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2019-10-21刘俊英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小学数学

刘俊英

摘 要: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如果数学的教学只是照本宣科,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将教学的内容与生活中发生的事物联系起来,才能使得数学教学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同学们也更能理解数学问题,对数学更加感兴趣。数学其本质内容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老师需要引领学生思考如何将生活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培养数学思维,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1]。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化 实施策略

引言

教学生活化字面意思是借助生活来进行教育,将我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从而达到服务生活的目的。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的质量都和教学生活化离不开。教育如果不能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那么这样的教育是没有任何优势和意义的,更加没有办法使学生的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学生活化的意义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育事业都是重大的。

一、教学生活化的概念以及优点

1.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教学生活化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和生活挂钩。传统教育观念的死读书,教死书是最忌讳的[2]。到目前,许多孩子仍然受到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们仅仅按照课本读,学生死记硬背,不会变通。这种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几乎没有一点用处的。既不能学习到很多知识,还会对失去学习的快感从而不愿意学习。这对于相对来书比较抽象的数学更是如此。教学生活化提倡教学应该不仅仅是围绕着课本的知识,更应该去结合实际,以生活为主。教学生活化要求老师应该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同学们从生活中汲取,体会更多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也能够加深同学对复杂、抽象、难懂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高效的学习。

2.教学生活化的优点

教学生活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的。通过使学生由学到的数学知识联想到生活,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脱离生活,使学到的知识更加通俗易懂。这样就使得了同学可以在生活中去运用这些知识,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知识的价值。同时,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一起更能巩固所学知识,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使同学们快乐学习。教师不再是仅仅照着课本读知识,同学们不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相关知识点,这样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教育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方法

1.设置相应的生活情景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特别高,因此他们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数学概念可能会不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相应的生活情景去帮助他们来理解。比如在《方向与位置》这一课中,课本提到了坐标系和坐标的概念。如果直接给学生将坐标和坐标系的概念,显然,对于小学生来讲,太过于深奥。他们可能很难理解这么抽象的概念。这时候,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情景,结合实际。比如将课堂上教室看作一个坐标系,那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点,他们的位置就是坐标。通过让同学描述自己所在位置是第几列第几排,来理解坐标的概念。这样既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得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泼愉快,又使得同学更好理解了坐标的这一知识点。再比如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将自己家里的小闹钟带来课堂。通过对自己手里实际钟表的观察和学习,更能深刻了解到其中的数学知识。

2.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在学生阶段重点培养的能力。教学生活化则能很好地促进这一目的的达成,这是传统教育很难达到的。教学生活化可以灵活改变的课堂教学方法。这就需要老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哪些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比如在探究周长相同的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准备几条长度相同的线,然后自己动手来围出不同的图形并进行对比。首先是通过肉眼来观察哪个的面积要大点,哪个面积要小一点。同学们可能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好像要小一些,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面积要大一些。接着,为了更准确地得出哪个面积最大的,老师就可以顺势让同学们测量对应的数据,应用不同形状对应的公式来进行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在学生的动手过程中,不仅仅使枯燥的数学公式变得生动有趣,又让孩子在动手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和乐趣。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又让同学学到了知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生活化。

3.联系生活中的事物

生活中处处充斥着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和细心地留意生活中的数学,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各种现象或者相应情景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或者巩固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课中,老师可以鼓励同学去寻找生活中轴对称的图形,将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引申到生活中去。再比如学习小数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同学去超市寻找和收集有小数的价格标签。通过课堂的交流分享来深化知识点并从中获取学习的快乐。这样可以使同学们从心里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和抽象,因为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4.充分利用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就是一个大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与孩子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相结合。知识的获取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应该将课堂扩展到生活中,让孩子们用数学思维去分析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数学问题,比如买菜时候的简单加减乘除,利用学到的计算图形面积体积的公式来计算房间或者冰箱的体积,桌子的面积等等。数学更加生活化,同学更积极主动学习。

结语

从上述的观点来看,教学生活化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作用和意义重大。通过将数学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使复杂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点转换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使其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同时也使同学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识点,并且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大幅度的提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们更愿意去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并会自主地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养成的数学思维和掌握的数学方法来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升,这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萍.小學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新校园(中旬),2017(5):117-117.

[2]杨天学.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4):116-117.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小学数学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