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性暗示护理干预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2019-10-23张艳侠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

张艳侠

【摘要】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护理干预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37)与B组(n=37),B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模式干预,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正性暗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结果:A组患者干预后的病耻感明显比B组患者更低(P<0.05)。A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弹性明显比B组患者更优(P<0.05)。A组患者干预后的主观幸福感明显比B组患者更高(P<0.05)。结论:正性暗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心理弹性,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关键词】 结石性胆囊炎; 正性暗示护理; 心理弹性; 病耻感; 主观幸福感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4.0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4-0-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sitive sugges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patients with calculous cholecystitis.Method:74 patients with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n=37) and group B(n=37)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Group B was intervened by basic nursing mode.Group A was combined with positive sugges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is basis,and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The stigma of group A after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P<0.05).The resilience of group A after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B(P<0.05).Subjective well-being of group A after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P<0.05).Conclusion:Positive sugges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patients with calculous cholecystitis,enhance their psychological endurance,reduce their sense of shame,improve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and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is good which is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Key words】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Positive suggestive nursing;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ense of shame; Subjective well-be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Xuzhou 221003,China

結石性胆囊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胆道性疾病,是胆囊疾病或者胆囊内部发生结石而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腹胀、腹痛、黄疸等[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但由于手术具有创伤性,容易诱发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还会让患者滋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2]。正性暗示护理属于心理护理的范围,是通过多种暗示技术,对患者进行引导、安慰,激发患者向上效应,改善患者的心理和行为[3-4]。因此,本研究探讨正性暗示护理干预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选择2014年1月-2019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37)与B组(n=37)。纳入标准:(1)均经CT、实验室指标检查,符合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5];(2)无沟通障碍者。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障碍者;(2)合并内科严重疾病者;(3)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4)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5)存在智力障碍者;(6)中途退出研究者。A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21~57岁,平均(51.68±3.11)岁,病程3~12 h,平均(5.74±0.95)h。B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2~58岁,平均(51.93±3.45)岁,病程2~12 h,平均(5.79±1.04)h。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B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模式干预,包括常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手术护理等。

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正性暗示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所示。(1)语言暗示:对于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用鼓励性、安慰诱导性语言与患者交流沟通,予以患者治疗的信心和治疗的希望,对于治疗、护理配合度低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采用委婉的语言间接的表明观点,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护理[6]。(2)行为暗示:为了防止语言暗示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自身的姿势、动作、讲话的节律等来暗示患者,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到微笑面对、表情自然、动作轻柔[7]。(3)榜样暗示:对于治疗效果良好且即将出院,或者已经康复出院的患者,可邀请他们来科室现身说法,向患者讲解自身的病情、症状、治疗效果、如何配合治疗护理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8]。(4)自我暗示:安排专科护士每天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暗示,引导患者利用感官、和想象力暗示自己,将“我一定能够康复”“我一定配合治疗护理”等暗示语言图像化,指导患者每日查看图像暗示自己[9]。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病耻感水平,共4个维度,24个条目,评分24~96分,评分与病耻感呈正比[10]。(2)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共10个条目,采用5級评分法,评分与心理弹性呈正比[11]。(3)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主观幸福感,共4个维度,24个条目,正性方面评分越高,负性方面评分越低,则患者主观幸福感越高[12]。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运用SPSS 22.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比较

A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弹性明显比B组患者更优(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病耻感比较

A组患者干预后的病耻感明显比B组患者更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比较

A组患者干预后的主观幸福感明显比B组患者更优(P<0.05),见表3。

3 讨论

研究发现,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会出现焦虑、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患者会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治患者的机体内分泌,并导致机体各项生理指标大幅度波动,给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造成负面影响[13]。正性暗示护理是使用含蓄的、间接性的方法对患者的心理、行为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诱导,刺激患产生积极、健康的信念,有效速度不良情绪,能够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平稳的治疗心态,引导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疾病感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4]。

本研究结果中,A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弹性明显比B组患者更优(P<0.05)。结果说明,心理弹性是患者患病后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正性暗示护理包括语言暗示、行为暗示、榜样暗示、自我暗示,能够有效将疾病能够治愈这一积极信息反复传递到患者的潜意识,增加患者的积极情绪体验,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15]。

病耻感是患者因为患病后产生的内心耻辱感染,主要表现为不被理解、被歧视等[16]。本研究中,A组患者干预后的病耻感明显比B组患者更低(P<0.05)。结果说明,通过正性暗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患者的病耻感。研究还发现,A组患者干预后的主观幸福感明显比B组患者更高(P<0.05)。结果说明,患者经过正性暗示护理干预后,其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其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且能够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并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信心,从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16]。

综上所述,正性暗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心理弹性,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张宗群,沈亚丽,张丽,等.心理护理综合干预与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9,36(1):130-132.

[2]郭红先.正性暗示护理干预对慢性肛裂患者术中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4):4607-4608.

[3]李建妹.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病耻感和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3):114-115,121.

[4]王超.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3):132,134.

[5]吴醇芳.全程优质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术后疼痛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3):3921-3922.

[6]孙建华.正性暗示护理对腹股沟疝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6):2107-2108.

[7]陈慧婵.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3):167-169.

[8]孙舒畅,何杏.正性暗示护理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术中机体应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2):161-162.

[9]敢志惠.医护一体化正性暗示对骨折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效果的影响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18,25(3):70-72.

[10]陈娟,孙慧敏.正性暗示及细节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83-84.

[11]许健秀.分层次护理管理对提高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生活质量的可行性[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172,176.

[12]梁翠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及影响路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4):550-554.

[13]郑静.正性暗示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175,187.

[14]年美丽.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1):77-78.

[15]樊连莲,林美芳,韩洋,等.“正性暗示”心理干预对小型手术患者术中生理指标及恐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3):307-308,313.

[16]陈燕.正性暗示效应在癌症自杀倾向病人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5,13(14):1329-1331.

(收稿日期:2019-04-16) (本文编辑:张亮亮)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关于体育参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心理弹性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