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开时节应有时

2019-10-21尚健行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早恋青少年教育

尚健行

摘 要:在教育中,早恋绝对是一个时常被提起的话题。早恋是爱情的最初体现,爱情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主要引导家长和老师客观正确的认识早恋,通过分析早恋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心理现象,给出了六点应对之策。

关键词:青少年 教育 早恋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孩子们在美好的青春时期相遇的时候,就成为家长和老师最为头疼事情了。因此,在教育中,早恋绝对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早恋都是保持着强硬的态度,但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当孩子早恋时我们应该去给孩子相应的爱情教育。这对“早恋”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办法,也对孩子的未来有深远的意义,它不是去教孩子们如何谈情说爱,而是教孩子们如何在做人的过程中去拥有人世间这份最美好的感情,去获得幸福的人生。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有着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那我们就不是简单地去阻止所谓的“早恋”的发生,而应该热情地去面对孩子们这个时期出现的情感困惑,引导他们去思考爱情这样一个严肃的情感课题。

一、正确认识早恋现象

我们把青少年的恋爱一般称之为早恋。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恋爱不仅是正当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更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在少年男女之间出现过早的男女恋爱的现象,就会被称之为早恋了。在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早恋往往是最让家长和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并且,更让家庭和老师感到困扰和担忧的是,早恋现象不仅更加普遍,而且还开出现低龄化的趋势。高中生早恋的比率居高不下,初中生早恋的比率也开大幅度增加。甚至有些小学生都已经像模像样地开始谈恋爱了。

二、早恋的原因

早恋有很多种因素,我们只有了解了孩子早恋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中学生“戀爱”现象的发生既有当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提前的原因,同时社会环境的刺激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通过对中学生恋爱的分析,可得出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在感到孤独时需要有人陪伴,二是优秀异性的自然吸引力,三是追求刺激。同时还包括“对异性的好奇心”“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此外还有少数人有下列动机:“享受人生”“表现自己能够吸引异性”“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

从孩子们自身来看,他们此时“恋爱”的情感较为纯真,这种单纯性与他们自身的经历、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多数只是把男女之间的异性吸引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对异性的性冲动作为爱慕的因素,把这些当作爱情来对待。此时,他们很容易冲动,往往当异性传递过一个“多情”的眼神,一个纸条,一次网上聊天等都会为之动情,并产生“爱”的冲动,开始谈情说爱。不可否认,有少数比较早熟的青少年已经有了真正的恋爱意识。但是有这些想法的孩子们也极少考虑到婚姻。

三、早恋的心理

1.青春期生理发育诱发尝试心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对异性的生理结构和情感世界有一种神秘感,试图通过与异性的交往来了解,有时虽偶尔有性的冲动,渴望接触异性的身体,但并不一定能付诸实施。这种更多停留在精神层次上需求,是柏拉图式的。

2.互相欣赏的愉悦心理: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平衡综合的发育时期。产生男女生之间的相互欣赏和好感,是一种很平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一个优秀的人在所有人严重都是可爱的,相互欣赏的男女同学之间,本应将友谊的酒酿得更加醇厚一些,但由于自制能力差,个体意识渐渐很容易局限于两个人的小圈里,从而使群体意识减弱,出现脱离群体的倾向。

3.寻找精神寄托的回避心理:当代中学生最缺乏的是理解,高速发展的社会带来的是全面的竞争,使学生出现分化,在沉重的学习任务中,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在家长一味地望子成龙成凤的企盼中,在离异家庭或特殊组合的家庭的情感忽略中,孩子们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这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受挫,又得不到正确的指引,是的有一部分同学便开始出现回避现实中应尽的责任,而选择异性朋友作为心灵安慰的对象。家长在得知到孩子出现早恋是,要做好自我心理调整,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做到沉着冷静,不急躁训斥;和孩子一起正视早恋,以平和的心态,自我分析孩子出现早恋的原因;要以平等、真诚、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多尊重、关心、理解孩子。正如治理洪水一样,“疏导”远比“堵塞”效果更好.

四、应对方法

1.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早恋:在得知孩子出现早恋时,父母不要让孩子背上心理包袱,因为恋爱是由我们无法控制的荷尔蒙决定的,跟道德、年龄无关。与孩子做朋友,让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垃圾倒向自己,自然就不会只把心思放在某个异性朋友身上了。

2.帮助学生学会正常的异性交往: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交往广泛、自然,要孩子和异性公开交往、群体交往,他就不会对个别的异性产生过分的好感。如果孩子已经恋爱了,那么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分析利弊,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该不该、值不值。比起他律,自律的效果会更显著、更持久,也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在此我强调了来两点:一是强调男女生的集体交往。二是在交往过程中注意掌握一个“度”,既不必过分拘谨,也不可过分随便;不可过分冷淡,也不可过分亲昵。总之应该与同性交往一样,做到真诚坦率、落落大方。

3.拒绝搜查、隔离和盯梢: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早恋后,看似冷静,但实际上高度紧张,小心提防,甚至采用一些不当的手段,比如搜查,趁孩子不注意时搜书包衣服等。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进行隔离,不让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接异性打来的电话,同时盯梢,采用跟踪的办法。这几种做法,都是不够光明正大的,也是不可取的,希望父母们面对孩子早恋问题理性去对待,科学的引导,如果只是一味地去强行阻止只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4.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要知道,恋爱本身是健康的。但是青少年们自身身心发育不成熟,并且缺乏正确的指引,因此过早地开始恋爱,对孩子们的未来是有影响的。

5.合理扩大孩子们的交际圈:可以让孩子们多交朋友,从朋友那里得到安慰,还可以鼓励孩子与成年人结为朋友,树立榜样,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与异性单独相处的机会,分散对异性的注意力,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拓宽眼界和胸襟,增加自己的能力,激发上

进心。

6.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把孩子那些剩余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上,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开发智力,强身健体。

早恋,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在这个对爱情懵懂、甚至不解的年纪,家长、老师是否在得知后做出正确的引导。这就对家长及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物质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的思维已经不再是封闭的,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但他们欠缺的是对各类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只有方向对了,行为才能正确。我们要携起手来,时刻关注孩子思想行为变化,积极主动引导,使其认识到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现在还不应该做,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猜你喜欢

早恋青少年教育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浅谈几种早恋类型的疏导方法
青春发育期提前的影响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星女郎林允独家专访选秀招黑绯闻一一回应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