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21肖文锋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实际运用研究性学习高中语文

肖文锋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进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基于高中语文教学,首先对高中语文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如下分析,以希望学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 研究性学习 实际运用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发展了很大的变化,不再仅仅追求知识和能力,更看重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推动了教学的长远发展。下面就以此为出发点对文章主题进行具体的说明。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新形势下对人才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对当今高中教师来讲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但是传统教学观念、应试教育等的制约,阻碍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教学成果十分微小。那么,面对如此的情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道路就更加艰难。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情况至今依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学生认为语文课堂就是一味地背诵和记忆,十分的枯燥和乏味,以这样的心态去学习如何提升教学效率。如此来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异常艰难。[1]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面对如上的教学情况,要想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其中有很大的困难。但是,面对众多困难,也不可轻言放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研究性学习,长时间以来就能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能为学生創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有机会去探索和发现,才能逐步形成独立的创造性思维。所以,研究性学习在教学的发展也是一大趋势。[2]

1.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主要是可以打破学生传统的思维僵局,帮助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够真切地体会自己的主体地位。一般情况下,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便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此外,开展研究性学习,还要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尝试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明确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讲课方式

研究性学习也被称为“四部走”的授课方式,第一,教师指导学生去探究文本的大意,让学生体会文字的魅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明确课题,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探索文章引申的含义;第三,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看法以及理解,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研究。在研究性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分组,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以拓宽本文课堂知识,并在课堂让小组带着自己的成果展示给班级学生们,如此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还能让小组成员形成竞争的关系,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更好地进步。

3.选择合适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纪、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案。对于刚接触研究性这一教学方法的高一学生来讲,避免一开始就让他们探索过于复杂的文章,否则会打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而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以对现实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例如网络流行的“工匠精神”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学生应当正确面对这些新鲜的事物等。对于高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教师就完全不用担忧这一点,经过高一的历练,他们早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索文章深刻含义的能力。教师在选择题目的过程中,一定要鼓舞学生探究情节连续性的文学,比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解读和研究,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并逐渐建构起初步的文学理论体系。高三学生的心理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具备了一定的文字赏析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鼓舞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研究,并通过论文和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回报。

4.健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那么对研究成果应该如何评价才合适呢?这一问题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了难题,如若单纯用学习效果来评价,难免会降低学生的探索欲望,致使他们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探索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完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对各个环节都要给予合适的评价,从参与度、理解、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此外,教师必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习个体,在研究同一课题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切不可忽视学生的个性测评,一些学生善于分析文章,而一些学生更喜欢在原有文章上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测评中,切不可用统一标准去研究学生,正确的做法则是在教师的鼓舞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体验。[3]

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语文的教学目的,如此才能不断地突破,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海燕.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8):26-26.

[2]沈建波.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4(6):45-45.

[3]杨旭.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4(6):157-157.

猜你喜欢

实际运用研究性学习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反复操练与实际运用在语法课中的体现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