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生德育策略

2019-10-21陈秀玲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生核心素养

陈秀玲

摘 要:在素质教学背景下,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是教育工作者面对问的问题。文章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生德育为研究对象,对德育教育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开展教学 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生 德育教育 德育能力

引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品质,素质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会对其未来成长产生巨大影响。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思想品质,同时可以促进學生健康成长。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德育教学开展重要性

在小学教育事业发展中,教师灵活应用德育教学,引导学生将德育内容应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德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心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教育,可以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小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学,是学生学习基础,也是实现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1]。在社会文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国民素质培养十分重要,是提高国家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应重视小学生德育教育,以此提高我国国民素质,为中华民族发展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德育策略

1.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德育能力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德育内容,形成良好品质。课堂是教学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入手点,进行德育教学,提升其思想品质与综合素质[2]。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华文化传统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如书法、美术等等,以此培养学生写字习惯,提高学生写字效果。

例如,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将我国书法发展情况展示出来,将各个阶段,不同朝代书法代表人物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观看,了解传统文化发展历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规范学生写作内容,同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发展。此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德育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科学学习态度,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立足校园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校园活动,将德育内容融入教学中,以此实现核心素养培养。有趣的校园活动,可以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学生参与过程中,不仅可以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能够促进其人格健全。校园活动中,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演讲比赛等等。不同类型的校园活动,具有不同的作用,能够使学生能力与素质共同提升。

例如,组织关于“当一个老人摔倒,我们扶与不扶”的辩论赛,在赛前让参与活动的学生做好准备,收集相关的材料,最后由其他学生以投票的方式选择胜出者。通过辩论赛,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在辩论的过程中,对中华传统美德——助人为乐,也会产生新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锻炼学生语言思维,同时可以提升学生思想品质,有利于其更好的发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应合理利用的校园活动,以此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对美德认识,进而提升思想认知。

3.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德育教育,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同时也要在实践中进行。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来了解不同的社会环境,以此实现品德教育。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其主要以形象思维认识外界的内容[3]。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义工,到养老院参与关爱老人活动;在马路边清理垃圾,学会爱会环境;参与公益活动,将自己的衣服、课外读物捐赠给贫困山区儿童。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文化的认识。当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后,教师可以将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以此感染其他学生。课堂教学中,可以就参与社会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此升华活动效果。

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街道垃圾清理活动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就此进行互动。教师:参与这次活动中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学生:环卫工人非常辛苦,无论严寒酷暑,都要在外劳作,我们应将垃圾扔到垃圾桶中,不能乱丢垃圾。教师:说得非常好,在未来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学生:不乱扔垃圾,尊重其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应该保护环境,与自然共同成长。通过师生对话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品质。

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力,其非常喜欢模仿别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素质与品德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不仅提升自身素质,同时还应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通过教师自身的素质与品德,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从而提升自身。日常工作中,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身,丰富自身文化素养与精神世界。这样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中,重视德育教育,利用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将德育教育内容应用在各个环节中,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学习能力。通过德育教育,弥补传统教学中不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秋芬.刍议班主任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35+39.

[2]马海霞.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40.

[3]葛跃辉,时玉珍.管理哲学视角下上海市爱心暑托班大中小学生德育一体化研究[J].现代交际,2019(12):153-155.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生核心素养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