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9-10-21吴梦蝶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现状

吴梦蝶

摘 要:当今社会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高度的现代化社会,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以往社会还要多得多。而小学生、青少年们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心理结构又整处于调整阶段,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和成年人相比,还不足以承受和应付当前的一切。所以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预防小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笔者,以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目的,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结合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对策

引言

1.写作背景

当今社会是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人的综合素质中重要的组成之一。目前,我国的小学生中一部分仍然是独生子女,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他们生理、心理、情感、人格的发育和发展,面对竞争压力的增加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上、人际交往里和自我意识上等方面可能会产生或遇到者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小学生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情况下会使得小学生出现一系列的严重心理问题,如:行为缺陷和人格障碍。因此,及时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小学教育中不能缺失的一部分,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巨大的挑战。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蓬勃发展,一方面,学校开展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进行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初步培养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让他们参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呈现出了以下特点: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学校要比农村學校发展快,大城市的个别学校实验发展迅猛,教育行政部门允许其进行教育推广,而偏远地区并未涉及这一方面,两者差异大。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知识片面,形式主义严重

目前我们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上课模式与普通科目相同,任课老师用机械填鸭的方式将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强行的灌输给学生,只是走个过场,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完事儿了。完全违背了心理教师的专业操守,没有认认真真地把心理健康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进行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如今,在我国并不完善的教育体制下,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升学率和教育工作成了很多学校的首要任务。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心理发展失衡,素质教育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没有运用于实际行动中。而教育局相关部门在学校的评估上主要从学校的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升学率,二是学生的分数成绩。因此,在并不健全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往往忽视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正确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该校无法正常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2.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

如果想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话,前提是必须要建立好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把心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水平都提高。因为合格的、数量充裕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现在问题主要存在于师资力量薄弱和专业人才匮乏这两方面。从我省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来看,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个人素养还有待提高。大部分的心理教师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主,而对于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层次较低,导致小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3.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

现如今,就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发展水平和速度差异大。比如,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对此还很陌生,连最基本的心理常识和一些观念都不懂,在学校教育时,甚至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一方面,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所以这些地区的发展情况一向不错,速度快而好。另一方面,中小城市、乡镇和中西部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小学,不管是重视程度还是其发展水平都实则令人担忧,更糟糕的是,在极其偏远的农村小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块甚至还是空白的。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区间的差异过大,拉低了整体发展水平,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缓慢、不均匀。

4.心理健康教育过度医学化

目前,一部分的小学把心理咨询室与学校医务室合并在一起,让校医来做心理咨询的相关工作,这会让学生觉得只有心理有疾病的时候才会去“医务室”,也就是心理咨询室的错误认知,让需要有心理教师帮助和只有普通心理问题的学生犹豫不前;而且还会严重阻碍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正常运作。这都是源于心理健康教育被过度医学化。

三、解决上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1.充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中具有以下特点:情绪变化大、周期短等特点,常常伴随依赖与独立、幼稚与成熟等矛盾,所以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保证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程、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或心理讲座,在日常教学中对他们慢慢浸入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工作,解决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心理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如:谈话法、角色扮演、咨询面谈等,这样更利于小学生接受心理咨询服务。

2.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第一,培养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可以在师范院校的心理学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养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是最直接可靠的一个方法。一方面,既可以培养出专业的优秀心理教师,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教师数量上的问题。第二,强化师培训。在职教师的培训是搞好心理教师队伍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的培训可分成两个层次:首先培养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让他们在群体中起到模范作用;其次,让全体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进行更加系统、广泛的学习,在培训中改变教育观念,规范教师行为。

3.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

要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首先,学校的领导班子要充分意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深入了解调查本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然后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开设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斟酌好。其次,上課老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运用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来对待学生。

4.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力支持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规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德育处或基本教育处负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有专人负责或分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研部门要积极配合,支持搞好心理教育工作。”教育部门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来促进当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比如优秀教师培训、大量经费划拨、一些器材完善、社会积极宣传等方面的支持,来推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结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小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成熟。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蓬勃发展,一方面,学校开展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进行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初步培养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让他们参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学习。在我国,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现在也正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速度势不可挡,教育工作成果显著,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仍存在不少问题。小学生如果要形成健康的心理,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承担各自的教育责任,通过各种积极方式打开教育渠道,给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教育提供条件,努力培养他们强大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现状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