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9-10-21陈凤霞谢盛莉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重症肺炎机械通气

陈凤霞?谢盛莉

【摘 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05月至2019年05月,选取我院重症肺炎机械通气老年患者(n=80)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类:对照组(n=40,常规治疗),观察组(n=40,早期康复治疗),对比并发症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谵妄、ICU获得性衰弱(ICU-AW)、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0%(2/40)VS32.50%(13/40)](P<0.05);且治疗时间(机械通气、脱机、ICU住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极大程度降低了并发症出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早期康复治疗;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46-01

重症肺炎是一种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呼吸疾病,还会累及循环、神经等系统,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外周循环衰竭,危及生命[1]。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因老年患者各项身体机能的衰退,且常并发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所以治疗难度和死亡率均较高[2]。本次选取我科室80例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常规/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其效果,并做如下现汇。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纳入本科室(2018年05月—2019年05月)接收的重症肺炎患者(n=80)展开研究,分为2组(治疗方案),即每组40例样本。【对照组】男(n=22)、女(n=18);年龄范围63~88(平均:75.24±6.27)岁;【观察组】男(n=23)、女(n=17);年龄范围62~89(平均:76.04±4.48)岁。比对2组患者的基准资料,结果均无统计意义(P>0.05)。我院伦理会已批准此次研究。

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中重症肺炎诊断,年龄>60岁的患者;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③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订有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器官、组织病变的患者;②入院时心跳出现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③存在精神、意识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具体如下:①运动疗法:在患者昏迷情况下对其进行被动肢体运动和按摩,20min/次,2次/天;待其意识恢復后,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翻身、体位变换、抬臂、握拳、伸腿等运动,20min/次,2次/天。②呼吸道管理: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咳嗽和吞咽训练,以缓解通气功能,20min/次,2次/天。③电刺激疗法:电刺激神经肌肉、中频脉冲、肌电生物反馈等,20min/次,2次/天。④肢体气压治疗:采用空气压力波进行治疗,20min/次,2次/天。⑤心理指导:患者易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医护人员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机械通气的原理、危害及脱机的重要性,以增强其配合度。此外,指导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陪伴和鼓励,让其感受到温暖,增加治疗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统计2组患者的并发症(谵妄、ICU-AW、VAP)和临床治疗情况。

1.4统计学

SPSS22.0,治疗情况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并发症和死亡率用“%”表示、并进行“x2”检验;2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发生谵妄7例(17.50%)、ICU-AW2例(5.00%)、VAP4例(10.00%)、总发生13例(32.50%);观察组谵妄1例(2.50%)、VAP1例(2.50%)、总发生2例(5.00%);总发生检验结果为(x2=9.928,P=0.002)(P<0.05)。

2.2临床治疗情况

对照组机械通气、脱机和ICU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经检验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机械通气通过机械装置代替、控制、改变患者的自主呼吸,以保证机体的供氧量,但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患者会因缺乏运动出现肌肉萎缩和生理障碍,一旦出现呼吸机依赖,脱机就会十分困难[3]。

早期康复治疗以运动训练为主,结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刺激患者的肌肉进行收缩和舒张,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4]。运动训练可协助患者开展局部/全身运动,预防肌肉出现萎缩,维持患者的正常肢体活动,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翻身、抬臂、握拳、伸展等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维持肌肉的张力;再结合呼吸、咳嗽和吞咽训练,加速呼吸肌肌力的恢复,确保患者尽早脱机[5]。从文中可知,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5.00%较对照组的32.50%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机械通气(6.12±2.34)d、脱机(7.96±3.14)d、ICU住院(11.05±2.7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经分析具有统计意义(P<0.05)。

由上所述,早期康复在老年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玉婷,蒋雅琼.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情况[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5(6):56.

[2] 张锦.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5(3):78-79.

[3] 曹秋平,卓雪英.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ICU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0):2848-2850.

[4] 李大亮,黄雪敏,岑树坤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8,17(1):46-50.

[5] 李红霞.早期康复活动对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8,44(4):297-299.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治疗重症肺炎机械通气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ICU重症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早期康复治疗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