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的护理干预措施

2019-10-24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张莹莹王彩赵晓卫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咽峡炎疱疹消失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张莹莹 王彩 赵晓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12月,纳入对象为同期收治的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年龄(3.8±1.2)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3.1±1.1)岁。所有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同意。两组间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各项检查、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家属健康教育等。观察组40例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①体温护理干预。对于患儿发热症状,首先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帮助患儿降温,比如温水浴、头部冷敷、酒精擦浴等。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适当给予患儿饮水,保持患儿病房内环境整洁、通风。而当患儿持续体温升高,采用物理降温效果不佳,那么护理人员则需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并遵医嘱进行药物降温。在给患儿进行降温的同时,需要补充患儿生理需要量,保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②口腔护理干预。患儿由于口腔疱疹疼痛,所以很容易出现哭闹、烦躁、抗拒等情绪,再加上吞咽困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进食,严重情况下患儿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对此,就需要做好患儿的口腔护理。在进食前后要做好口腔的清洁护理,防止细菌在口腔内进一步感染。对于较大的患儿可以采用生理盐水漱口,较小的患儿可以采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密切观察患儿口腔疱疹、溃疡情况,对于疱疹及溃疡严重者可以采用维生素B进行涂抹,促进溃疡愈合。③饮食护理干预。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饮食应该以易消化、有营养、清淡的食物为主,口腔疼痛的患儿应该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对于疼痛无法进食的患儿则需要适当给予静脉支持营养。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处理数据,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计量资料则通过()表示,如果常规组和整体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后,P小于0.05则可证实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组间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2.2 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0% vs 82.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于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惊厥、咽痛、流涎、拒食等。所以很多小儿在患病后,由于病症的影响会产生哭闹、抗拒、烦躁等不良情绪,进而对治疗产生影响[1]。因此,对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不仅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还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干预更加具有针对性、全面性。通过给予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治疗的顺利开展[2]。通过体温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快速降温,通过口腔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口腔疼痛,避免口腔感染,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可以使得患儿得到正确的饮食规划,进而促进良好预后。

附表 组间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比较()

附表 组间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比较()

疱疹消失时间(d)对照组 40 2.56±0.62 4.15±1.24观察组 40 1.45±0.41 2.34±1.01 t - 6.581 7.514 P - <0.05 <0.05组别 例数(例)退热时间(d)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组间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退热时间(1.45±0.41)天及疱疹消失时间(2.34±1.01)天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82.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患儿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同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咽峡炎疱疹消失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消失的童年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