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氛围中萃取传统文化精髓

2019-10-23郑宇航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俗环境幼儿

郑宇航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其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为幼儿园弘扬传统文化,开展特色课程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我们从儿童生活经验入手,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将本土文化的精髓融注和浸润到各领域的活动之中。

一、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感知体验

幼儿园的环境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孩子们每天生活游戏在这个环境中,“让环境与幼儿对话”已成为我们的共识,教师们独具匠心地将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渗透到幼儿园环境之中,创设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幼儿园特色环境。

1.巧用三维空间,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我们立足本地区传统文化,融合人文景观和优秀民间艺术,巧妙利用园内的围墙、活动室门窗、走廊等空间,分层次地布置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各种墙饰、图片、照片和作品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感受吴文化的美。例如:长廊边的围墙上绘画了“水乡”巨幅水墨画,花园里建造了小桥、池塘、假山等不同的园林小品,走廊上悬挂了色彩鲜艳的民间艺术图片,门厅里陈设着剪纸、手工制作等幼儿作品,楼道上张贴了幼儿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照片。幼儿园到处洋溢着浓郁的姑苏本土文化气息,既丰富了民俗文化知识,拓展艺术视野,培养了审美情趣,更唤起了孩子们作为苏州人的自豪感。

2.布置主题墙饰,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教师们将弘扬本土文化的活动方案穿插于每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每个班级都布置了主题墙饰,绘制了图文并茂的民间主题教育网络图。走进每个班级就能看到绚丽多彩的本土艺术环境,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姑苏文化气息。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领域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此,墙饰中更多体现的则是孩子们的想法,孩子们的收集和作品,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发展了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更沐浴着吴文化的雨露。

3.利用区角环境,提供幼儿表现的平台

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引领下,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学习游戏的重要活动。它具有自主性、可操作性、随机性,孩子们自由组合、互动合作和自娱自乐等特点。为了让幼儿在反复感知中去体验、理解,在操作中去表达、创造民间艺术之美,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了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民间活动区角,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认知需要投放相应的材料、道具等,供幼儿操作、摆弄、拼贴、尝试,活动区集欣赏、手工、表演为一体,成为供幼儿大胆表现、展示、创造的艺术平台和民俗乐园。

二、观摩文化环境,激发幼儿的感动体验

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理解、感悟和创造就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游戏、尝试和探索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他们边模仿边探索实践,尝试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以自己能够表达的形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在获得体验和经验的同时,建构了新的知识结构,在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激起了对家乡、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我们以民间语言、体育游戏、手工艺制作为主要内容,挖掘各种民间文化所承载的教育元素,开展幼儿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很多,“园林”“评弹”“苏绣”“昆曲”“民俗”……可谓林林总总,经过精心筛选的内容贴近了幼儿的生活实际,它们就存在于孩子们生活的区域,是孩子们上幼儿园每天经过的院子,这必定成为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教育的绝好教材。于是,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生活经验,选择以“参观历史文化遗产”这一既直观又生动的形式让幼儿直面吴文化的本土气息。我们不仅带领孩子们游览苏州园林,参观苏州民俗博物馆,还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刺绣研究所、昆剧团、剧装戏剧廠进行实地观摩,婉约优美的姑苏风情让孩子陶醉其中,民间艺人的精彩技艺更让孩子们惊叹不已。

三、品味生活环境,激发幼儿的成功体验

为了让孩子们分享自己传承本土传统文化的活动成果,我们多次举办了作品展示和节目演出活动,诸如桃花坞年画、剧装、剪纸、泥塑、中国结、苏扇……这些出自幼儿之手的美术、美工作品,常常能让展厅四周琳琅满目、精彩纷呈;每次幼儿精彩的姑苏童谣、民间游戏等传统节目,都能博得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此外,我们还让孩子们走出校园,来到社区、电台、园林进行演出,孩子们身穿富有水乡特色的蓝布印花服饰,打着整齐的节奏,唱诵着姑苏童谣,着实让观众们重温了一遍儿时的欢乐时光,阵容庞大的集歌舞、朗诵、舞龙表演于一体的“朗朗童声话民俗”节目,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更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

民俗节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是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我们以各种民俗节庆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等系列幼儿节日文化活动。例如:中秋节里,让孩子们在品赏月饼等中秋美食的同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一些风俗习惯,体验各家团圆的人间欢乐;元宵节时,我们引导幼儿装饰花灯、制作圆子,体验浓浓的节日气氛;清明节来临,我园邀请特级点心师傅来园制作青团子操作表演,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青团子,品尝劳动成果;端午节,开展“端午棕飘香”主题活动,活动室中悬挂着孩子们制作装饰的五彩纸粽,桌面上摆放的粽叶,透出了阵阵清香,孩子们在奶奶们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学起了包粽子的本领,处处洋溢着浓浓端午的节日气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情趣盎然的节日文化活动,在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快乐的同时,更丰富了我园本土文化的教育特色内涵。

孩童时代的记忆是难以磨灭的,我们应当从孩童时代就开始加强本土文化的浸润,从生活经验入手,为孩子创造了解和接触本土文化的机会、创设本土文化的环境、精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参与,给孩子一个欢乐而有人文特色的童年。

猜你喜欢

民俗环境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幼儿画刊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