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

2019-10-21刘景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阅读思维培养方法高中语文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重点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虽然很多教师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思维,但是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并没有本质提高,主要在于阅读地位培养不够系统化规范化。所以需要结合学生阅读习惯来创新语文阅读思维培养方法,从不同方面来延展突破新的阅读思维模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思维 培养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需要培养其思维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现代教育发展方向。高中语文的重难点在于阅读教学,关乎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学习语文。

一、阅读思维培养目标

1.循序渐进阅读

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提升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阅读思维与阅读能力呈正相关,阅读教学因为实现继承性和创造性的融合。前者指字面理解与解释层面,表现为文本词句、情感与观念的字面上的把握,掌握有关语句的使用方法。后者即是对于阅读层面的升华,是学生基于字面理解而综合整理总结相关语句,将之提炼并深层次理解。在此期间,学生循序渐进提升了其逻辑性、深度性,实现感情到理性的升华,随着信息储量增加,那么就会逐渐提高创造力。学生要循序渐进低评价赏析阅读文本的表达形式、内容、观点,主要结合相应准则来自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在此期间具有相对独立的批判性特征,最终上升到创新性阅读层面,可以离开文本而延展自己独立的思维与观点,深入把握文本内容的同时也增强文本阅读水平。[1]

2.贯通体裁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文本体裁类型多样,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时评、论文、古代诗歌、杂剧、元曲、古文等。因此需要教师结合体裁类型针对性辅导,由于学生阅读量较高,且面对其他科目繁杂的任务,因此并没有投入较多的精力在阅读中。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贯通体裁,突破不同体裁对于思维的舒服,整合相关题材文本内容,提升阅读实效性、广阔性和形象性,明确把握文学创作内涵。[2]

3.深层创造性阅读

学生深层次创造性阅读也是培养目标之一,从而领略作者深层情感,从中提炼独特的见解,突破求同心理,开拓思维并善于观察事物,在观察分析中综合抽象概括事物的深刻内涵。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实践而掌握阅读技巧,基于理论层面的归纳,掌握有关思维拓展方法,有效解决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掌握不同文本内容的关联性,理解创作背景与观念,掌握情感表述与结构布局的有效方式。

二、阅读思维培养方法

1.培养质疑阅读思维

高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问题,针对阅读问题而辅以有效的解决方法。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并组织课堂讨论,针对不同质疑问题而实施不同指导方法,教师点到即止,引导学生自主拓展解决思路。高中阅读思维的培养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如过去主要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占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难以自由表达思想,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互动,这就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现阶段要鼓励学生质疑阅读,使其掌握独立思考的方法,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育教学过程,制造相对和谐的学习氛围。如学习《孔雀东南飞》的文章时,学生自行阅读并完成文章内容的延展,如对于文章结局进行调整改编,将主人公设置成圆满的结局。通过调动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创新水平,而打破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弊端,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通过质疑使学生将知识加以深刻理解与延伸,学生与教师之间为平等的学习地位,为学生视为开拓创造良好的环境。

2.培养文章梳理能力

优秀阅读作品的创作,凝结创作者的思想精华,学生阅读期间,将文章脉络加以仔细梳理,把握整体的创作思想,更全面深刻低理解阅读文章的深刻思想内涵与深层次内容。所以要培养学生文章梳理能力,明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思想、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树立文章脉络,在梳理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很多阅读作品的文章脉络较为复杂,不同文章脉络的功能也不同,如记叙文的故事情节与情感态度则是不同的脉络。教师需要知道学生自主发现研究文章的显性与隐性脉络,分别站在不同的分析角度来把握相关脉络关系,从中深刻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

3.培养概括能力

高中阶段阅读思维培养的核心在于概括能力方面,有關语文阅读文章的篇幅可能较长,而且文章的信息多元复杂,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化繁为简的能力,能根据长篇文章概括出相应的总体,从中把握有效的信息内容。假使学生不具有概括能力,那么就难以有效把握文章内容的概要,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重视把握人物、环境等细节刻画与创作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概括文章的规律与方法,通过概括水平的提升而提高阅读速率。学生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读写作业,使学生锻炼快速找出文章重点,并且总结与分析有关文章概念,有效增强文章阅读概括水平,从概念升华到内在情感。[3]

4.培养深刻性理解

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方法来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不拘泥于所学文章的表面理解,而是要深刻把握文章的写作背景、创作意图,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比较法来学习阅读课文,以点带面地指导学生从特定教学材料延展到更广阔的学习范畴,拓展阅读材料,通过某种类似文体与内容结构的比较,使学生能够彻底掌握相关文章的词句表述与思想情感,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期间不断提升归纳总结能力,如关于《雨霖铃》的文章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离愁”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整理汇总其他具有相同“离愁”情感与意境的诗词文赋,通过延展升华而把握相似阅读文章的共同点与不通电,以此为基础分析文章深层次内容,避免学生阅读教学过于浅显,同样需要深刻把握文章的内涵,通过深层次理解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发现,高中语文阅读思维培养至关重要,还需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循序渐进、贯通体裁与深层次阅读的方法,具体的培养方式为鼓励学生质疑阅读,培养学生梳理概括能力,增强学生深刻性理解水平,为学生语文学习做铺垫。

参考文献

[1]邵永.高中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43.

[2]夏红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张美群.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41.

作者简介

刘景华(1983.3—),女,辽宁,本科,通辽市第九中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阅读思维培养方法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怎样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怎样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