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唐代田园诗兴盛的原因探究

2019-10-21张琳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田园诗唐代

摘 要:唐代是我国古代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古代诗歌在唐朝达到了顶峰。诗歌有很多种类型,田园诗是其中一种,唐代出现了一大批田园诗人,如:孟浩然、柳宗元、王维等人,他们不仅创作了许多文化价值极高的田园诗歌,还改变了前人的创作风格,对题材进行了創新,在内容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本文对田园诗在唐代盛行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唐代 田园诗 兴盛原因

田园诗的出现时间较早,最早的田园诗出现在春秋时期,《诗经》中收录了众多田园诗。虽然田园诗出现的时间非常早,但田园诗并没有在之后的几个朝代中所兴盛起来,田园诗沉寂了几个世纪之后,在魏晋时期兴起,东晋的陶渊明是这一时期的田园诗代表人物,魏晋过后,田园诗又沉寂了几百年,直到唐朝的出现,田园诗才又逐渐兴起,并被唐朝诗人发扬光大。

一、佛、儒、道三种思想的并存

唐代不仅有着繁荣的经济与昌盛的文化,在信仰方面及政治方面也较为开明。与秦代的“焚书坑儒”、汉代的“独尊儒术”、魏周的“灭佛运动”不同,唐代至唐太宗继位后,在思想领域方面较为开明,基本上处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三种思想并存的局面[1]。

1.道家思想对唐代田园诗的影响

道家思想是我国本土思想,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张良、鬼谷子、庄子等人。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之所以崇尚“隐”,大多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大,在归隐山村乡野后,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唐代一些诗人同样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较大,他们喜欢自由自在,不喜欢世俗的约束,在田园生活中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田园诗歌。

2.佛家思想对唐代田园诗的影响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东汉末年流传至我国,之后历朝历代的多位皇帝崇尚佛教,尤其是南梁的梁武帝沉溺于佛教,在位期间修建了众多佛寺,虽然之后发生过灭佛运动,但是佛教在我国并没有消失,唐代的多位皇帝信奉佛教,并大力提倡佛教。佛家思想教导人们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放下执念,摆脱七情六欲,在佛家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唐代的文人对仕途名利较为淡薄,隐居山水竹林中修行,在山水之中感受人生的乐趣。

3.儒家思想对唐代田园诗的影响

儒家思想与主张避世、出世的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不同,儒家思想讲究入世,较为注重功名利禄。孟子曾经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唐代很多诗人之所以隐在田园乡野,大多是由于壮志未酬,仕途坎坷,不得朝廷重用,只得归隐山林竹野,与自然田园风光做伴,通过田园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情。淳朴自然而旖旎的田园风景,能够对郁闷、心灰意冷的诗人带来心理方面与情感方面的慰藉,使其燃起对生活的信心。

二、唐代兴起的隐逸之风

唐代盛产田园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唐代流行隐逸之风。在隐逸之风的影响下,唐代出现了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即时运不济的文人墨客在无处实施才华之时,选择隐居,并且大多数士人将隐居地点选择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希望结交达官贵人,向其表露才华,从此走上仕途之路,平步青云。这种假意修行,实则为求尘世荣华富贵的隐居被人们称之为“终南捷径”[2]。隐逸在当时不仅仅是一种风气,还是一种文学。许多唐代著名的文人都隐居过山林田野,他们在隐居田园的过程中被田园风光吸引,所创作的田园诗歌充满了对自然风景的赞美之情。当然,文人与文人之间的隐居方式不同,隐居目的也不同,有的因仕途不顺而萌生隐居之意,有的因得不到重用而隐居,有的因看透官场厮杀而决意归隐山林,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出于什么目的而隐居,大多文人墨客在隐居之后都将感情与抱负寄托在山水田园之中。

三、文学自身的发展性

唐朝之前,田园诗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诗经时期,二是汉朝时期,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诗经》中所收录的田园诗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田园生活,具有极高的真实性,《诗经》中的田园诗是最早的田园诗,为后人田园诗的创作提供了参考。诗经时期过后,田园诗经过了漫长的沉寂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重新活跃了起来,陶渊明是晋朝著名的田园诗人,也是我国田园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陶渊明所创作的田园诗有着自然、恬淡的特点,通过朴实而平淡的语言描绘出浓郁的田园景色。陶渊明对后世的田园诗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唐代的田园诗人无一不受到陶渊明作品的影响。

唐代之前的朝代,田园诗与山水诗从诗歌类型上来说,属于不同类型的诗歌,并且在表现手法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初唐时期,一些诗人开始将田园诗与山水诗相结合,盛唐时期,越来越多的诗人加入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孟浩然与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中唐及晚期时期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人延续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风格,继续将山水田园诗发扬光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唐代是盛产诗歌的朝代,田园诗无论是在表现手法方面还是在表现形式方面,都具有多样性与广阔性[3]。

结语

综上所述,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田园诗人,他们创作了一批文化价值极高的田园诗歌,对后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唐代盛产田园诗歌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佛、道、儒三种思想的影响,二是隐逸之风的影响,三是诗歌文学自身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夏敏.诗情画意各擅芬芳——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比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01):52-54+81.

[2]魏倩倩.陶渊明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影响及二者诗风的异同[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05):96-99.

[3]钟学恒.空灵藏拙皆真性情——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自然意趣初探[J].美与时代(下),2017(02):90-93.

作者简介

张琳清(2002—),女,汉族,山东济南,高中,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田园诗唐代
田园诗
生命意义,岂止田园?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赏析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