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0°旋转式冲封管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儿中的应用探讨

2019-10-24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450000张聪聪贾秋平卢亚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旋转式植入式附表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450000)张聪聪 贾秋平 卢亚芳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置入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适用于需要长期或重复静脉给药以及输注对静脉血管刺激较大的药物的患者,在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所致痛苦的同时,也对外周静脉进行了有效的保护[1]。肿瘤患儿因年龄小,躯体反应强烈,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欠佳,加上可穿刺血管选择范围小,故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常用人群[2]。作为长期留置于体内的输液管道,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实施有效的维护措施,以保持导管的通畅,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保证治疗方案顺利进行的关键[3]。冲封管是输液港维护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对植入式输液港患儿在输液间歇期行360°旋转式冲封管,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0个月~6岁,平均(3.18±0.95)岁;原发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例,神经母细胞瘤6例,肝母细胞瘤5例,横纹肌瘤3例,淋巴瘤7例;输液间歇期冲封管108~149次,平均(120.12±6.92)次;体重7.2~30.4kg,平均(20.06±5.22)kg。对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3.12±0.92)岁;原发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例,神经母细胞瘤7例,肝母细胞瘤4例,横纹肌瘤2例,淋巴瘤8例;输液间歇期冲封管105~142次,平均(119.28±6.63)次;体重6.8~30.1kg,平均(19.83±5.06)kg。所有患儿家长对本研究方案和目的均清楚知晓,均属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方案在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两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港植入方式均为: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取平卧位,肩下稍垫高,头稍偏向左侧,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相应型号的静脉导管,右锁骨下窝取3cm长横切口,分离出一皮下囊袋以容纳港体,隧道针经皮下作隧道,长度以贯穿手术切口及穿刺点为宜,将导管经从皮下隧道引入切口内,经X透视调整导管位置直至T7处,适当裁剪导管后,将其与港体相连接,后将港体埋入皮囊,基底部作皮内缝合,最后缝合切口,插入无损伤蝶翼针,后抽回血,确认导管在位,妥善固定后输液。观察组在输液间歇期行360°旋转式冲封管:适当揭去贴膜使其松动,护理人员一手将蝶翼针针头沿注射座港体内壁缓慢作360°旋转,另外一只手将装有20ml生理盐水的一次性注射器边旋转边冲洗,使生理盐水在注射座内形成漩涡,待注射座内及导管壁上的药物完全冲洗干净后,再以同样的操作手法取100U/ml肝素生理盐水溶液10ml进行冲洗,当注射器内溶液剩余1~2ml时,护理人员右手操作,左手夹闭无损伤针的延长管,使港体内及导管内都充满肝素溶液,以达到正压封管的目的。对照组在输液间歇期按照常规进行冲封管:拔出蝶翼针前,取事先配置好的为100U/ml肝素生理盐水溶液20ml,在注射座内推注3~4ml后稍停顿,再推注3~4ml再停顿,以此为循环,直至20ml完全推注,当注射器内溶液剩余1~2ml时,采取与观察组相同的操作。两组基础护理方式均相同,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告知家长相关注意事项、疾病及治疗有关知识讲解等。

1.3 疗效标准 观察指标为两组输液有关并发症发生率、封管操作时间及封管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由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液有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输液有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附表1。

2.2 两组封管操作时间及封管费用比较 两组封管操作时间及封管费用均无明显差别,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输液有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附表2 两组封管操作时间及导管使用时间比较()

附表2 两组封管操作时间及导管使用时间比较()

组别 封管操作时间(s) 封管费用(元/次)观察组(n=34) 30.12±3.69 10.12±1.96对照组(n=34) 29.82±3.74 9.95±1.93 t 0.33294 0.36036 P>0.05 >0.05

3 讨论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新型的输液管路技术,与其他血管通路相比较,具有留存时间长、维护间隔时间长、感染率低等优势,较好解决了年龄较小患儿输液难的问题[4]。相关报道显示[5],输液港座可耐受无损针头穿刺2000次,而每个无损针头可保留1周左右,基本能够满足1个周期的化疗所需,按每次化疗间隔3~4周计算,若一位需要持续不断化疗的患者合理使用输液港并做好维护,则足够完成终身的化疗所需。

肿瘤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机体多处于高凝状态,穿刺所致的血管壁损伤及导管植入都极易诱发机体的凝血机制而形成局部栓塞,保持导管内的清洁及积极进行抗凝则是降低并发症的主要措施,故冲封管方式的选择也成为输液港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组资料中,对照组在输液间歇期行常规冲封管,观察组在输液间歇期行360°旋转式冲封管,将两组比较发现,观察组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而两组封管操作时间及封管费用比较则无明显差别(P>0.05)。将360°旋转式冲封管应用到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儿中,以脉冲的形式进行冲管,同时对导管进行旋转,使得冲管的冲击力明显加大,冲击的距离也明显缩短,同时因旋转所形成的漩涡,可迅速地将注射座内及导管壁上的血液、药液等充分的冲洗干净,故能明显的降低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封管操作的时间及治疗费用。

综上所述,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能够帮助需长期输液的患儿建立一个时间长,且稳定的静脉管路,从而减轻患儿痛苦。而360°旋转式冲封管能有效降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儿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不会造成患儿治疗费用的增加,故是更为合适的输液港维护方式。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临床医护人员而言,应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并需对输液障碍具有准确的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从而提高输液港的普及率及使用率,方能最大程度的减轻患儿痛苦及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旋转式植入式附表
旋转式喷头空间流道设计及低压水力性能试验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护理的对比研究
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自动旋转式电缆槽设计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体内植入式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高龄淋巴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