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血液”

2019-10-23王燕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血液新课改历史

王燕

【摘   要】  讲教材、背提纲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很难对历史学科产生亲和感,《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内容要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近年来在考试中开始大量出现生活化的历史试题,这表明考试逐渐开始注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进行有机融合,以考查历史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可见,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急需“新血液”的注入。

【关键词】  新血液;地方史;社会生活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注入“新血液”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就是照本宣科:课堂上老师串讲教材上的知识点,课后学生死记硬背老师编制的复习提纲。由于历史知识大多具有过去性的特征,导致学生和历史知识之间有较大的陌生感、距离感。讲教材背提纲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很难对历史学科产生亲和感。再加之除了应对考试,历史学科似乎毫无用处,因而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激情几近于零。

伴随着新课改的钟声,2011版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内容要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在考试中开始大量出现生活化的历史试题,这表明考试逐渐开始注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相融合,以考查历史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可见,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急需“新血液”的注入:适时地增加一些贴近社会现实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既能较好地体现历史学科“古为今用”的原则,让历史的生活价值和时代性得以凸显,也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如何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注入“新血液”

1.为教学内容注入“新血液”。结合历史教材,多渠道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内容,截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情境和问题进行教学,拉近所学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由此产生对历史的亲和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譬如,为了激发学生对《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的学习兴趣,笔者课前特地组织学生重游学校外面的纪信广场雕塑群。在游览中,教师抛出问题:“雕塑群上背道而驰的两拨人马分别是谁?再现了哪段历史故事?”“这段历史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哪些?”……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和探讨,学生兴趣大增。整节历史课堂上,一片生机勃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相关历史知识。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为教学形式注入“新血液”。大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可以尝试实行开放式教学,不只是在教室里,还要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结合家乡的实际,笔者利用周末及假期,和学校团委、学工处配合,相继组织学生参观莲池的张澜故居、到多扶慰问抗日老兵张祖宴老人、在凤凰山探寻张献忠当年反清的遗迹等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使历史教学走向生活化,从而让历史与现实生活实现了有机融合。

3.为历史作业注入“新血液”。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作业的形式单调,大多都是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绝大部分学生几乎都在扮演文字搬运工:抄袭!从而使得本该起着巩固作用的作业环节形同虚设。如何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历史作业,改变历史学习中死记硬背历史事件、时间的现象,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笔者要求学生不再拘泥于练习册上的作业,鼓励他们多渠道搜集关于家乡的历史名人如纪信、杨吉甫、于江震、张澜等的史实资料,或口头讲述,或手工报的形式进行交流汇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

三、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注入“新血液”需要注意的问题

1.历史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做到古为今用,教师就需要了解更多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进行深入的钻研,不断地积累和收集资料,如多看报纸和杂志、通过互联网等,将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因素有机融合起来,丰富历史细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亲切感。这对于文科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譬如说罢,在学完唐宋诗词的环节后,笔者仿效河北电视台,组织学生搞了一次诗词大赛,评选出了诗词大王。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让他们领略到了历史学科知识的渊博性。

2.要使社会生活问题融入历史教学,教师必须要选好两者有机结合的切入点和授课课型。只有找好了切入点并且进行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另外,教师也要选好课型,不是所有的课都能将社会生活问题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不需要刻意地去将其结合,不然将事倍功半。

3.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最终只有一个,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能够突出和服务于教学内容,尤其是重点内容。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传统教学模式急需注入新的血液:社会生活与地方史,需要我们广大教師不断探索,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留意观察生活中的相关事情,并且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让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翥雄.小议历史课堂教学[J].才智,2009(35).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猜你喜欢

血液新课改历史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新历史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EXPLAIN详解血液与血管老化问题!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