许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而这个问题是不分地域、种族和国别的。从以上意义上来讲,美国“乡下人”所面临的愤怒、焦虑、悲伤就不仅仅是美国的,也是全世界的了。这或许也是这本书在出版之后全球各界的人物都纷纷开始阅读这本书的缘由之一。

《乡下人的悲歌》以第一称的视角让我们感受了美国白人工人阶层向上流动的酸楚悲凉,也再一次让我们意识到人类自身的问题是多么复杂幽微而难以应对。有些问题本身是没有确切的解决之道的,如果有的话,始于家庭的教育应在其列,也唯有这种基于爱的教育才能让每一个个体充满了生命的元气,直面猛如虎的人生。只是,这一曲悲歌已缓缓响起,不知何时方休。

(作者系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外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铁锈乡下人白人
铁和铁锈
美国白人内部“三六九等”的鄙视链(观察家)
“后隔离”时代的骄傲与焦虑
铁和铁锈
风格铁锈色
乡下人与城里人
城里人 乡下人
关于白人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