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2019-10-21陈思聪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新课改对策

陈思聪

摘 要:经济社会的进步,带动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发展。在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潮的驱动下,教育管理部门针对教育现状进行新课改,这对班级管理和教学实际工作的进行都产生巨大影响。新课改提出的一系列研究课题和管理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前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本文旨在解析新课改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 班级管理 对策

引言

教育部门新提出的改革方案针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具体严格要求,也对学科教学老师的教学任务进行重新分配。就目前形势而言,各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已有明显发展进步,但并未创造出实质性、创新性突破机会。尤其针对小学教育,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再加上小学生年龄较小这一特点,班主任管理工作就无法得到良好有序地开展,班级建设工作难度加大。[1]

一、传统课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式固定,考核方式单一。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过于依赖课本,不能很好做到课外拓展知识的传递,使得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不够全面,导致学生思维方式被限制。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教师单方面进行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来自老师的讯息,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对他们今后的社会发展并无益处,自我思考能力缺失,就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当前的教育教学目标,过分追求升学率。这种教育风气,促使各个学校不断组织各种大中小型考试来与其他学校进行比较。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考试复习占据,考试成了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方法,考试成绩的高低也成了判定“好学生”“坏学生”的依据。学生的学习模式变得死板硬套,一心只啃读书本知识。这种教育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随机应变能力较弱,思维模式过于固定化。[2]

2.忽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被限制。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不仅是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也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为班主任主宰班级大小事务,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尊重。这会使得师生交流减少,从而促使隔阂的生成,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能得到锻炼,思想行为被压抑,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处于心智发展初级阶段,接受外界信息能力较弱。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以防他们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留下心理阴影。

二、新课改下班级管理问题的改进

1.班级管理思想的进步。相比较于传统管理模式,新课改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尊重。基于这一思想基础,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不再是垄断式做决定,而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更民主的方式选择被管理形式。这种教育方式,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也能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学生在遵循自己制定的生活学习规定时,能够更好地对自身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这对班级风气建设也能起到促进作用,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奠定基础。

2.班主任自身地位的重新认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是领导者、决策者。在对学生的管理教育中,班主任要把自身教学任务完成,还要凭借自己的领导能力、统筹组织能力对班级建设工作进行进一步完善。班主任以自身为表率,努力让全面发展目标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实现。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班集体作为一个管理单位,是学生学习、开展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基本组织单元。而班主任作为班级主要负责人,就可以根据班级出现的实际问题,采取相关教育措施对班级风气进行整改。

3.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新课改教育要求班主任認识到自身教育工作的多样性,并进行角色转换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督促作用。小学班主任更应认识到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因为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性格特点还未发展成熟,班主任通过与学生家长的及时联系,能够多角度的观察学生成长状况,并及时对其错误发展进行纠正。在老师与家长的合力工作下,最大限度地把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多方面教育力量的支持下,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班级建设工作也能够更好开展。

三、具体管理工作的实施

1.建立班级管理新理念。在全新教育观念的推动下,班级管理模式更加多样化,班级管理制度更加民主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全面化。让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自行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班主任根据开展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充分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

2.重视沟通,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学生处于科学知识学习阶段,也是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阶段。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够成熟,所以对班主任更多的是尊敬和畏惧心理,不敢主动与老师进行敞开心扉的交流。但当学生遇到自己不能妥善解决的问题时,又不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就容易做出错误判断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班主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

3.在公平基础上建立班级奖惩制度。传统教育方式评价学生的主要参考标准是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异表现。而新课改的实施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全新奖惩制度的建立,能够促进学生自身发展,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身优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特别对于小学生,传统的严格化管理方式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而奖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督促他们进行良性竞争,相互促进发展。

结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是对学科知识的传输,也是对学生人生道路的指导。新课改实施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更多的还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时代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但学校教育更多的是给学生一个平台去展示自己。用一种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也是新课改下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具备的能力,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创新性、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兴平.浅谈新课改革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

[2]丁兰惠.新课改下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成才之路,2010(15):79.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新课改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