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集聚与城乡的再中心化

2019-10-22王国伟

上海戏剧 2019年5期
关键词:乌镇距离建构

王国伟

当我们在谈论和分享上海和纽约演艺经验时,其实我们都共同处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上在交流,这个节点就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化面临的进一步升级和空间更新和转型。上海中心城区的“演艺大世界”概念提出,就是期待通过空间和内容的集聚,使得这个已经衰退多年的地区得以复活,而激活空间和地区的结果就是再中心化。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一个时空概念。

我们处在快速迭代的时期,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是快速移动。全球化,互联网,都是快速移动,资本的流动、信息的流动、物质的流动,以及人群的移动,我们时刻都在集聚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做空间的集聚和再中心化的前提,就是要在时空意义定位,在宏观中寻找我们的位置。时空定位过程中,我们就得弄清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

一、关于时间的隐喻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刚刚结束的乌镇艺术季。乌镇在古镇改造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基本被历史建筑保护学界认为是个失败的案例,把古镇核心位置原住民都置换出去,空城化的结果就是把古镇核心部位变成一个盆景。第二阶段开始修正,通过文化定位,开始导入文化艺术的内容,就是现在的戏剧乌镇、互联网乌镇,乌镇就再次进入当代消费者的视野,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图景之中。一个历史学意义上已经消失的乌镇,在消费意义上复活了,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所以我看到今年乌镇艺术季的主题“时间开始了”时,觉得特别有讽刺意味,好像是对乌镇自身空间改造更新的一种隐喻。

1.时间开始了

乌镇艺术季第一个推出的概念是时间。“时间开始了”,震荡的钟摆是时间形式的表征,这部分作品里都充满着时间的隐喻(图1)。但作品建构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我们称之为当下时,作品就跟流动的人群交叉出两个时间概念:一个是实在的时间,是游人在那里行走游荡的时间,还有一个是艺术家塑造的时间,中间有一个装置作品,两个时间形成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冲突,这个中间我们碰到了一个具体的时间和抽象的时间的概念和矛盾。艺术家在不断的创造冲突的时间和交叉的时间,为什么?这个问题我们留到后面再谈。

艺术家依然在给我们讲述时间的故事,在这样一个有历史年代,农耕时代特征的砖木结构房子里面,置入一辆十分典型的工业化的标志——汽车,(图2)当我们走出这个房子,看到的更是一堆废弃的汽车的残部件,搁置在非常江南式民居的房子前面,通过反差在不断强化时间,讲时间的故事。

我们再看第二个案例,日本濑户内海的艺术家的时间,濑户内海小岛艺术季中,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犬岛。建筑师妹岛和世设计和改造了6个建筑,然后再让艺术家置入内容,分为《生命的诞生》《记忆烙印》《变形》《祝祭》《历史的话语》(图3)《冥想》各类作品,串起一个时间的过程和生命的过程。这既是建筑师和艺术家心中的时间概念,也对应着我们的时间经验和判断。呈现的图像和视频是其中的一个建筑(图4),木梁材料和榫卯结构以及建筑形制,建筑师显然是表现典型的在地化特征,明确指向木结构的房子是属于江户时代,并属于这个小岛的,是明确的历史感的存在。然后请艺术家下岛千夏在敞开的房子内部置入内容,下岛千夏用丝线建构了各种结构网络,创造了一个非常抽象的时间,他的抽象的时间与妹岛和世的具体时间形成对峙。

2.三个不同的时间开始重叠

看了上述作品,我们来回应前面预留的悬念:什么叫时间?

显然,我们面前有三个时间的概念:第一个概念属于历史学意义上的时间,是有接续和传承的时间,构成我们的出处和以往的路程;第二个时间概念是消费意义上的时间,消费意义上的时间是切割掉历史学意义上的时间线索,让历史断裂,消费意义上的时间就是从现在开始,就是当下,这是消费意义上的时间;第三个是艺术家的时间,艺术家的时间是透明的、穿越的,既可以穿越到过去,也可以穿越到未来,它可以打通三个时间的间隔,使我们进入一个想象和经验构成的时间之中,化解三个时间的冲突和对立。

我们实践一个空间集聚再中心化的过程,首先面临一个时间上的平衡和协调,就是把史学家的历史留给史学家,把消费意义的时间留给消费者,我们更需要的是通过艺术家的时间来打通另外两个时间的链接,所以全世界集聚和活化空间的最好方式就是艺术干预。

二、关于空间的隐喻

第二个我们讲的是空间实践。空间集聚和城乡再中心化,就一定会面临一个想象的空间和一个实在的空间同时呈现。空间是通过距离产生价值。当代的所有文化实践,就是在不断创造和建立我们之间合适的距离。

1.非常近,非常远

乌镇艺术季给出的第二个概念,叫“非常近,非常远”。我们现在处在移动的时代,是一个边界模糊和不断重构边界的时代。身体在移动,信息在流动,我们的焦虑大多来自安全感缺失,其实就是距离失当,距离失当会产生身体和心理失重,就没有存在感。所有的事物关系、实践行为、事件过程,都必须在特定的空间里实现,空间价值都是距离建构。为什么在互联网和信息传播这么强劲的当代,博物馆、美术馆不但没有衰退,而且发展更加蓬勃,就是因为它的距离价值,所以我们都希望去博物馆看原作和真迹,因为有效距离能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更多信息。上海环人民广场的“演艺大世界”和黄浦江徐汇西岸的艺术展览空间的建设,就是建设未来实体空間与我们的距离。虽然现在互联网视频转播这么发达,我们为什么还要建实体空间?因为我们需要这个距离。这个距离是什么?距离是基于人的身体性感受所产生的可感性,包含生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距离是我们基于感受的直接判断,有学者基于科学研究认为,我们的任何公共空间内,人和人之间如果相距0.75-1.75米之间,这个距离最可能是亲密的距离,不是恋人就是闺蜜;放大到1.75-3.75米之间,就是朋友关系了;3.75米以上,那就是社交关系了。所以空间的距离首先是基于身体的,身体能互相感受到某种气息,其次还有心理的距离。我们到了一个空间,或者我们到了一个地方,我们的感受会做出直接的判断,这种地方很冷漠,这个地方比较温暖,这个冷漠有时并不仅仅是身体距离有很远,是这个空间建构的所有的细节包括色彩、业态相关联度等内容发生断裂,而这种断裂把你推得很远,跟你的感觉产生冲突,你就会感到冷漠,这时候就会产生我们心理距离被放大而远离这个空间。

2.人类情感经验与物理空间的对应性

什么东西都可能组合在一起使我们产生空间和距离关系,这个距离还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这个玻璃造成的异性变化产生三度空间,(图5)这是一个通过镜面反射所产生的距离的倒置,突破了我们正常观看方式,就会产生三重空间的复合,一个是我们实在的空间,一个是倒置的空间,一个是物体变异的空间,这三个空间顿时构成我们心理感受的复杂性和空间张力。一正一反,正常与变形,通过冲突,产生感觉上的扩张性冲击力,产生我们面对空间时的距离复合与巨大反差。

我们再来看日本濑户内海的犬岛艺术季作品的空间安排。建筑设计师妹岛和世的基本设计认为,游客来到这个小岛上走一小时,是绝佳的行走的尺度,也就是说在这个行走的尺度里,旧时的时光、生活印象、田园美景都在这个尺度里含纳,人们能够收获经验、生活感受和美学经验最直接的对应,产生一个非常好的体验和感受。这是最好的历史与现实的尺度。

既然距离决定价值,什么才是远近的区别呢?基于身体感受性的科学判断,上述这些经过很多样本测试的案例,已经给出了一个普遍的感受性生理距离。但是更值得探讨的是心理距离。公共空间建构,心理距离会决定空间与人群的黏合度指数。多年前上海美术馆从南京西路搬到了浦东世博会园区内的中华艺术宫,这之间的物理距离大概相差6-7公里,但给上海市民带来的心理距离却远比这大得多。2014年,上海有两个同时举办的重要展览,一个是在淮海路的K11商业空间地下室里举办了印象派大师莫奈大展,同时期在搬到浦东的上海美术馆做了一个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鲁本斯的展览,莫奈展排3小时,门票每张160元人民币,人声鼎沸;鲁本斯展览却是冷落车马,而且一张门票20元人民币。两个艺术家都属于大师级,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人的心理距离造成的。

三、当代空间集聚的建构规则

1.边界与临界

既然城市空间集聚实质是建构空间距离,那么空间再中心化要注意什么?首先是设定边界和临界。任何一个空间都是有边界的,但是边界与边界之间一定有临界的模糊地带,哪些需要坚守,哪些可以越界?都是被约定的。看似空间设计师和商业空间决策者的约定,其实是要与消费者感受上形成约定。决策者不能太主观和武断,需要对消费者的尊重,就是心理和生理感受上的足够尊重,尊重人们对这种空间带来的细节性的品质提高而产生的冷漠和温暖的判断。基于生理和心理的这种边界和临界,需要科学调研和消费者调查,这是我们空间集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2.在地与飞地

第二个我们要考虑的是我们空间集聚是在地性还是飞地性,我们既然在做地理性的集聚,我们说在地和飞地两者之间是由它的历史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在地需要尊重历史,要有历史传承和历史延续,让它复兴和再中心化。黄浦区的“演艺大世界”的业态集聚和空间复兴应该是在地性的。因为这些演艺空间大部分都是历史遗存,而且功能上基本一致,只是需要进一步归并和调整,激活它的当代功能。飞地是切断历史的,切割历史的目的就是要忘掉这儿曾经有过的历史。徐汇西岸历史上是比较丑陋的衰退的地区,它必须切割历史,建构一个基于想象的空间集聚,彻底置换空间功能,提升空间层级。怎么选择在地和飞地,必须尊重历史,同时也必须面对当下,以及我们的需求。

四、包容性文化与友爱性空间

1.地方环境和国际化资源平衡与良性互动

有记者采访我,我的观点非常明确,上海一定是既地方化又国际化的。地方是指上海由江南文化哺育形成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上海属于江南的,江南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本土文化的最高文化形态,所以乾隆皇帝要七下江南。然后,上海又与欧洲文明相遇,并碰撞出一个国际化的历史基因,所以,无论是历史上的上海,还是现实中的上海文化,都既是地方的,又是国际的。

2.包容性文化带来文化附加值

我们现在的空间集聚和再中心化是利用远的时间给我们带来的附加值,创造近的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这时间过程中是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积累形成的包容性的当代释放,而这正好与当代大分化时代对接,人群分类、文化分层、消费分区域,对接各个区域,对接不同的人群,对接各自的文化形态和消费方式。文化机遇就在于包容的态度和文化之中,在这个时代,包容是我们基本的态度,文化又是多样多元的,多样多元的分层次的文化才会构成它包容性的文化生态。

3.友爱型空间是空间建构的终极目的

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大概有数百种。但是我同意英国伯明翰学派的基本定义:文化就是生活方式。我们所有的文化都是在我們先人和祖先们的劳动和艺术实践中诞生的。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化另一个伟大的作用,它是建构混合型的友爱方式。我们每个人都从事不同的职业,过着自己的生活,文化认同与多元包容,首先存在于我们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内,而友爱和包容会化解文化冲突,消解由冲突造成的普遍焦虑。我们看似极其物质化的空间建构,其实主导空间建构的灵魂依然是文化选择,增强友爱,消除焦虑的空间,这才是空间建构的意义所在。

在区域集聚和再中心化的历史过程中,无论是承继历史还是割断历史,或者消费意义上从今天开始的时间,我们不要忘了艺术才能让我们穿越时间,打通上述两个时间的间隔。基于这三个时间的当代的时空定位,让我们的实践就变得非常有意义。

(作者为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城市评论》执行主编;城市空间研究学者)

猜你喜欢

乌镇距离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乌镇遇雪
距离美
建构游戏玩不够
距离
床到马桶的距离
一墨乌镇(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