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力障碍学生生活技能培养探究

2019-10-21朱文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培养

朱文波

摘 要:现今社会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优生优育观念也比较普及,但是却出现了聋哑儿童的数量不断减少而反之智力障碍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现今的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明确提出了保障残疾人群体、给他们发展空间的要求。所以,智力障碍人群的生存和就业问题是全社会都应该去关注的。

关键词:智力障碍学生 生存技能 培养

一、社会对智力障碍人群的偏见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智力障碍人群是不能自食其力、浪费社会资源的废物。很多智力障碍学生放学回家后就被关起来,严重者需要家人喂他们吃饭,给他们穿衣服。智力障碍儿童很难融入社会,他们的父母不想和他们一起出去,因为怕人们用鄙视的眼神来看待他们。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都抱有一种绝望的放弃态度,就算孩子尚有学习能力,父母也不会把精力用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和培训上,而宁愿用在医疗保健上。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虽然开设了智力障碍教育课程,但根本没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且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意识的培养都是缺乏的。老师们认为,能让智力障碍儿童学会自立技能并确保他们的安全就足够了,认为开展智力障碍学生的职业教育没有用,认为他们毕业后在社会上仍然找不到工作,往往还是待在家里。[1]

二、学校资源建设方面的不足

我国虽然近些年在各地都建立了特殊教育学校,由政府拨款维持各特殊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行,但是所需要的实验实践培训设备、职业教育资源紧缺,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每所学校根据师生比例只配备全职教学教师,生活技能专业技术教师几乎没有,也没条件对教师进行多种职业培训。各班学生的年龄参差不一,学习能力不统一。并且各学校因为生源问题而各司其职,组织缺乏协调,专业设置重叠、不合理。[2]

三、来自社会的各种因素

对外联系是智力残疾群体对外就业所存在的最大困难。中国实施了许多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例如提供了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给招纳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和单位,并且给这些企业和单位提供了大量支持。但大多数企业和单位不愿意接受残疾人特别是智力残疾群体务工,而是更愿意捐钱捐物。政府方面虽然有大量扶持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但没有提及具体操作。在工作中,智力障碍人士所遇到闹心事情很多,而在关心残疾人的社会,企业和商业的领袖们如果接受了智力障碍人士务工,也会被推向舆论风暴的顶端。这是因为企业和企业领导人担心他们对于这样的公众舆论和经济风险无法承担。

据数现今的我国有智力残疾人有1300多万人(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其中在接受教育的有600多万人,中度或轻度智障占据了70%以上。我国南方地区以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为代表,进行了中轻度智力残疾儿童职业培训,就业率达70%以上。这组数据证明了智力障碍儿童是可以塑造成才的。他们经过培训和学习能做到自给自足,在现实社会中也能正常工作。

1.来自家庭的重视

智力障碍儿童的第一栖息地,便是家庭。所以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属不应该忽视他们,应该充满信心地接受他们。父母不应该鄙视和漠不关心智力障碍儿童。他们应该注意到自己孩子身上的優点,对他们的每一个小小进步都要鼓励。家长应带智力障碍儿童多与社会接触,多听多说多观察,有效活跃智力障碍儿童的感官,使他们手脑更加协调。例如:经常带智力障碍儿童去超市和公园游玩,在开阔他们视野的同时发展他们智力。家长应抓住每个机会在家训练并指导智力障碍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怎样用家电、怎样上厕所、怎样摆碗筷、怎样煮米饭、怎样洗书包、怎样给熟悉的人打电话。

2.来自学校的培训

在我国,南方地区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开展得比较成功,这给其他地区带来了经验,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课程设置时要充分注意到本地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全部照搬。事实上,县城设立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较多。随着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城市绿化等绿色理念不断地进入人类的生活,智力障碍学生的就业渠道中多了园艺,他们在学校学习中,掌握了种植、浇水和修剪等简单园艺技能。而县级特殊教育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出自农村地区,其中智力障碍学生的模仿技能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在农村生活时,直观地感受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农作物的种收过程,以及牲禽的养殖方法。所以就应该利用丰富的农村资源,培养智力障碍学生掌握简单的种植技能,如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使用化肥、作物除草、牲禽饲养等,使智力障碍学生学有所成,成为合格的新时期农民。

3.被社会所接纳

让智力障碍学生真正自立,成为能服务社会的人,是终极的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目标。因为他们总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仅有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帮助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地方政府应动员社会,运用政策,让社会对残疾人职业教育有真正的了解,提供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支持,把各种资源、人力物力和职业培训基地真正整合起来,支持企业招聘智力障碍学生务工。民政部门应配合残疾人联合会,在各企业中寻找智力障碍学生能适应的工作岗位。大力发展区域性福利企业。残疾人联合会也应该经常去特殊教育学校了解情况,解决智力障碍学生的就业难题。积极地让企业与学校产生联系,建立起双方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社区也应注重对智力障碍群体就业的关注,为他们把合适的职业教育和广阔的培训空间提供出来,主动搭建出社会需求和智力障碍群体工作需求之间的桥梁。

结语

总之,我国数量庞大的智力障碍人群应在他们进入学校时就展开对他们的生活技能培养,从初中阶段就开始对他们实施职业教育,使得他们在学校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有用的生活技能,有效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参考文献

[1]赖德胜,赵莜媛.中国残疾人就业与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8.

[2]孙玉淑,袁茵.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培养与教育建议[J].绥化学院学报,2013.10.81-84.

猜你喜欢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探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