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9-10-21习海珍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性初中数学

习海珍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老师基于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实情,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以此为研究中心,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期望能为初中数学教育者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老师非常有必要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而对其有效性探究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将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1]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感兴趣之时,才会具有较强的学习及探索欲望。为此,新课标背景下想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第一,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比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相关内容之时,为学生展示每月家庭支出与收入的实际数据,让学生感知本节课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更加热爱数学学科的学习;第二,实物直观教学。比如在学习《相交线》之时,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剪刀等实物,以此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对相交线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第三,多媒体教学。比如在学习《轴对称》相关内容之时,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他们熟悉的剪纸、面具等物品,以此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第四,鼓励性的评价。初中生年龄较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就能够让他们更好的感知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除了能够获得成功学习的成就感外,还能够不断提升其学习自信,从而更加积极与快乐地参与到新课学习中。[2]

相信当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充满兴趣之时,自然学习效果会越来越好,能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奠定扎实基础。[3]

二、采取高效教学方法

高效教学方法必然是有效的教学方法。想要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之外,还需要引入一些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让学生取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而高效教学法的选择绝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需要基于实情合理选择与引入。

比如在学习《函数》相关内容之时,以往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是将课本中的公式照本宣读的教给学生,学生也只会套用其去计算。此种教育背景下,学生对于函数的认识就是较为片面的,并未對其进行深入理解。为此,这就需要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数形结合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这样更具直观性的教学,就能够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的函数学习不再停留于表面学习中,而是对其由来及学习目的进行充分理解,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也为后续更高层次的函数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另外,老师还要善用问题教学法来教学,而此问题的设计需要十分的精心,要帮助学生明确教学重难点所在,并对其进行有效思考与理解,在此基础上养成发现、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或者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法,即根据学生课中的掌握实情,将本节课分解为多个教学部分,以微课短视频的形式上传于班级网络中,让学生课下基于自己的学习实情,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更好的查漏补缺,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相信在这些高效教学法的引导之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能力会处于持续提升状态,能更好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习惯

数学本就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因而想要顺利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关注,让学生逐渐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我们常说的发散思维,其实也是求异思维、扩散思维等,能使学生在遇到问题之时,其思维处于多维发散状。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关键就在于老师的引导与启发,并且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先生就对启发式教学法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因而合理的引发与启发,能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将启发式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时,老师可以尝试将一个大问题以若干小问题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小问题着手,逐渐的发散思维,提高发散思维的实效性;或者尝试向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回答,允许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存在,从中探寻到最佳的解决问题思路,这正是学生发散思维发展的重要体现。比如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一般一道应用题会有多种解法,老师可以不对其方法进行要求,只要解答方法及结果正确就可以。这样的方式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发散状态,并且活跃度会越来越高,久而久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习惯会得到有效培养,自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得到非常明显的提升。

结语

毋庸置疑,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老师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方式,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运用高效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及习惯等方面着手,循序渐进的提高数学教与学的有效性,促使数学教与学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勇.浅析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7(96):109.

[2]房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6(09):01.

[3]刁静.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现代化.2017(31):281-282.

猜你喜欢

新课标有效性初中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