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10-21刘艳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刘艳霞

摘 要: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学科素养的提升。所以本文主要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现状入手,并结合教学实际寻找解决策略,以期在激发学生参与阅读课堂积极性的同时,在不断地阅读中锻炼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与思维意识,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 问题对策

小学生年龄较小且天真活泼,因此其探究积极性相较于其他阶段的学生而言更高,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不能一味地强制学生参与阅读活动,而是需要在培养其精准把握文章内容的同时,有计划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习作能力、交际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进行提升,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意识到当前阻碍阅读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因素,并积极寻找解决途径,才能在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同时,进行对学生学习效率与教学成效的双重提升。[1]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现状

1.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着小学生有着好动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然而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词汇以及语法,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枯燥的感觉,让学生逐渐的疲倦不堪。在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在课前准备得非常充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难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过的一些知识点,往往会因为学生难以记忆而重复的讲解,进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落实的情况出现。[2]

2.学生学习热情难以提升

小学生思维意识较为活跃,因此更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注意力,进而引发其探究欲望。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因此在面对字词量较多的课文阅读时,长时间的阅读活动十分容易消磨学生的耐心与学习积极性,使阅读教学的有序开展总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再加上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束缚较深,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依旧采用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气氛沉闷的学习环境中,更加难以提升参与阅读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习效率始终难以提升。[3]

3.教师授课激情的缺失

教师作为学生参与校园生活最重要的陪伴者,其情感表达与价值理念,能够对学生直接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不少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只有严肃的形象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才能起到维持课堂纪律的目的。殊不知这种错误的理念,不仅使师生关系逐渐疏远,而且也使教学方案在缺乏学生课堂实际反馈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完善与补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在压抑的学习环境下,不仅很难激发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热情,教师授课激情的缺失,也十分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烦躁的不良情绪,这对于模仿能力极强的学生而言十分不利,甚至会影响其以后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具体途径

1.完善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有效性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阅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指导意义,并重视其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作用,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熟练地掌握阅读技巧和基本的语文能力。其次,教师在选择阅读内容时一定要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的阅读内容要具备基础性和精细性,阅读内容的选择会对阅读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最后,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将教学情境最为选择依据。语文阅读是由文字构成的,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间接的获得经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例如讲授法、问答法以及讨论法等方法。

2.革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在开展阅读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有兴趣的参与课堂知识内容的学习,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更新,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的同时,更有积极性的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进行《画杨桃》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杨桃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也动笔画一画自己观察到的杨桃。在学生绘画完毕后,教师提问学生:“有没有学生画出了不一样性状的杨桃?”这时就会有几个学生害羞的举手回答,“画出了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同样的画杨桃,不同的学生画出了不同的形状?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通过课文的阅读寻找答案。”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不仅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更深刻的体会,从而在提升自身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同时,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4]

3.强化教师综合素养,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的语文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督促教师时刻保持上进心,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团队。同时校方要时刻注意教师的举动,与教师勤加沟通,及时发现教师的问题和困难,了解教师的问题和困難,并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和困难。同时,教师也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自己,向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最后,教师应该学会“每日三省吾身”,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教师之间也应该做到相互学习、相互指导。

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意识以及情感价值理念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一味地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仔细分析当前教学活动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水平,寻找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策略,才能在激发学生参与阅读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保证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未来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桂霞.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J].才智,2019(24):24.

[2]马晓霞.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9(24):29.

[3]张美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48.

[4]余皓婷,吕沙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9(23):222-223.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