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临床护理意义

2019-10-24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冯蕾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手术室肺部常规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冯蕾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4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中男43例,女28例,年龄范围为35~73岁,平均年龄为(50.2±3.2)岁;干预组中男46例,女25例,年龄范围为33~89岁,平均年龄为(50.0±3.4)岁。不同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予以常规访视,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及时了解并记录患者基本情况,手术中仔细告知患者手术方式,手术后予以随访。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手术室内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人员加强患者访视,并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及手术操作流程,指导患者如何更好地配合麻醉和手术医生,严密监测患者肝、肺和肾等脏器功能。②术中: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和舒适的手术环境,严格控制手术室内温湿度,冷天输液时对液体进行加温,转运过程中盖上被褥加强保暖,使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③术后:手术后,护理人员加强患者心肺功能监测,协助患者叩背和翻身,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嗽时使用双手保护创口,告知患者深呼吸练习,确保呼吸道畅通和肺扩张,减少或预防肺部感染情况;严密关注患者咳嗽咳痰变化,监测血常规和血氧饱和度。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判断肺部感染的标准:①重度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症状严重,炎症细胞因子增加异常,有高热;②中度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症状显著,炎性细胞因子增加明显,有中低热;③轻度肺部感染:患者咳痰和咳嗽症状轻微,体温增加不显著,血常规检查显示炎性因子未显著增加,X线检查结果显示有轻微斑片状阴影;④无感染:未达到上述标准。(2)采用调查问卷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并比较不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干预组患者术后重度和中度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而轻度感染和未感染方面干预组患者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附表。

2.2 不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率90.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9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附表 不同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指肺间质、肺泡和支气管末端出现的炎性反应,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侵袭是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一旦临床治疗不及时将导致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进而影响肺部功能[1]。肺部感染是临床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同时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严重者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因此采取何种围术期护理服务防控手术后肺部感染是临床医务人员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对手术治疗患者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如让患者了解手术注意事项,掌握手术配合要点,提高术后肺部感染认知度,密切监测患者术中和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并与常规护理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重度和中度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而轻度感染和未感染方面干预组患者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张海燕等[2]研究报道相类似。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猜你喜欢

手术室肺部常规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常规之外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别受限于常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