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音乐游戏,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趣味性

2019-10-21綦文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綦文瑜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小学音乐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将音乐游戏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设计游戏的内容及方式,能让小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彰显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音乐游戏

小学音乐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唱歌,还在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理解音乐传达的意境和带来的美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愉悦、融洽的环境中学习和感受音乐,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乐游戏的意义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乐游戏的意义表现为:①陶冶音乐情操。小学阶段的学生只能从表面上理解和记忆音乐知识,不能对乐理知识有深层次的掌握,继而无法形成系统且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音乐游戏的开展能借助有趣、形象、生动的游戏来展现复杂的音乐知识,特别是音乐中情感的抒发和旋律的变化,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还能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音乐水平。总之,音乐游戏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借助音乐抒发情感,获得良好的音乐情操,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②缓和课堂氛围。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较强,教师能通过舞蹈和歌曲等方式来展示音乐教学内容,使紧张的课堂氛围得到缓和。小学生活泼好玩,音乐游戏对其有很大的吸引力,参与到音乐游戏中能放松心情,愿意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互动,进而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可以说,多样化的游戏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在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激发创造力。

③培养学习兴趣。小学生缺乏毅力和耐性,自控能力不强,无法在课堂学习中保持长久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利用音乐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小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方向,不能正确认识音乐知识,因此教师在音乐游戏教学中要创新游戏的形式和内容,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游戏,使学生熟悉且感兴趣,进而消除学生对音乐知识的陌生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的路径

第一,科学设计游戏,强化生生之间的合作。很多小学生从小在家人的溺爱下长大,在性格方面相对蛮横和自我,在生活和学习中忽视与人合作。鉴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时,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出发,尽可能多设计能加强生生之间合作的音乐游戏,使学生树立合作的意识。如设计音乐游戏“钻山洞”,即:播放曲调欢快的背景音乐,然后要求学生在具体实施中合理划分小组,两两一组,其中一组先搭好“山洞”,其他学生依次通过,通过后站在搭好“山洞”的学生后面继续搭“山洞”。通过这样的音乐游戏,学生同组之间能配合完成“山洞”的搭设,通过密切合作来方便其他同学钻过去,提高学生的社会性意识与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趣味性,获得健康成长。

第二,有针对性设置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由于音乐属于听觉艺术,若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音乐游戏时只局限于唱歌和听歌,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游戏实施中应该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参与兴趣的激发,设置针对性强的音乐游戏[1]。以“节奏练习”为例,教师可以开展小动物走路的音乐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中模仿动物的动作,如:教师说“小兔子来了”,学生则模仿兔子蹦蹦跳跳的走路姿势,体会明快和轻盈的节奏;教师说“大熊猫来了”,学生则学熊猫慢悠悠的走路姿势,体会沉缓的节奏等。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枯燥乏味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明快轻松,能让学生产生参与的兴趣,充分感受到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等的节奏,轻松学习音乐技能和知识。

第三,加强教化功能,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音乐的教化功能较强,开展科学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品质和情感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将音乐游戏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及个性。如在《好朋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性格特点出发,开展“手拉手、一起走”的音乐游戏,并播放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然后要求学生自制音乐卡片,与好朋友互相赠送卡片,传递自己的关心和祝福。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随机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除了好朋友,你还可以将自己的祝福和关心送给谁?有些学生会说“家人”,有些学生回答“残疾人”等,教师可以在后续发展中鼓励学生通过艺术的方式送给他人关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注重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其目标之一在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小学生有着极大的潜能,所以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的激发和潜能的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如教完“do、re、mi”等七個音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设置音乐编制游戏,进行律动创作,即:选择七名学生扮演“小矮人”,依次标注数字1~7,然后要求这些学生在游戏中变动位置,以此为依据编创音乐旋律,配置并试唱简单的歌词,由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审,选择出最为动听的一组音符。这样既能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发挥出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与想象力。

结语

综上言之,音乐游戏属于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立足教学实际,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开展音乐游戏,强调教化功能,科学设计游戏的形式和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掌握丰富的音乐技能和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思瑾.开展音乐游戏,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趣味性[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6):76.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