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儿童的方式抵达儿童的心灵

2019-10-23林亚萍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角色游戏幼儿

林亚萍

【摘   要】  结合本人近几年幼儿教学实践的开展,我体会到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儿童的方式抵达儿童的心灵。以儿童比较喜欢的角色游戏为例,我结合区域游戏的开展,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引导幼儿形成礼仪意识提升礼仪素养。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以角色游戏为例,探索区域游戏中如何优化教师行为的实践研究:话题融入,渗透礼仪;环境创设,融合礼仪;快乐分享,再现礼仪;集思广益,提升礼仪。

【关键词】  幼儿;角色游戏;礼仪教育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点,其中提到要充分“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角色游戏受到幼儿们的广泛喜爱,结合角色游戏的开展,引导幼儿们在参与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礼仪、提升礼仪。教师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给幼儿们作一个榜样。

一、话题融入,渗透礼仪

教师在角色游戏过程中,首先要开展话题融入,吸引幼儿们的兴趣以及对该角色游戏的关注度。教师要不断引导幼儿认识礼仪、渗透礼仪。教师结合角色游戏的开展,渗透礼仪,引导幼儿们参与游戏,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比如在一次“小茶室”的角色游戏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情绪非常高涨。我扮演客人的角色走进“茶室”,“服务员”甜甜很快热情地跑过来问我想喝什么,我随即说:“我要一杯红茶。”然后甜甜就离开了。这时候我提示“服务员”和“店主”,当客人走进茶室,“服务员”和“店主”还应该说哪些话呢?这时候幼儿们反应过来,这样的场合需要一些好听的话,随后孩子们开始使用一些礼貌用语,比如客人进门时,“服务员”说:“欢迎光临!”比如客人坐下时,“服务员”拿出菜单,还可以向客人推荐本店的一些茶品和点心,甚至给予客人一些建议。在我的提示下,后来当我这个客人走出茶室时,“服务员”很客气地跟我说:“欢迎下次光临!”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学会将话题融入,引导幼儿入情入境体会礼仪的重要性。

二、环境创设,融合礼仪

结合角色游戏的开展,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参与区域游戏创设良好的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下,配合礼仪,引导幼儿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接受礼仪方面的熏陶和培养。在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可以通过环境的创设,让幼儿们融入环境,融入礼仪氛围。比如以娃娃家角色游戏为例,在这个区域角色游戏中,我首先引导孩子们创设角色游戏的环境,对于娃娃家,这是孩子们普遍喜欢的一个区域活动,为了让环境更加契合礼仪氛围的营造,我引导孩子们自主为娃娃家区域创设适宜的环境。比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娃娃家区域创设各种需要的材料,比如利用废旧的布料做娃娃们的衣服,比如利用废旧的盒子给娃娃家制作小床、医院、理发店等等。在自主创设区域环境的过程中,孩子们就能深刻体会到相互之间的合作带来的快乐。在创设环境、角色游戏的快乐体验中,幼儿们逐渐形成对礼仪的认知,比如待人接物、互相幫助,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形成对礼仪的认知。

三、快乐分享,再现礼仪

如今的孩子,从小就备受家庭的关注和宠爱,在分享方面可谓是不令人如意,不少家长都反应现在的孩子不乐于分享,容易产生自私、自我的倾向。结合角色游戏的开展,教师引导幼儿快乐分享,再现礼仪,有助于引导幼儿形成分享的意识,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这种分享也不仅仅是给予那么简单,更深刻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一种分享,这种分享会带来真正的友谊和共鸣。在一次“灰姑娘”的角色游戏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其中的角色,这时候出现了“矛盾”,班级中有三个小女孩都想扮演“灰姑娘”,这时候我让这三个孩子相互之间商量。三个孩子相互讨论,她们各自表演了一段,随后让班级其他孩子们参与投票,在类似于这种公平、公正的状态下,孩子们懂得了竞争的真正内涵。

四、集思广益,提升礼仪

结合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引导幼儿集思广益,比如反思角色游戏,倾听一下孩子们的内心还有哪些需求。传统观念里,教师基本上都是自己作主开展游戏和教学活动,很少真正去倾听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我的区域游戏中,每次游戏结束我都是集思广益,引导幼儿们参与讨论交流,这个也是一种提升礼仪的方式,孩子们会在不自觉中以教师为榜样。本学期,我们的“小吃店”开张了。某一天,我观察到小吃店特别热闹。游戏一开始,就有好几个顾客结伴到小吃店,“服务员,我要一份砂锅。”“服务员,我要一个面包。”“服务员,给我点芝麻酱。”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小吃店好不热闹啊。但是很快牛牛小朋友就不小心将筷子洒得到处都是,服务员很生气,把自己手头的砂锅放下,很快到我这里来告状。我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暗示服务员:“要自己多思考如何管理好小吃店的秩序哦。”我并没有出现在区域中加以干预,而是继续让孩子们进行自主游戏。这时候,服务员已经开始想办法来制定规则了。比如结合刚才的筷子洒了一地的突发事件,她将地上的筷子捡起来整理妥当,在客人们等待美食的过程中,她使用了一些礼貌性的用语,告诉客人们:“美食马上就好,请耐心等待哦。”为了让客人在等待上菜的时间内不觉得无聊,将已有的材料给客人,客人玩起了“筷子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们还进行了排序,比如将做出来的美食成品按照大小顺序进行了排列,有的将这些美食的半成品通过颜色、形状等方式来进行了分类,这些尽管对于幼儿来说是一项比较有挑战的排序任务,但是幼儿们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乐此不疲的。此时,小吃店的食材丰富起来了,我发现之前玩篮球的小厨师和服务员回来了,只见小厨师喊道:“我只是出去了一下下,我再也不会走了,还让我当厨师好吗?”“好啊好啊,我们还当客人。”“那我也很想做厨师,能不能多招聘一位厨师啊?”“生意好啊,当然可以啦。”说着孩子们纷纷又开始分工合作起来。“哎哟,来吃饭要排队!”只见服务员乐乐对小吃店门口插队的小朋友喊道,她又接着说道:“我妈妈经常说在公共场所要懂得排队,要有秩序。”“还有,吃饭的流程要搞清楚,先买单再吃饭哦!”另一个服务员说道。我站在一旁不由得发笑,原来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践,已经具备了社会公德意识,这些都来自于爸爸妈妈平时的教导。

在观察中我发现,角色游戏的指导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序,它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与幼儿的互动,提高游戏水平,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能够用教育的眼光来关照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最适宜的时候推进幼儿的发展。

总之,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行为,能够在不自觉中给幼儿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年龄中根深蒂固。角色游戏作为孩子们所倾心的区域活动,在这个区域活动中全面提升幼儿的礼仪素养,全面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红.幼儿礼仪教育内容与角色游戏之融合[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年9期

[2]高文华.基于角色游戏的幼儿交往礼仪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6年30期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角色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