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约主编

2019-10-25

沉积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石油勘探深水盆地

李相博,男,汉族,1965 年7 月生于甘肃环县,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二级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工程师,西北分院油气战略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兼任甘肃省遥感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国际沉积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Sedimentologists,IAS)会员,担任Sedimentary Geology,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沉积学报》等国际、国内知名期刊审稿人。

长期致力于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研究涉及深水沉积、盆地构造、地球化学及遥感技术应用等方面,尤其在陆相盆地深水沉积领域有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首次在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水块状砂岩中发现并命名了一种新沉积现象——Mud-coated intraclasts(泥包砾),并由此建立了延长组深水砂岩从开始启动到搬运、再到沉积的过程与模式,沉积学家Shanmugam 认为"Mud-coated intraclasts"的发现为近年来沉积学界广泛关注的深水砂质块体搬运沉积(SMTD)提供了判别标准。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 项,负责或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石油股份公司项目等20 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省部级奖8 项。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石油勘探与开发》、《沉积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 余篇,与他人合作出版专著2 部。获“首届全国石油石化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及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十大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2015)。

猜你喜欢

石油勘探深水盆地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指南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北部湾盆地主要凹陷油气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须知
识人需要“涉深水”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须知
二叠盆地Wolfcamp统致密油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须知
深水油气何时能够走出“冬天”?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