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2016-07-26黄新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
关键词:烧伤心理弹性

黄新春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评价 106例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伤残接受度评分及心理弹性评分, 并分析患者的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所呈现的关系。结果 106例患者创伤后平均应激障碍评分为 (46.62±14.88)分, 其中 41例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检出阳性, 占38.7%。4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伤残接受度评分为 (61.87±12.72)分, 65例未检出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伤残接受度评分为 (79.14±11.57)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4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心理弹性评分为 (49.36±11.41)分, 65例未检出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心理弹性评分为 (56.28±12.3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与其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有关, 伤残接受度越低、心理弹性越差的患者越容易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临床上应当早期筛查甄别创伤后应激障碍高危患者, 并给予其有效的心理指导, 以帮助患者尽快接受伤残事实、走出烧伤阴影。

【关键词】 烧伤;伤残接受度;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弹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90

烧伤是临床常见损伤, 不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外型美观造成严重的危害, 更会深深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致使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1]。为了探讨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现选取本院收治的 106例烧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年 4月 ~2015年 4月本院收治的106例烧伤患者, 男42例、女64例, 年龄18~58岁, 平均年龄 (37.2±8.7)岁。纳入标准:①Ⅱ度烧伤面积 >10%或Ⅲ度烧伤面积 >5%;②已度过体液渗出期和急性感染期, 住院时间 >28 d, 处于烧伤康复期;③意识清晰, 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 能够配合问卷调查;④自愿接受本次调查研究;⑤无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及功能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1. 2 方法 在患者康复期发放调查问卷, 评价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伤残接受度评分及心理弹性评分, 并分析患者的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所呈现的关系。共发放调查问卷 106份、回收 106份、有效 106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1. 3 评价工具[2]

1. 3. 1 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对患者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其中共有 17个条目, 采用 Likert五级评分法, 总分 17~37分为无明显症状, 38~49分为有一定程度症状, ≥50分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检出阳性。

1. 3. 2 伤残接受度量表 采用伤残接受度量表对患者进行伤残接受度评分:其中共有 32个条目, 采用 Likert五级评分法, 总分 32~64分为低等水平接受, 65~96分为中等水平接受, 97~128分为高等接受水平。

1. 3. 3 中文版心理弹性问卷 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问卷对患者进行心理弹性评分:其中共有 25个条目, 总分为 100分, 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心理弹性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创伤后应激障碍 106例患者的平均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为 (46.62±14.88)分, 其中 4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检出为阳性, 占 38.7%;65例未检出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 占61.3%。

2. 2 伤残接受度评分 4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伤残接受度评分为 (61.87±12.72)分, 65例未检出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伤残接受度评分为 (79.14±11.57)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3 心理弹性评分 4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心理弹性评分为 (49.36±11.41)分, 65例未检出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心理弹性评分为 (56.28±12.3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指个体在经历或目睹过某些创伤性应激事件后所表现出的具有特征性且持续存在的症状群。据调查显示, 烧伤患者是最容易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群[3]。由于烧伤会导致患者的形象受损、肢体功能障碍, 使患者的生理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烧伤患者往往会产生抑郁心理, 严重者就会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4]。伤残接受度表示着个体应对伤残造成负性影响的能力, 心理弹性则反映个体积极应对逆境的能力, 两者均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06例患者的平均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为(46.62±14.88)分, 其中共有41例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检出阳性, 约占总数的38.7%。4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伤残接受度评分为 (61.87±12.72)分, 65例未检出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伤残接受度评分为(79.14±11.57)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4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心理弹性评分为 (49.36±11.41)分, 65例未检出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患者的平均心理弹性评分为 (56.28±12.3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之, 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与其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有关, 伤残接受度越低、心理弹性越差的患者越容易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临床上应当早期筛查甄别创伤后应激障碍高危患者, 并给予其有效的心理指导, 以帮助患者尽快接受伤残事实、走出烧伤阴影。

参考文献

[1] 栾明翰, 李薇, 李建明.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1):142-144.

[2] 陈俐. 心理干预措施对重度烧伤患者的影响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10):1551-1552.

[3] 夏哲远, 孔悦, 殷婷婷, 等.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中华护理杂志, 2014(9):1035-1039.

[4] 范微微, 董士华, 杨秀英, 等. 特重烧伤病人应用心理干预的治疗体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6):918-919.

[收稿日期:2016-01-14]

猜你喜欢

烧伤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2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乙酸烟雾吸入损伤中毒鼠肺超微结构改变
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应用磺胺嘧啶锌治疗烧伤模型的药效学分析
烧伤患者健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心理弹性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