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系在河南安阳的生态适应性试验

2019-11-01薛志伟杨春玲郜峰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7期
关键词:鉴定适应性

薛志伟 杨春玲 郜峰

摘 要:为了鉴定国家小麦良种攻关科研单位选育的14个小麦新品系在黄淮麦区南片的生态适应性,加快小麦育种进程,于2017—2018年在河南安阳生态区域进行了14个小麦新品系的适应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4个小麦新品种中,有10个品种(品系)比当地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参试品系产量变幅在5539.85~6539.94kg/hm2,平均产量为6132.67kg/hm2。

关键词:小麦新品系;黄淮麦区;鉴定;适应性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黄淮麦区作为我国小麦的主产区,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小麦的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小麦生产是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受到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和人为影响多方面因素。黄淮海区域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小麦生育期10月—次年6月降雨偏少,温室效应造成的早春温度偏高,气温不平稳,春季冻害和干热风天气对小麦生长造成一定影响[2]。农业生产中,优良品种是基础性的生产资料,是各项农业技术的载体[3]。近几年来,在全球农作物单产提高中,我国良种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还不足50%[4]。因而选育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筛选适宜区域的广适性品种,加快优良品种审定和推广步伐,本试验选用选育14个品系,以周麦18作为对照品种在安阳地区进行田间比较试验,通过其产量要素的变现,以期为生产试验提供高产、适应性强的小麦新品系。

1 试验基本情况

1.1 供试品种

参加试验的小麦新品系安科1401等由10个育种单位和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周麦18 CK)提供(表1)。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品种(系)小区面积333.5m2,播种材料14行,行距24/12cm,四周设置保护行。

1.3 试验地情况

试验于在安阳县柏庄镇棉花原种场进行,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前茬为夏玉米,土质粘壤(潮褐土)。有机质含量16.4g/kg,全氮含量1.00g/kg,硝态氮含量5.7mg/kg,铵态氮含量3.5mg/kg,速效磷含量15.4mg /kg,速效钾含量199.5mg/kg。试验田四周都有沟渠,灌溉方便。

2017年10月14日整地,深耕深度30cm,圆盘耙耙1次,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同时撒施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地面平整,随后统一规划播种,田间墒情较好。耕地前,底施腐殖酸鳌合复合肥750kg/hm2,N:P2O5:K2 O =18:18:18。2017年11月20日浇水, 2018年3月3日浇返青水,拔节期追施尿素250kg/ hm2。 5月16日浇水促进灌浆。整个生育期浇水3次。3月3日喷洒除草剂,防治田间杂草。4月25日喷洒联菊啶虫脒防治蚜虫,在整個生育期间田间无杂草和病虫危害。2018年6月6日机械收获,晒干后分别称重计产。

2 2017—2018年度气象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2017年10月上旬到中旬是冬小麦播种的高峰期,这段时间内气温正常,降水偏多,有利于冬小麦的播种和出苗。麦播以后虽然降水量偏少,但前期降水偏多以及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冬小麦出苗和苗期生长。偏高的气温有利于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大蘖生成。

2017年12月—2018年1月出现小雨雪天气,补充了大田墒情,日照偏少。2018年2月零星气温偏高,光照较为充足,当前冬小麦正逐渐进入越冬期。降水量持续偏少,大田出现旱象。2018年3月多云天气为主,气温略偏低,日照偏少,降水天气对冬小麦返青期生长略有影响,但不能满足目前冬小麦生长需求,大田进行了及时灌溉。

2018年4月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小雨伴随大风、降温天气。周内气温降温幅度较大,出现低温霜冻,8日通过大田调查显示对个别冬小麦有轻微的影响。4月中旬出现了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冬小麦正处于孕穗—抽穗期,平均气温正常,此次降水过程缓解了旱情,对冬小麦穗期生长十分有利,光照偏少,土地墒情适宜。

2018年5月上旬以多云天气为主,部分县区出现阵雨天气。冬小麦正处于抽穗—扬花期,气温高、光照充足对冬小麦抽穗—扬花期生长十分有利。降水天气过程持续较短,对小麦扬花期影响不大。5月下旬冬小麦正处于灌浆期,气温高、光照充足对冬小麦灌浆期生长十分有利。虽然降水量偏少,但前期降水量偏多,大田墒情较好。2018年6月天气晴好,有利于冬小麦的收获晾晒。

总体来看,2017年10月小麦播种季土地墒情充足,出苗良好;光照时数较常年偏低,会影响小麦根系下扎,造成次生根较少;降雨量。越冬期土壤墒情足,光照良好,可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分蘖率。2018年4月清明节前后部分地区出现了强降温天气,个别地区的最低温度达到了-2~5℃。这次的强降温天气发生的时间恰好为小麦的拔节孕穗期,小麦本身的抗寒能力就比较弱,容易受冻,直接表现为小麦叶片发黄,叶片皱缩。这次降温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先降雨后降温,而本地低温冻害发生在本地灌水之后,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水分热容量比较大吸收了一部分低温,因而地表温度没有发生大幅度骤减,良好的墒情缓冲了低温冻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室内考种

参试材料(包含对照)株高平均为71.83cm,变幅为61~88.5cm,极差为27.5cm。其中株高最高的是淮麦302,株高在60~72cm之间的有60%;株高在72~89cm之间的有40%(表2)。

籽粒性状表现:每穗粒数平均为38.51粒,变幅为32.89~44.66粒,极差为11.77粒。其中每穗粒数最高的是天麦160,每穗粒数在35~38粒之间的有40%;每穗粒数在38~45粒之间的有46.7%。千粒重平均为40.28g,变幅为30.44~45.18g,极差为14.74g。其中千粒重最高的是郑麦6694,千粒重在40~42g之间的有26.7%;千粒重在42~46g之间的有40%。容重平均为779.47g/L,变幅为752~808g/L,极差为56 g/L。其中容重最高的是淮麦302,容重在760~780g/L之间的有33.3%;容重在780~810g/L之间的有46.7%(表2)。由此可见供试材料中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容重普遍较高。

3.2 产量评价

试验参试的15个品种,产量变幅为5539.85~6539.94kg/hm2。产量6200kg/hm2以上的品种有5个,分别为淮麦302、郑麦6694、濮麦168、安科1401、濮麦087;产量6000~6200kg/hm2的品种有7个,分别为龙科1601、漯麦163、洛麦33、涡麦505、濮麦117、周麦18、郑麦0943;产量低于6000kg/hm2的品种有3个,分别为徐麦2178、天麦160、天麦166。其中淮麦302的产量与周麦18相比增幅最多,为8.89%,濮麦117的产量与周18相比增幅最低,为1.14%。郑麦0943,徐麦2178,天麦160,天麦166的产量与周麦18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3)。

4 总结

黄淮麦区小麦籽粒多白壳,白粒,长芒。小麦生长受到2017—2018年早春冻害的影响,籽粒饱满度与常年比有下降,不完善粒增多。小麦植株株高集中在61~75cm。在相同栽培条件下,14个小麦新品系产量5539.85~6539.94kg/ hm2之间,在与对照周麦18相比,增产最高的可以达到8.89%。小麦穗粒数和粒重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5]。本试验中,在与对照周麦18相比,穗粒数和千粒重增产最高的可以达到12.08%和5.86%。容重超过800g/L的仅有漯麦163和淮麦302。

参考文献

[1] 金松灿,王春平,孔欣欣,等.黄淮麦区小麦产量和生理性状的遗传增益研究[J].种子科技,2014,33(09):1-5.

[2]王西成,赵虹,曹廷杰.谈2007年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利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7(08):16-20.

[3]张海名.科技选用优良品种之浅见[J].种子科技,2010,28(02):14-15.

[4]黎照武,王红枫.如何选用农作物优良品种[J].河南农业,2015(01):45.

[5]杨春玲,关立,侯军红,等.黄淮麦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效用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7(04):19-23.

猜你喜欢

鉴定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古籍版本鉴定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既定PSS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适应性分析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