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讨论

2019-10-21李金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李金梅

摘 要:小学高年级数学相比低段数学而言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整体难度远远低段数学。在这种情况下,新课标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锻炼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要,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当今小学教育的重点,还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要构建丰富多彩、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多动脑思考多动手实践,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能力,通过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1]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路者和引路人,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源源不断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进行“填鸭式教育”,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因此,教师应创新教育方法,借助信息网络或者画图等方式,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将数学问题带入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将一些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形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本课题内容的认知。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水电费的缴纳的计算、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购物问题等,把具体的事物与数学相结合,结合教学目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效果。[2]

二、运用问题引导法,探究生活中的数学习题

数学并非神秘不可接近,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带入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生活知识进行探究学习,进而把握一些数学学科的内容。数学的学习离不开一个个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引导法,在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运用生活问题,引出新的知识点。生活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导入方式,更重要的是,探究生活中的数学习题能够激发出学生对数学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教师要结合教学经验,从生活问题出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研究生活中的数学习题,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数学和生活直接的联系。

例如在《面积》这一节数学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一段与“面积”有关的小动画,内容主要是:小明绕着游泳池四周跑步,他跑了一圈的路程是指什么?那么整个游泳池又是指什么?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这一动画片段就来源于生活情景,也和数学也有关联,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数学课题导入方式。教师通过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学生们能够迅速地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三、鼓励自主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目前,我国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学习兴趣低下和过于依赖老师讲授的现象以及大多数学生不爱回答问题甚至害怕回答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学生面临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动脑想、动手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科学创设任务并合理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同时阐明任务内容及要求。分层教育模式的整个过程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之间资源共享,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养成。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完成课堂教学。由第一组同学通过对图形的折叠来分析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由第二组同学通过“数一数、找一找”的方式发现每组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由第三组同学“画一画”,判断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以此提高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将书本知识内化为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结语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的活力,加强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数学和生活不是对立的,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数学知识深入浅出的呈现给学生。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法,运用问题引导法,探究生活中的數学习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为小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素贤.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的形式探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2):134-135.

[2]章建跃.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J].中国数学教育,2013(01):13-16.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两只想打架的熊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应用策略的提出
小学高年级数学演绎推理能力的元认知思路构架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